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挖出稀世金獸,全國最重,想看的人將他家屋門和家具都擠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82年正月初七,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江蘇省盯哈縣馬湖店村的農民萬以全正在縣城東南挖水渠。

他一邊用鐵杴使勁挖著被凍得堅硬的泥土,一邊盤算著晚上收工回去要干點什麼。

忽然,他聽到「當」的一聲,鐵杴似乎碰到了什麼硬東西。

萬以全好奇地把那個東西用鐵杴挖了出來。

「是什麼東西呢?個頭不算大,卻這麼重。

」萬以全一邊嘀咕著,一邊打量著這個怪東西。

那東西圓鼓鼓的,外面裹著一層泥土,形狀挺不規則的。

萬以全用鐵杴把它外面的泥土往下鏟了鏟,竟隱約看見了一絲金光。

他心頭一動,趕緊用手套把上面的土擦乾淨,天哪,竟然是個金光閃閃的大金疙瘩!

萬以全趕緊把它放在一邊,在原地繼續往下挖。

很快,下面又出現了一個銅壺。

他把銅壺從土裡扒出來,把裡面的東西倒出來一看,原來是大大小小的金餅子和馬蹄金,少說也有幾十塊。

萬以全的心激動得「嘭嘭」直跳,趕緊脫下大衣,包起銅壺和「金疙瘩」,一溜小跑回到了家。

可是這一幕卻被在遠處幹活的其他村民看到了……

回到家中,萬以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輩子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的金子!要是偷偷賣了的話,得值多少錢啊!可是,這是文物,好像應該上交給國家……他正在做著激烈的心理鬥爭,院子裡忽然湧進來了一群人,都是本村的村民。

大家一股腦闖進屋子,七嘴八舌地叫嚷起來。

「老萬,聽說你挖出寶貝了?」

「是啥東西啊?值錢不?」

「你是從咱村的地里挖出來的,可不能自己獨吞了!」

「要是文物的話,應該上交啊!」

「要不偷著賣了,大傢伙兒平分!

萬以全眼看人越來越多,屋子裡都快擠不下了,趕緊大喊道:「別吵了,挖出的東西咱們不能要,得上交給國家!」可是人們似乎根本聽不見他的話,每個人都想把東西搶過去看看。

最後在村長等人的協助下,局面終於控制住了,可是萬以全家的屋門和家具都已經被擠壞了……

後來,萬以全把這一大批珍貴的文物捐獻給了國家,獲得了5000元獎勵。

他用這筆錢修補了被村民擠壞的房屋和家具。

這個土裡挖出「金疙瘩」的故事,也成了在當地廣為流傳的一個傳奇故事。

從土裡挖出來的這個「金疙瘩」原來是一隻金獸,含金量達99%,重達9.1千克,也就是18斤多,是目前全國考古發現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

金獸高10.2厘米,身長16厘米,寬17.8厘米,空腹、厚壁、澆鑄成形。

金獸全身裝飾著微凸的斑紋,大小相當,呈不規則的圓形,據專家研究,這是在獸體鑄成後再手工捶擊上去的。

金獸頭大、尾長、身體短而粗壯,頸部戴著三輪項圈,頭頂有一個環紐,樣子像個大秤陀。

它正屈腰團身,頭趴在前腿上,耳朵緊貼在腦袋兩側,眼睛圓睜,神態警覺。

不過,關於金獸究竟是什麼動物,至今仍沒有一致的看法,老虎、獅子或者豹子,似乎都有可能。

從其造型來推測,多數專家認為它應該是豹子。

與金獸一起出土的青銅壺內裝滿了金器,其中有9塊半金餅,重2864克;15塊馬蹄金和麟趾金,重4 845克;11塊金版「郢愛」(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金幣),重3260克。

這次出土的黃金總重量超過20千克,是一筆巨額財富。

但它的主人到底是誰卻不得而知。

金獸的內壁刻有小篆的「黃六」二字,「黃」指質地為黃金,「六」為序數。

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可以證明其年代或者主人身份的線索。

專家們從金獸的造型及文字、青銅圓壺、麟趾金等來推斷,這批珍寶窖藏的年代大約在西漢時期。

經歷了幾千年的世事變遷,所有的痕跡都已經灰飛煙滅,究竟是何人、在何時埋藏了這些珍寶,恐怕將成為一個永遠的謎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