家養綿羊在青銅時代已「現身」新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訊 (記者張春海)家養綿羊在中國的出現與早期利用,是動物考古學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新疆作為物種與文化交流的樞紐,是探究這一問題的關鍵地區之一。

日前,長期研究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溝遺址家養動物的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尤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呂鵬等學者發表了合作研究成果。

他們的研究表明,家養綿羊最遲在青銅時代晚期就已出現在我國新疆地區。

學者們採用動物考古學的研究方法鑑定和分析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溝遺址出土的綿羊骨骼,依據羊盆骨的形態特徵判斷個體性別,確定遺址出土的綿羊是家養動物,結合考古材料探討古代人類如何獲取羊肉和羊奶作為食物來源、利用羊毛和羊皮作為生活材料、用羊祭祀隨葬、使用羊骨製作骨器等。

經過研究,學者確認新疆青銅時代晚期已經出現家養綿羊,且飼養和開發技術已處於成熟階段,這說明家養綿羊出現的時間應該更早。

這為研究家養綿羊在中國的出現和傳播路線提供了重要線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養綿羊青銅時代已「現身」新疆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白帆)近日,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尤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呂鵬等專家發表了對新疆地區家養綿羊出現和早期利用的研究成果,新疆古代人類在對綿羊進行飼養的基礎上,對家養綿羊資...

研究揭示古代新疆人對羊多樣性開發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 記者白帆) 烤羊肉串、清燉羊肉、烤全羊……提起新疆美味,自然少不了羊肉,新疆羊更是為新疆贏得了全國五大牧區和畜牧大省的地位。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新疆人就會利用羊肉烹製...

多學科綜合考古的時代來臨

新疆網訊 疆內外近30名專家學者近日聚集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參加東天山地區古代遊牧民族大型聚落遺址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成果匯報會。 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討了東天山地區古代遊牧民族大型聚...

走訪巴里坤匈奴考古遺蹟

新疆巴里坤草原地處天山北麓,海拔1500~2000米,是一處水草豐茂的盆地,素有「古牧國」之稱,據漢文獻記載先後有月氏、匈奴、烏孫等遊牧民族在此生活,直到現在依然還有遊牧著的哈薩克民族。自200...

考古界之風雲際會,共商學科發展未來

以「面向未來的中國考古學、面向世界的中國考古學」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於2016年5月23日在河南鄭州勝利落下帷幕。此次大會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