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文物中看「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龍山文化中的狗形陶鬹,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四壩文化三狗紐蓋彩陶方鼎。
上海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東漢綠釉陶狗。
洛陽市博物館收藏的漢代陶狗。
首都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漢代陶狗。
上圖 四川成都市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東漢庖廚俑。
左圖 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東漢彩陶狗。
右圖 陝西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唐十二生肖俑。
今年是戊戌年。
狗年說狗,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人類在數萬年前就和狗相伴,中國作為狗最早的馴養之地,留下了無數關於狗的詩詞歌賦、神話傳說:有二郎神麾下對戰孫悟空、能傷九頭蟲的神犬嘯天;有蘇軾筆下「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帥氣大黃;有引世人競相追尋的世外桃源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村頭阿汪。
在我國的諸多文物中,也有很多狗的形象和狗的傳說。
早在農耕和畜牧起源的中國原始社會,考古材料里就出現了狗的身影。
陶鬹:新石器時代的狗
中原地區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華北平原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江浙地區的河姆渡遺址等一系列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遺址中都出土有狗的骨骼。
它們有的分散零落還有啃食的痕跡,說明生前應為人所食用,有的以完整的骨骼出現在祭祀場所或灰坑中,昭示著其可能扮演著祭祀犧牲等特殊角色。
一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狗形陶鬹(guī)極具特點。
它出土于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遺址,造型生動形象逼真,一眼看去正如一條正在仰頭長吠的獵狗。
拉長的頭部和細長的嘴顯示了它作為獵犬的身份,流暢的身體線條讓人不禁聯想到晉代傅玄《走狗賦》中「蓋輕迅者莫如鷹,猛捷者莫如虎。
惟良犬之稟性,兼二俊之勁武」的描述。
有趣的是,這件器物的造型正與同樣產自山東的知名獵犬山東細犬形象相似。
鬹在我國古代器物中有著獨特的地位,這件狗形陶鬹本身是一件模擬動物形象製成的「擬形陶器」,同時作為一件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它的身上也具備了禮器的特性。
《禮記·禮器》有云:「禮器,是故大備……故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德。
」這種「物無不懷仁」的思想是古代造物的一種制度,要求造物活動要承載當時的禮制,體現了華夏先民對於「道」與「器」即「神」與「形」關係的理解和思考。
從這個層面來說,這件器物即可證明這一時期的狗對於人類的意義已不僅僅是某種動物,而更多承載了當時人類的某種自然觀念:從追逐自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們的先祖通過馴養狼、野豬等野性的生靈,逐漸在華夏大地落地生根進而走上了食物鏈的頂端。
新石器時代是陶器輝煌的時期,同時也是陶瓷設計藝術起源的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富有特點的仿生陶器。
以狗為主體,不同地域的陶器塑造表現出的狗的形象和感覺也相去甚遠。
比如出土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石家河文化的成群結隊的陶狗,它們有的以大狗背小狗的形象出現,有的側身而臥一副午後打盹的慵懶模樣,那微微上翹的腦袋和尖尖的耳朵,不就是活脫脫田間地頭最常見的「大黃狗」嗎?能養如此之多形態各異、安然閒適的狗,就證明了當時此地的生活是如何的穩定富足。
而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的四壩文化三狗紐蓋彩陶方鼎器蓋上的三隻狗卻完全體現出了不同的氣勢。
它們四肢直立,昂頭翹尾,姿態生動而逼真,顯示出一種進攻和拱衛的姿態。
這或許與當地的民風相關,三隻狗傲然的姿態不由讓人聯想,它們的主人又是何等風采?
陶俑:漢代的狗
漢代,狗的品種已經形成。
《爾雅》中記載:「狗長喙獫,短喙猲。
猗絕有力,狣尨狗也。
」據東漢許慎《說文》解釋,多毛者曰尨,長喙者曰獫,短喙者曰猲,犗(意為去勢)犬曰猗,高四尺曰獒。
犬種的增多反映了養犬業的發展。
當時社會上至皇帝王侯下至平民農戶普遍喜狗、養狗,所以在《漢書》等史籍中常見以「雞鳴狗吠之聲」描繪一地的社會穩定。
在「事死如事生」的思想指導下,漢代誕生了一大批寫實的隨葬陶器藝術形象。
常見的有陶糧倉、陶水井、陶樓、人形及各種動物造型的陶俑。
它們象徵著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寄託了生者希望逝去的故人依舊能夠享受生前一切的願景。
在各種各樣隨葬的動物造型陶俑中,狗是最常見的動物之一。
如河南偃師東漢墓、河北陽原東漢墓及河北沙河漢墓、陝西西安漢墓等多處都有陶狗出土,這也是漢時民間養狗成風的實證。
出土於天府之國四川的漢代庖廚俑的案頭擺放著一隻「食狗」。
作為原始部落的主要食物之一,狗最初是作肉用的。
《禮記·曲禮》有雲「凡祭宗廟之禮……雞曰翰音,犬曰羹獻。
」據《周禮·天官》記載,當時狗肉已是美味的「六膳」(牛、羊、豕、犬、雁、魚)之一。
用於田獵的狗稱「獵犬」,古稱「田犬」,它們「長嚎細身,毛短腳高,尾卷無毛,使之登高履險甚捷,胎三月而生,其性比他犬尤烈,豺見之而跑,兔見之而藏。
」它們是皇宮貴族的寵兒,也是狩獵林間必不可少的幫手。
「守御宅舍」的「門犬」
新疆尼勒克縣發現的單人行獵岩畫中,一獵人在射鹿,而三隻狗窮追不捨;雲南地區古滇國青銅帶扣上,八人獵虎歸來腳下緊跟一狗,這些情景都生動地表現了獵狗在狩獵活動中的突出作用。
除了「食狗」和「田狗」,看家護院的「吠犬」其實在古代是最深入尋常百姓家的。
古詩云「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仿佛每個農家的院落中、柵欄內都臥著這樣一隻「守御宅舍」的「門犬」。
江蘇大墩子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中有一件陶制房屋模型,四壁和屋頂都刻有狗的形象,儼然家戶的守護神。
狗以其或忠誠勇猛或憨態可掬的形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
今日,狗的形象依舊出現在剪紙、雕版印刷、印章石刻、吹糖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以獨特的方式陪伴著我們。
十二生肖中的狗
狗作為六畜之一,位列於十二生肖之中。
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屬相。
《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對十二生肖的定義為:十二種用作紀年標誌的動物,與紀年的十二地支相配屬,多用以記錄人的生年。
在中國古代常把這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結合用以紀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今年就是戊戌狗年。
說起十二生肖中的狗,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遺失在戰亂中的圓明園西洋樓前大水法的十二獸首之一了。
由駐華耶穌會教士郎世寧設計的海晏堂大水法(即噴泉)可以說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傑出代表。
十二獸首銅像所在的噴泉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池兩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個石座,十二生肖便各坐其上。
十二獸首銅像均為人身獸首,身軀為人身著袍造型。
右手邊第一個生肖就是狗的形象。
原本,郎世寧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覺得這樣有悖中國倫理道德,勒令重新設計。
於是郎世寧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以獸頭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
它們按十二生肖順序排列,每隔一個時辰(今天的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獸首口中就會噴水。
也就是說,戌時(19:00—21:00),水就會從狗的口部呈拋物線狀注入池中。
這樣的設計可以說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是東西方美學的一次浪漫碰撞,蔚為奇觀。
十二生肖作為生者祈求平安、寓意永生的良好祝願,也常出現在墓葬的隨葬品中。
自南北朝開始至宋末,墓葬中隨葬十二生肖俑的形象從坐姿到站姿不斷發生變化。
唐宋時期上至帝王下至庶民均可隨葬十二生肖俑,但有著嚴格的喪葬制度,不同等級身份的墓主人所隨葬的十二生肖俑往往有嚴格的尺寸、大小等規格的限定。
《大漢原陵秘葬經·盟器神煞篇》記載:「天子山陵用盟器神煞法,一十二元辰,本相,長三尺,合三才……大夫以下至庶人墓中的明器……十二元辰,長一尺二寸。
」十二生肖俑作為隨葬品最常見的作用是用來辟邪、保護墓主人安寧的,一般成套出現。
有些墓葬也會出土單個的生肖俑,應該是代表了墓主人的屬相。
在我國古人不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一直與自然保持著相依相生、生生不息的關係。
這種關係典型的表現就是以各種動物形象為代表的獨具中國特色的十二生肖。
除了十二生肖俑,在唐宋時期墓葬中出土的墓誌、銅鏡、葬具等隨葬品里,我們也經常可以發現刻於或繪於其上的十二生肖圖像。
十二生肖自其起源之時始便與古代的天文曆法、陰陽五行學說、原始宗教等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關,伴隨著幾千年文明的發展史,它沉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並且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王怡然)
兩古墓墓主相隔一米鄰居兩千年
近日,重慶江北區核心商圈四周環繞的高樓中央,發現了一處距今1900多年的東漢時期墓葬。墓葬共有4座墓,分上下兩層,相隔不到1米,年代卻跨越了上百年。兩個人一起睡了兩千年居然都不認識這也是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