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延續千年的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類對於一種材料的發現、認識是長期的過程。

在人類使用的所有材料中,銅對人類文明歷史的重大影響是任何其他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它是人類認識並用以製造器具的第一種金屬。

各色銅器,讓我們感受到延續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的獨特味道,它也在默默記錄著悠悠歷史長河中的波瀾起伏。

1。

銅的發現或緣於提煉顏料

考古資料證實,遠在一萬年以前,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兩河流域發現了銅。

古埃及人在象形文字中,用帶卷的十字架表示銅,含義是「永恆是生命」,讚譽了它經久耐用和可以重複再生使用的特性。

而中國的銅器究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目前還無定論,考古發現,我國銅器的歷史比兩河文明要晚很多。

大約從公元前3500年以後的一個時期,我們的祖先便發現了天然銅,用石斧將其砍下,用錘打的方法把它加工成物件。

陝西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據說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銅製品,這是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銅器較早的考古記錄。

後來銅器逐漸取代了石器,結束了人類歷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銅的導電、傳熱性能非常好,在金屬中除了銀以外,要算銅的導電本領最強。

銅很軟,普普通通的一滴純銅,就可以拉成長達2000米的細絲,還能被打壓成比紙還薄的銅箔。

非常純的銅是紫色的,一般用電解粗製銅的方法來製得。

紅銅被認為是人類最早發現和應用的銅,4000年前的夏朝已經開始使用紅銅,即天然銅。

而白銅、黃銅和青銅都是摻雜了其它金屬的銅,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是,有些自然環境下的銅礦本身含有其他金屬礦物,古人冶煉這些銅礦石後自然就是銅合金,但這與後來古人有意識地在純銅裡面加入其他金屬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些關於銅的概念,逐步影響著中國青銅時代的創生與流變,然而在其多變的背後,更多的則是傳說和猜測。

相傳銅的冶煉或許來自古人對岩畫顏料的追求。

古人作畫,不管是牆壁壁畫或是石頭上的岩畫,常用的顏料有赭石、硃砂、赤鐵礦粉、瓷土、紅黏土、動物的血液等,但是這些顏色過於單調。

為了追求更美的畫作,他們要尋找豐富的顏料。

可能偶然發現了綠色的天然銅礦石,於是想盡一切辦法要做成顏料,在試過用水泡、敲碎研磨等辦法都失敗後,又放入火爐里加熱,最終會導致銅礦石「熔化」。

雖然顏料還是沒做成,但在這種生產生活的經驗和願望的驅動下,美麗的銅被發現了。

銅和許多金屬一樣具有美麗的光澤。

現在常見的金光閃閃的銅樂器就是用黃銅製成,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

我國早在漢朝的時候,就知道黃銅如何製造。

很神奇的是,隨著含鋅量的不同,黃銅的顏色隨之呈現紅黃色、棕黃色、淡黃色、金黃色、黃白色等。

由於銅的原料較少,再加上煉銅時所需的上千攝氏度高溫,古時都不容易達到,所以在銅器發明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一些很小的器具,如小刀、錐、鑿、鑽、指環、手鐲等,無論在生產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還沒有占據重要地位。

2。

「銅奔馬」緣何成中國旅遊業圖形標誌

大約公元前2000年,自夏代開始中國全面進入了青銅時代。

而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藝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

在這一階段,發現了銅與錫形成的合金,生產出比純銅更加堅硬耐用的青銅合金器和青銅工具,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的基礎。

這個時期青銅器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鑄刻有文字,即通常所說的金文,這也是一個與其他國家青銅器明顯的區別。

青銅器鑄刻銘文是從商代中期開始,起初只是一兩個字;商代晚期開始銘文增多,但最長也不過48字;西周時期迎來銘文大發展,「長篇巨製」不少,如毛公鼎銘文達497字,是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而到了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在器物的造型設計和紋飾結構上均有許多新突破,放棄了青銅器紋樣對稱構圖的規律,變具象圖案為抽象紋樣,大量採用天馬行空的連續構圖方法,使得裝飾圖案更為活潑,開闢了青銅器文化的新天地。

同時,在冶鑄工藝技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塊模、活塊范、一模多范和開槽下芯法製作鑄型,採用鑄鉚和「自鎖」結構聯結器物附件的新工藝,把中國青銅器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考古學家從威武雷台漢墓發掘出土的青銅陪葬器物中,有舉世聞名的「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我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被稱是「一件罕見的古代藝術珍品」。

銅奔馬的頭微微地偏向一側,前面頭頂的鬃毛和後面的馬尾一致向後飄飛,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三足騰空,右後蹄踏一展翅的飛燕上,將一件靜物活靈活現表現出動感。

銅奔馬全部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後蹄上,如何能保持平衡?這是一個難題。

專家分析,從力學上講,「馬踏飛燕」還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

古代匠人有意使馬的頭和頸往後收,讓重心儘量後移;同時使踏燕的後蹄儘量前伸,讓馬的支撐點和重心正好在一條垂直線上。

再加上另外伸出的兩條腿和揚起的尾巴,不僅使馬在整體上保持平衡,而且造型更加優美。

更有趣的是,有人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因此這一青銅作品不僅被看作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幾千年間,中國青銅時代從鼎盛到消失,青銅器的存量究竟有多少並未做過精確的統計。

就陝西而言,從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間先後出土商周青銅器3000餘件,僅1976年12月在扶風莊白窖藏中出土的西周銅器就達103件,像這樣成百件青銅器一次出土的現象在清末及民國時期亦屢有所見。

從漢代出土青銅器至今,僅僅有銘文的青銅器就在一萬件以上。

3。

中西方銅像大有不同

相比之下,世界不同地區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並不相同。

「青銅化時代」一詞,最早由丹麥人湯姆森按石器、青銅、鐵器三個時代陳列古物展覽,是用來區分展覽各個不同時代的歷史文物而起的。

安列托利亞半島是最早冶鑄青銅器的地區,目前發現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銅器。

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公元前3000年進入青銅時代,古埃及文明緊隨其後。

歐洲的青銅時代自公元前2300年起,延續了約1000年。

與中國的情況相反,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文明因缺乏青銅等礦料資源,生產和使用的青銅器有限,多為小型工具、兵器、飾件和器皿,更偏重於世俗生活。

其次,在紋飾上,中國青銅器主要以動物紋為主,幾何紋次之,人物紋罕見,包括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蟬紋、蛇紋、人面紋,有人面具,人形雕塑。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銅人像。

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上的夔龍紋,它不再僅僅是夔龍這種虛幻的動物,而是代表了統治者力量與尊嚴的符號。

而西方青銅器的紋飾則以人物為主,動物主題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幾何紋為輔,包括面具、雕像等。

在創作手法上,拿四川廣漢三星堆《銅立人》與古希臘的《波塞冬神像》相比,可以看出中國的青銅人像偏於抽象,比較平面;而《波塞冬神像》更像是真人體的灌模一般,它的人體比例、生理結構甚至鬚髮都立體真實表現了出來,而且人體動態感強烈,尤其是腹部和四肢的肌肉,如果沒有嚴謹理性的精神是很難做到的。

中西方青銅器之間的差異取決於文化內涵與觀念的不同。

中國的青銅文化是一種官方文化。

由於中國高價位銅的缺乏,古代青銅器的製作和使用集中於統治階級手中。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而青銅器則是這一時期主要的兵器材料,並且古人對祖先、對神靈的崇拜遠遠超越了對於自身的認同,出於祭祀的需要,青銅又是祭祀工具的主要材料。

由此,青銅在這一時期被賦予了本身並不屬於自己的屬性。

4。

中國古代就有鑄「金」秘訣

泥范鑄造、失蠟鑄造、金屬型鑄造,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鑄造技術。

商代青銅合金的配製是在專門的鑄造場地或者作坊中進行。

到了晚商階段,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銅—錫—鉛三元合金的冶煉和熔化技術。

當時的工匠對於青銅合金配比與機械性能的關係已經有了相當深入的認識,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途來有意地採取不同配比的合金。

所謂合金,就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經過高溫使它們熔合在一起而成為另一種金屬,而青銅就是合金的首創。

這裡不能不提被譽為「中國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12月出土於湖北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時插在木質劍鞘里,出鞘時寒光四射,耀人眼目,它就是一把採用複合金屬鑄造工藝製作的青銅劍,它的主要成分有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

中國古代青銅器合金成分的比例,最早見於《周禮·考工記》,明確記載了六種青銅器物中不同含錫量,稱之為「六齊」,六種不同合金的比例是:鐘鼎之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斧斤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戈戟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大刃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削殺矢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鑒燧之齊金錫半。

古時候,人們把銅稱之為金,所以《考工記》所記載的金指的就是銅。

按照古代鑄銅的流程,一件青銅器從制模到打磨出成品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青銅器以泥范分范合鑄為最主要的鑄造方法,春秋中期以前幾乎是惟一的方法。

合范法的特點是一般一范只做一件,青銅禮器中找不出兩個完全相同的器物,件件面貌各異,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其中精品迭出,這無疑增加了中國青銅禮器藝術觀賞價值。

如1976年河南省殷墟婦好墓出土一件三聯甗,其形制前所未見。

青銅器鑄造前,主要靠經驗,純手工打造,而不像現在提前畫設計圖,因此成品沒有那麼規則,就像饕餮紋的兩隻眼,一眼大、一眼小,在青銅器上十分普遍。

《墨子·耕柱篇》有云:「陶鑄之於昆吾」,即指用陶范鑄造銅器。

可見中國古代,「陶冶」、「陶鑄」自然地聯繫在一起,這正反映了冶鑄與制陶的歷史聯繫。

高度發達的中國青銅冶鑄技術,其根底是在制陶技術之中。

陶器上刻畫符號的思想、彩陶的紋飾、熔煉中的高溫技術,成為青銅鑄造的祖型。

五花八門

深埋數千年不鏽蝕的銅鏡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別小看一面面銅鏡,這可是最能代表工藝製作水平,又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禮器,往往濃縮了各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觀念與審美情趣,在鑄造工藝、合金配比等方面都值得琢磨和研究。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遠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銅器發明以後,以銅盆盛水鑒形照影。

《尚書》《國語》《莊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過古人「鑒於水」。

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紋飾圖案,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

除了那精美的鑄造工藝和紋飾令人讚美之外,銅鏡防鏽工藝之精妙也深受推崇。

即使深埋地下數千年,至今仍不鏽蝕,著實是個不解之謎。

「鑒燧之齊金錫半」中的「鑒燧」指的就是銅鏡。

即銅50%、錫50%。

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加入合金後,提高了銅鏡鑄造質量。

「他」是宋代醫官院的「考卷」

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過一件針灸銅人,外表看與有些藥店擺放的銅人相差無幾。

但實際上,這件針灸銅人有一個特別的用途——宋代醫官院用來考試的工具。

銅人以青銅鑄造而成,外形是一個體格健美的青年男子形象。

全身共標註了559個穴名,其中有107個是一名二穴,所以加起來共有666個針灸點。

最奇巧的是,這個針灸銅人內部是中空的。

考試時,銅人內部被灌滿水,表面塗一層黃蠟,用來封住所有穴位。

學生根據命題,用針灸扎刺銅人的穴位,手法精準的,一針刺破蠟層,水就會從孔里流出。

考官們根據學生表現最終核定每人成績。

這件針灸銅人展示了宋代針灸學的發展水平。

北宋天聖年間,宋仁宗要求著名的太醫王惟一考證經絡腧穴,設計並且主持鑄造了針灸銅人。

針灸的效果好不好,關鍵的一步是正確選取腧穴。

不同朝代先後制定有針灸腧穴的國標。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用語言表述不規則的三維人體腧穴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宋代天聖年間第一次出現了針灸銅人。

這具針灸銅人在元代經過修補,到了明代正統八年,太醫院又嚴格仿照宋代銅人的樣式和腧穴定位,重新鑄造了一具針灸腧穴銅人,稱作「明正統銅人」。

清光緒二十八年又依據明太醫院的銅人圖,參照明正統銅人的體例,新鑄一具針灸腧穴銅人,稱「光緒銅人」,人高182厘米,刻有357個穴名。

該銅人原藏清太醫院,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之器——青銅器

青銅器;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

青銅器歷史的小談

對古代青銅器中的傳世品進行研究,從而確定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工作。鑑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偽。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確定某件真品的價值,給予恰當的評價。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

青銅收藏必讀:青銅器詳解

匜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沃的意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有的帶蓋。青銅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現,多有四足。春秋時有三足和無足的匜,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