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文物的非遺傳承人:修舊如舊才算絕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修復中的商代文物婦好鴞尊 牛愛紅攝

省級非遺(古代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琛 牛愛紅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去年年底,隨著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的熱播,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雲紋銅禁」再次驚艷世界。

誰能想到,它剛出土時是一堆碎塊?

有一個人見證了它最初的模樣,他就是我省省級非遺項目(古代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傳統技術研究室主任王琛。

王琛從19歲開始從事文物修復工作,至今將近40年,經他手修復的文物有2000餘件,除了「雲紋銅禁」外,還有「婦好鴞尊」等國寶級文物。

6月12日,記者走進河南博物院王琛的文物修復室時發現,他的工作室更像一個車鉗銑刨磨的車間,被各種大大小小儀器設備占據。

當天,他正在神情專注地焊接一件青銅器物。

「這是春秋時期的右師延敦,蓋子上3耳都缺失掉了,我們首先要對其進行補配、焊接。

」王琛說。

提到文物修復,王琛打開了話匣子:「我這是家傳手藝,我的父親王長青當年是全國公認的青銅器文物修復專家,我小時候便對父親的工作感興趣。

」王琛說,他1979年正式進入河南省博物館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獨立修復了兩件「王子午」鼎青銅重器,有了一定的基礎,上班兩年後就接了個「大單」,那就是「雲紋銅禁」。

他至今清楚地記得,「雲紋銅禁」運到修復室時,是用兩個麻袋裝著的,打開麻袋一看,真是讓人倒吸了一口涼氣,禁體殘碎為十餘大塊,且面板嚴重變形,無數雲紋剝落與缺失。

王琛說:「殘破程度太嚴重了,我盯著碎塊足足看了三天。

面對這樣一堆碎塊,修復的任務十分艱巨。

「父親和我認真地對禁斷面進行比對,弄清了全部結構和鑄造方法,歷時近3年才完成修復。

」王琛說,這段經歷大大提高了他的技藝,讓他受益終生。

從父親手裡接過這門技藝近40年了,王琛的修復技術已爐火純青。

「文物修復就得修舊如舊,修復完以後,讓人不知道哪些地方是修復的,這就是絕妙之處。

」王琛說,修復青銅器涉及的工藝程序非常繁瑣複雜,起碼有十幾道程序;遇到嚴重「毀容」的,就需要20到30道程序。

根據一件器物的殘破程度不同,對其修復,少則半個月,多則3到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即使夜以繼日,還是有很多青銅器在排隊等待修復,可以這樣說,我們一輩子也干不完。

」如今,大量待修文物和修復人員稀缺之間的矛盾是困擾全國文物界的普遍問題。

在王琛看來,修復文物工作涉及了繪畫、雕刻、歷史、化學等很多學科,挺有意思的。

王琛經常對徒弟說,做這一行,要對文物有感情,要對祖先遺留的傳統技藝心存敬意,更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才能學到精湛的文物修復技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