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結果被疑秘而不宣 明故宮遺址上建「龍脈豪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看新聞網2015-09-11 10:09:25

南京,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幾大古都之一。

兩千多年城市歷史在這裡留下了數不清的文物古蹟。

這其中之一就是南京明故宮。

不過近日卻有媒體報導稱,一個投資過百億元的商業地產項目--中航科技城,正在遺址上火熱建設。

而更加蹊蹺的是,9年前南京市文物部門就在該地塊內發現了明故宮西牆的牆基,卻從未向社會公開過這項考古發現,也未將其公布為文物。

反倒是建設中的地產項目,在其文案中強調是「龍脈豪宅」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記者在中航科技城的建設現場看到,建築的A座項目已經拔地而起。

這裡也是大家爭議最大的開發地區,不過開發商表示,整個項目涉及區域的考古發現,在今年年初已經結束。

而根據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在文物考古工作結束後,一旦發現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

相關部門就要編制保護方案。

開發建設也必須嚴格按照保護方案來實施。

那麼考古報告在哪裡呢。

對此,南京市文物局宣傳處負責人告知稱:「這個事情的話,我也不能隨便跟你講,因為這一塊牽涉到市裡面一個重大新聞。

既然如此,這一占地面積達到了180萬平方米,總投資200億元的項目又是如何拿到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批文又在哪裡呢?對此,南京市規劃局工作人員並沒有接受記者的採訪。

而主管文物保護的南京市文廣新局則通過其官方微博回應稱,相關考古發現早在2009年就已對外發布,不存在秘而不宣,考古目前還沒有結束。

對於媒體的質疑,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一再強調,這處遺址還在考古發掘中,目前尚不能確定他就是明故宮的遺址,所以才允許施工。

不過,從公開文獻和相關報導來看,卻並非如此。

明故宮是明初三朝的皇宮,它既是如今北京故宮的建設藍本,同時也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雖然幾經戰略後主題建築已不復存在,但是部分遺址仍然存在,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市的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

而對比明故宮的圖紙,我們會發現,在西安門往南的延長線上,約300米的地方就是多年前建成的金城大廈和將要封頂的中航科技大廈的施工現場。

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網站上看到,2012年公示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中航科技城西南角這塊目前還正在考古的區域,在規劃中建築物的高度和密度都最大的。

不過,文物部門則稱,中航科技城項目與明宮城護城河距離最少在500米以上。

既然如此,這一地塊的文物價值究竟如何?如果中航科技開發的這一地塊,確屬明故宮遺址的一部分,那麼,在重要遺址區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是否妥當呢?

此外,對於外界廣泛質疑的,南京市文物部門早就發現了明故宮西牆的牆基,卻從未向社會公開,也未將其公布為文物,是否涉嫌隱瞞的問題。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祁海寧回應稱,早在2009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南京明故宮》,就已經對之前明故宮區域內的相關考古發現公開對外發布,不存在「秘而不宣」。

不過,在文物保護人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師姚遠看來,編撰一本專業學術書籍,並沒有達到信息公開的要求。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師姚遠:「像南京這樣的古都,在城市建設中,通過考古發掘,不斷發現新的重要的古代遺蹟遺址,並要對它進行保護,這是南京當地的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

那麼他在依法行政過程之中,就應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的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的動態,來及時回應社會訴求。

我覺得這個工作之中,應當充分陽光和透明,來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的。

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公眾參與,這是共識。

正如新華報業網所說,面對媒體質疑,有關部門要做的是正面回應,而不是申辯是9年秘而不宣還是5年秘而不宣。

如果總是悶著葫蘆搖,誰知道你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北京青年報》認為,城市歷史需要保存,城市文脈需要延續,這點,明故宮的價值推土機永遠不會懂。

如果抱著推土機的思維,只從現實的功利出發,那麼史跡再大的價值,也會被選擇性忽視。

當城市的發展遭遇歷史的遺存,二者之間如何進行調和呢?《京華時報》的文章就說,在文物保護、文化傳統面前,推土機經濟必須克制。

商業開發固然重要,但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保護文物就是保護祖先的基因,否則,我們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京明皇城保護需給公眾一個交代

9月9日,就媒體報導的「南京明皇宮移植遇百億商業開發,考古結果9年秘而不宣被質疑」事件,主管文物保護工作的南京市文廣新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考古部門對「中航科技城項目」地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