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川首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獻忠沉銀」帶著你觸摸歷史

眺望古戰場

金冊銀冊在展櫃中整齊排列,上面的字跡清晰可辨;一枚枚銀錠上,連螺紋都一清二楚;金釵銀簪,金戒指銀鐲子……「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系列展覽之「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昨日在四川博物院開幕,兩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還原了300多年前的歷史。

江口沉銀遺址3個「第一次」

國內第一次內水圍堰考古

國內第一次考古發掘直接與民間傳說相印證的最高級別沉寶遺址發掘

國內第一次發現張獻忠冊封妃嬪金冊

5項「數量最多」

·數量最多的「西王賞功」金銀幣,本次已出水200餘枚

·數量最多的明代冊封藩王金銀冊,出水明代冊封藩王、郡王和妃子的金冊、銀冊20餘頁

·數量最多的國內明代官銀,出水明代官府刻有銘文的五十兩銀錠200餘枚

·數量最多的大西政權高等級文物,已出水文物1000餘件

·數量最多的金銀首飾,已出水金銀戒指、耳環、手鐲等共計4500餘件

現場

觀眾太多 擠滿展廳

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府河在此匯入岷江。

清代文獻記載,此處是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沉銀之處。

在過去300多年裡,「江口沉銀」始終不曾被淡忘。

2015年底,來自國內多家文博機構的10多位專家聚集在彭山,基本確定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即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經過一系列勘探,2017年初,江口遺址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大量金銀文物陸續重現於世,「西王賞功幣」「大順通寶錢」等文物出土,直接證明此處為江口沉銀中心區域,流傳了數百年的沉銀傳說成為事實。

「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是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目前,該遺址考古發掘共發現文物42000餘件,出水文物具有數量大、等級高、時代久、地域廣等特點。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國內第一次內水圍堰考古;國內第一次考古發掘直接與民間傳說相印證的最高級別沉寶遺址發掘;國內第一次發現張獻忠冊封妃嬪金冊。

該考古發現取得「五項之最」——數量最多的「西王賞功」金銀幣,本次已出水200餘枚;數量最多的明代冊封藩王金銀冊,出水明代冊封藩王、郡王和妃子的金冊、銀冊20餘頁;數量最多的國內明代官銀,出水明代官府刻有銘文的五十兩銀錠200餘枚;數量最多的大西政權高等級文物,已出水文物1000餘件;數量最多的金銀首飾,已出水金銀戒指、耳環、手鐲等共計4500餘件。

江口沉銀遺址探明範圍達100萬平方米,2017年度僅發掘2萬平方米。

今年6月,「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出土文物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是首次回四川向公眾展覽,本次參展文物共521件,包括四川博物院館藏文物34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出土文物479件,眉山市彭山區文管所藏文物8件。

昨日,觀展的觀眾將展廳擠得水泄不通,展覽剛開始20分鐘,展廳內觀眾就飽和了,外面等待觀看的觀眾排起6列長隊。

觀眾都看得非常細緻,很長時間內都少有觀眾走出展廳。

此外,在四川博物院中庭,不少觀眾坐在椅子上等待觀看本次展覽。

據四川博物院透露,昨日參觀人數達到了將近8000人。

展品

「金冊」格外引人關注

四川博物院陳展部主任任卓介紹,本展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江口沉銀」,主要展示江口遺址出土相關文物,共分3個單元:大西政權、金銀充庫、江口鏖戰;第二部分「水下考古」,主要展示江口遺址考古過程中所使用的新方法、新技術,分3個單元:新嘗試——圍堰考古、新方法——科技考古、公眾考古。

在「江口沉銀」展區,所有出水文物都已經清理乾淨。

銀錠上的字都已經拓印,卡片貼在牆壁上清晰可辨,可以清楚地辨析這些銀錠的鑄造地:雙流、德陽、耒陽……一塊塊小鐵餅,被分別展示,鐵餅上烙印著一個個姓氏,例如「陳、吳、孟、曹」等,任卓認為,這可能是鑄造工匠的姓氏。

這些銀錠、銀餅,包括一些銀首飾,經過長時間氧化都變成了烏黑的顏色,有的銀錠上還有從紫色變為黑色的痕跡。

據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岩介紹,現在的烏黑顏色是銀錠表面的一層氧化膜,在這層氧化膜下,銀錠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為了保護文物,保留了這些氧化膜。

自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率領陝西米脂十八寨起義後,起義軍一直在長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區轉戰,由於軍隊並無特別穩定的經濟來源,因此只有通過沿途劫掠富豪,才能維持軍隊物資運轉。

張獻忠曾先後5次攻入四川,其錢財數量之多可謂驚人。

進入成都後,張獻忠擁有的財富一度達到峰值。

張獻忠的金冊是觀眾最關注的文物,上面的字跡被清理出來,用簡體字標註在卡片上便於觀眾閱讀。

屬於明藩王的金銀冊也被排列成一排陳列在展櫃內。

經過鑑定,年代越晚的明藩王金冊含金量越低。

「考古人是幸運的,因為可以親手觸摸歷史,但考古人又是不幸的,因為觸摸到的歷史總是殘缺。

今天,關於江口沉銀的認識不是全貌,也許僅僅是個開始……」發掘領隊劉志岩說。

圍觀

視頻重現考古發掘現場

本次展覽中最吸引觀眾的區域並不是文物展示區域,而是公眾考古區域。

在這一區域,展示了用於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的無人機,並且用三維、視頻等科學技術手段,將江口沉銀考古發掘的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

觀眾圍在視頻前觀看考古隊員用圍堰將江水排干,用鐵揪刨去表面卵石層,散落在江底的金銀首飾出現在人們眼前。

不僅展示方式上採取了很多技術手段,劉志岩介紹,在此次考古發掘過程中,也採用了高技術手段。

本次發掘不僅是我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採用圍堰技術發掘,還運用了大量當代科技手段探測,是我國水下考古發展史中重要的實踐。

自2005年以來,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陸續發現了大量文物。

鑒於「江口沉銀遺址」已發生多次盜掘,許多專家呼籲宜儘快組織人力、籌集經費進行水下考古發掘。

2017年1月,對江口沉銀遺址的發掘正式開始。

經過論證,選擇了灘涂圍堰、在水被抽掉的河床上開展發掘。

由於江水流量具有季節性特點,發掘只能選擇在岷江枯水期進行。

這是四川省首次進行水下考古發掘,其圍堰面積之大,開了內陸河流考古的先河。

江口沉銀遺址考古是一次現代化工作方法和最新科技手段的結合,可以說是考古界新技術的一次大實踐。

不論是前期準備,還是發掘過程中,都使用了大量科技手段,確保整個考古工作安全、快速開展。

此外,江口古戰場遺址還是全國首次志願者全程參與的考古發掘項目。

「石牛對石虎,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從清初開始,張獻忠埋銀藏寶的傳說便不絕於書,「張獻忠江口沉銀」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謎團之一。

據四川博物院相關人士介紹,這是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出土文物首次在發掘地四川展出,也是第一次我省在考古發掘文物出土後未完成整理前對公眾展出。

為配合此次展覽,四川博物院除了推出特色專家語音導覽,考古專家導賞及直播等活動外,還將開設學術講座周,擬組織不低於5場的3個系列學術講座:包括以四川大學霍巍教授為代表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公共講座系列;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主講的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講座系列;以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為代表的明代四川歷史講座系列。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19年1月18日。

成都晚報記者:汪蘭

攝影:田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