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正處於「雞心」位置,它前身是古巫咸國,你對它了解有多少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緯31.40°,東經109.63°,你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在雄雞版圖裡,它正位於「雞心」位置,即「自然國心」處。

《山海經》曾記載:在這裡有一片人間樂土,那裡的人不用耕作也有享用不盡的美食,不用紡織,也有精美的服飾。

它的文化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幾千年前。

它便是歷史上的巫咸古國,現在的巫溪。

巫溪的前身——巫咸古國。

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個古國,是崇拜巫文化的(巫文化發源地之一),咸即為鹽(靠鹽發展)。

為何是巫文化發源地之一?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

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山海經》里巫咸相當於群巫之首。

其解釋為:大禹等人從女兒國往南,就到了巫咸國。

這是一群由巫師組成的國家,最為出名的有巫咸、巫即、巫彭、巫姑、巫禮、巫抵、巫羅等十個巫師。

他們左手握著一條紅蛇,右手握著一條青蛇,常常從登葆山上到天庭,把人民的意願傳達給天帝,隨後又從那裡下來向人民轉達天帝的意旨。

順道他們還沿途採集一些名貴的仙藥,替民間百姓治病。

在唐堯時期巫咸國就已經建立了。

從今巫溪一帶遷徙出巫誕一部的五姓巴人到湖北長陽鍾離山,巫文化與楚文化等文化融合產生了一度繁榮的巴文化,孕育了'記神事之書'《山海經》、偉大的文學開篇巨著《詩經》、巫歌《楚辭》,並在天文、文學、文字、藝術、醫學、地理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而且巫溪現也有保留一些巫文化。

鹽從何來?怎樣發展壯大?

在現在巫溪縣城的北部,有座寧廠古鎮,它是伴鹽而興的古鎮,也同是巫巴文化的孕育地。

大約五千年前,在這裡發現了鹽,清澈的大寧河水,伴隨著純白的寧廠鹽泉,養育著世代。

其實,以長江三峽為軸心的整個川陝鄂地區,都皆仰食得天獨厚的巫溪鹽泉。

據史料記載,到清乾隆三十七年,寧廠全鎮已有336眼灶,均燃熬鹽,有「萬灶鹽煙」之美譽,創造了「利分秦楚域,澤沛漢唐年」、「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輝煌。

1949年前後鹽廠還有99眼灶。

據專家考證說,三疊紀時期寧廠地區與古地中海相通,由於地殼構造變化,形成巨大的內海,經數千萬年的地質運動,經地下水浸蝕,鹽滷從斷裂岩縫處流出,形成自然鹽泉。

因為製鹽業的興盛,讓巫溪的經濟文化在上古時代一度十分繁榮。

它因鹽而興,也因鹽沒落。

唯留下荒涼的鹽道及默默消失的鹽幫

最後只剩下一層一層昔日的繁榮的回憶。

想要了解更多重慶有關的事與物、文化、生活等,可以加我的微信公眾號:十七道門(ID:shiqidaome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巴渝文化中最古老元素:靈山十巫與巫咸國

在巴渝文化中,最古老的文化首推巫文化,巫文化中最古老上的神話傳說則是靈山十巫。《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咸、巫即、巫胎、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