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到底做錯了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1948年國共內戰期間,郭沫若因為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但是社會上對郭沫若其人褒貶不一,特別是定陵一事。

因為郭沫若曾多次提議發掘古墓,以便更好了解其中的歷史文化。

而論哪種古墓文物罪珍貴,那就是皇帝之墓了。

郭沫若多次建議挖掘皇帝之墓。

秦始皇陵但由於種種原因,就沒去挖掘。

後來,他建議挖掘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但由於技術等缺乏,沒能進行下去。

最後,郭沫若又提議挖掘萬曆皇帝的定陵。

沒挖掘之前,民間就有好多關於定陵的傳說。

有的說萬曆皇帝墓內有守墓人,不能輕易挖掘,否則會有報應。

有的說裡面機關陷阱重重,沒有完全把我,不能輕易開挖。

有的說,見萬曆皇帝屍骨的要生辰八字相符,強開是不行的。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這一次,郭沫若力排眾議,不顧這些傳言,堅持要發掘定陵。

這件事的後果就是大量文物因為沒能得到保護瞬間化為灰燼,甚至還有傳聞說萬曆皇帝的棺材被人作為櫃門最後全家慘死等,也正因如此,郭沫若飽受詬病,乾陵也沒能開發。

一代文豪郭沫若,並未能蓋棺論定,一切似乎都要後人繼續評判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原來郭沫若知道為何禁止挖掘古墓在原因!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正因如此,掌握著全天下的財富的皇帝就希望自己死了之後也能擁有和活著的時候同樣的生活。於是,在他們死後,無數金銀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