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照花前後鏡 花面交相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甲骨文、金文中,有一個字看上去是一個人趴在水盆邊看自己樣子的場景,它被寫作「監」,就是現代漢字「鑒」的前身。

據了解,鑒,是青銅器的一種,既能盛水,又可照容。

「監」這個象形字所表達的正是以水照容的意思,就是古人的銅鏡。

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商周時期,銅鏡已經出現。

但相較於鑄造精美的青銅禮器,較小的尺寸,統一的圓形式樣,素麵為主的鏡背,使此時的銅鏡略顯拙樸。

當時,青銅器還未走進尋常百姓家,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銅鏡只能給貴族使用,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以水照容」還是愛美人士「自審」外貌的首選。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四樓展出的《對鏡貼花黃——古代銅鏡與時尚生活展》,展覽匯集了寶雞地區各個時期精品銅鏡 300餘面,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在展出的眾多銅鏡中,有一面頗有意境的宋代書法銘文鏡。

細細觀賞,這面銅鏡鏡背上用草書寫著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南歌子·香墨彎彎畫》的上闋:「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相對於大多鏡面上的花卉或人物故事的圖案,這面鑄有草書宋詞的銅鏡別有風味,少了幾分奢華,多了些許淡雅,具有極高的文學和史學欣賞價值。

再看看唐代的半面銅鏡,也很有故事。

很多人會以為這半面鏡是「殘鏡」,殊不知,它卻蘊藏著「破鏡重圓」的美好含義。

古代的「半鏡」之說,象徵夫妻分離。

東漢《神異經》記載:「昔有夫婦相別,破鏡各執其半。

後妻與人通,鏡化鵲飛至夫前。

後人鑄鏡,背為鵲形,自此始也。

」在考古發掘中,經常有「半鏡」出現,有的合葬墓中,夫妻各自棺內或棺前置半面銅鏡,也有的單人墓中只隨葬半面銅鏡。

事實上,那是古人歷經千年「生同寢,死同穴」的愛情信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代銅鏡的神秘用途

從文獻記載和考占發掘中銅鏡的出土狀態來看,銅鏡除被古人用於照面梳妝外,還有多種特殊的用途。對此雖然不少文章和專著中已有論述,但所述及的多為某些特殊場合或活動(如千秋節、涉外禮儀、婚嫁)中的饋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