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墓玉龍品鑑與解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婦好墓玉龍,
商代,玉器。
長7厘米、厚1.5厘米。
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深度品鑑
婦好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
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對其進行發掘。
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
婦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隨葬品,包括青銅器、玉器、骨器等。
這些隨葬品不僅數量巨大、種類豐富,而且造型新穎,工藝精湛,堪稱國之瑰寶,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發達的手工業製造水平。
隨葬品中出土較多玉器,此件玉龍編號為M5:422,墨綠色,圓雕和半圓雕。
作蜷曲狀,頭尾相接,中有缺口,尾尖內卷,猶如旋緊的發條,蓄勢待發。
頭上有對角,呈寶瓶狀。
細長眉。
張口露齒,牙齒呈鋸齒狀。
單陰線「臣」字形眼(通常為「臣」字形眼,文章前後需統一),眼睛呈半球形。
腹下有兩短足,中脊突起。
身、尾飾菱形紋兼三角紋,背兩側飾三角形紋。
背部有左右有一對牛鼻小孔,尾尖一面有一未透的圓孔[1]。
文化解讀
龍,是一種神秘而不為世人所了解的動物,在我國原始神話傳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為龍首人身。
《漢書》也有「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的記載。
華夏民族的先祖黃帝和炎帝也與龍有密切的關係。
《竹書紀年》有「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黃帝「龍顏,有聖德」的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載:「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
」因而,中華民族也自稱為「龍的傳人」,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龍已經成為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象徵。
什麼是龍?《說文解字》云:「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從肉飛形,童省聲。
」龍因現實中無此物,自古便給人神秘莫測之感。
晉代劉琬《神龍賦》說:「大哉,龍之為德!變化屈伸,隱則黃泉,出則升雲。
」宋代王安石《龍賦》中說:「龍之為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
唯不可見,所以莫知其向;唯不可畜,所以異於牛羊。
變而不可測,動而不可馴。
」《辭源》認為:「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
」
儘管現實生活中無龍,但是在漢字中,龍字出現較早。
甲骨文金文中皆見龍字,且有許多不同的寫法(圖1、圖2)。
圖1 甲骨文所見「龍」字寫法
圖2 金文所見「龍」字寫法
關於龍造型來源問題,始終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
在我國傳統的神獸中,有鳳凰、烏龜、熊、兔、鹿等,這些在大自然中皆能找到實物。
然而,自然界中並無與龍相對應的動物,似乎龍的形象是完全想像出來。
關於龍形的來源,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 蛇說
提起龍,我們很自然的就與蛇相聯繫。
二者的形象相似,都是身體捲曲、逶迤。
因此,最普遍的看法,就是龍的形象源自蛇。
在古人的觀念中,龍蛇是可以互相變化的。
文獻中龍蛇並舉的記載不勝枚舉,如《易·繫辭下》:「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書中認為:「所謂龍者,只是一種大蛇,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龍』。
」近現代民間更是有「蛇即小龍、大蛇為龍」的說法。
二、天文說
19世紀伊始,學者們便對天龍與天象的關係論之不休。
例如德國學者在19世紀末提出了神龍的形象源自天文的假設[2]。
在此基礎上,有些學者將龍視為恆星的結構,例如東方蒼龍七宿[3]。
有的學者認為龍的造型與日蝕相關[4]。
國內天文考古專家馮時先生認為:「龍的形象源出中國傳統天文學二十八宿體系東宮星宿所構成的形象的觀點,古代先民對於龍的崇拜事實上源於他們對於東方星宿的崇拜,而這一崇拜的緣起則在於龍星對於遠古先民的授時作用。
」[5]
三、恐龍說
恐龍說最早由德國學者W.Bolsche所提出[6]。
W.Bolsche先生知道恐龍早在人類未起源以前即已滅絕了,人類不可能見到活生生的恐龍。
但他認為,古人在土中看到恐龍骨架,依此衍化出神龍的形象。
四、昆蟲說
此說由西伯利亞考古學家阿爾金教授所提出[7]。
阿爾金在研究過紅山文化中的「豬龍」後,推論紅山文化「豬龍」形象和豬沒有關係,而是源自古人對幼蟲的觀察。
阿爾金教授與昆蟲學家合作,確認了這些「豬龍」實際上是模仿自葉蜂(Tenthredinoidea)、金龜子科的甲蟲(Scarabaeidae)等類昆蟲的幼蟲。
他更進一步推測,殷商玉龍形貌來源應該也和「豬龍」相同。
郭靜雲先生也持此觀點[8]。
她認為,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蟲能由蛇體化為鳥形,也只有昆蟲能暫死後再生、升天。
古人神化的昆蟲才是龍形象與崇拜來源。
五、脊椎動物胚胎說
邱瑞中先生認為初期的胚胎,不論是魚、龜還是人,都極其相似。
這些脊椎動物的胚胎與殷商早期玉龍都是大頭小尾,團曲成圓。
因此他提出龍的造型來源於脊椎動物初期胚胎的說法[9]。
六、鱷魚說
鱷魚有長顎,尖牙、披鱗、利爪等特徵,與龍的形象有諸多相似之處。
章炳麟先生在《說龍》一問中聲稱:「他考察古書,稽按地域和音訊,並且參考馬來人的捕鱷實況,認為龍就是揚子鱷。
」尚民傑也持此觀點[10]。
儘管古代的龍造型姿態萬千,但總的不脫爬行動物的概貌。
作為一種神物的龍,可能是人們對於鱷魚、蜥蜴、蛇等爬行動物原始崇拜的引申。
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主要依靠採集和漁獵。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某些動物的體態,如鱷魚、鯢、蛇、鳥以及某些昆蟲,這些動物能力各異,如可以翱翔於天空、潛游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而居等。
使得人們對這些動物產生了崇拜和幻想,並將這些動物的形象進行雜交,幻化出龍的形象。
龍的文化內涵豐富多樣。
一方面,它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
古代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自然環境嚴重製約著農業的發展。
人類崇拜龍,希望藉助龍呼風喚雨的能力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另一方面,它也與宗教有關係。
古人的認知水平有限,對很多奇異的現象不明原因,也無力抗拒,常常困惑、恐懼、進而敬畏。
龍「能幽能隱,能細能巨,能長能短」的萬千變化和強大的生命力,逐漸被人們視為溝通天、地、人的神靈。
同時,它也與權利有關。
秦漢以後,龍與帝王相結合,逐漸成為皇權的象徵、帝王的符瑞。
比較研究
考古資料表明,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玉龍出現,且一直延續到後代。
下面就挑選不同時期的玉龍進行比較研究,讓我們對玉龍的演變有一定的了解。
1971年,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遺址出土一件玉龍[11]。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玉龍顏色呈墨綠色,高26厘米, 完整無缺。
體捲曲,呈「C」字形。
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
鼻端截平,有對稱雙圓洞,為鼻孔。
雙眼突起呈梭形。
頸脊起長鬣,鬣呈扁薄片狀,通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收成銳角似刃,彎曲上卷,末端尖銳。
龍尾內卷。
龍背有對穿的單孔。
經試驗, 以繩系孔懸掛,
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圖3)。
發掘者推測,三星他拉玉龍的年代距今不晚於5000年。
圖3 內蒙古三星他拉玉
1986年,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積石冢M4考古發掘出土的2件「玉豬龍」[12]。
現挑選M4:2進行介紹。
該玉龍顏色為淡綠色。
口部大張,吻部向外,嘴部前凸。
耳朵肥大,圓眼,臉部有多條褶皺,身體背部有一個對穿孔,整體呈一種蜷曲的環狀姿勢(圖4)。
該玉豬龍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圖4 牛河梁遺址M4:2玉豬龍
1998年,在安徽凌家灘遺址M16中發掘出土一件龍形玉器[13]。
該器長徑4.4、短徑3.9米、厚0.2厘米。
玉龍顏色呈灰白色,泛青。
整體呈扁橢圓形,首尾相連。
吻部突出,頭頂雕刻兩角,陰線刻出嘴、鼻,陰刻圓點為眼,臉部陰刻線條表現折皺和龍鬚。
龍身脊背陰刻規整的圓弧線,連著弧線陰刻17條斜線並兩側面對稱,似龍身鱗片。
背部近尾處有一對鑽圓孔。
玉龍兩面雕刻基本相同(圖5)。
其年代距今5500-5300年。
圖5 凌家灘遺址玉龍
1988年,湖北天門石家河肖家屋脊遺址瓮棺W6中出土一件玉盤龍[14]。
現藏荊州博物館。
最大徑3.8厘米,體側寬1.2厘米、厚0.8厘米。
玉盤龍顏色呈黃綠色,表面有灰白斑。
龍體首尾相卷。
上頜尖凸,下頜短,口微開。
額部有一道橫凸棱,額頂到頂後部有長角形浮雕,似為鬣的雛形。
尾呈鈍尖形(圖6)。
時代屬於石家河文化晚期,年代距今4200-4000年。
圖6 肖家屋脊遺址玉盤龍
陝西張家坡遺址M60齣土一件玉龍[15]。
最大徑6.5厘米,厚0.7厘米。
玉龍呈碧綠色。
曲體蟠龍,首尾相銜。
兩面刻龍紋。
玉龍捲鼻,張口,巨眼,有角,腹下有爪,卷尾,身上刻鱗紋,背有節狀凸棱,背部和腹部各有一穿孔(圖7)。
該玉龍年代屬於西周時期。
圖7 家坡遺址玉龍
安徽天長三角圩西漢墓M1中出土一件玉龍[16]。
最大徑5.53厘米,孔徑3.5厘米,厚0.4厘米。
白玉質,局部有黃褐色沁斑。
玉龍呈首尾連接的環狀,龍嘴誇張性大張,上吻碩大,下吻窄小。
水滴形眼,頭頂部向上呈三角狀凸起,短角後揚上翹。
龍首部五官輪廓、面頰鬚毛以簡練細陰線勾勒,龍體由前端至尾部呈圓弧形內收捲曲,兩面飾以少量的細陰線捲雲紋,末端尖細(圖8)。
該玉龍年代屬於西漢時期。
圖8 三角圩西漢墓玉龍
武漢博物館藏唐代龍形玉佩。
高8厘米,寬6厘米。
白玉,龍形昂首盤身,嘴角深大,唇口上翹。
頸後毛髮向後漂浮,龍身布滿鱗紋。
前腿與身關節處有翼,腿部關節處有毛,爪為三趾,蛇形尾穿過一後腿呈S形彎曲,龍尾與一條後腿相互纏繞(圖9)。
圖9 唐代龍形玉佩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宋代玉龍。
高6.2厘米,長7.5厘米,厚0.3厘米。
玉質為白玉,鏤空雕刻。
玉龍張口露齒,嘴形較長,上唇較厚,內刻斜線紋。
眼呈菱格形,單叉形角。
發在腦後彎曲,成漂浮狀。
身體盤旋起伏,身上布滿鱗紋,背有脊齒。
四肢彎曲,脛上刻陰線紋,有三爪(圖10)。
圖10 宋代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代玉龍紋帶板。
長7.2厘米,寬4.9厘米,厚0.7厘米。
雲龍紋凸雕於帶板之上,呈「S」形。
玉龍雙眼圓睜,闊鼻上翹,發向上漂浮。
龍身較粗,通體刻鱗紋。
尾呈捲雲式。
四肢較長,有四爪,爪呈風車形(圖11)。
圖11 明代玉龍紋帶板
新石器時代的玉龍,無論三星他拉遺址玉龍還是凌家灘玉龍,都具有一定的原始性,造型較為簡單、抽象。
玉龍形體寬厚,斷面呈橢圓狀,背部有穿孔,多用淺陰線著重在龍頭及五官部位進行琢磨。
商代玉龍形象已經突破了新石器時代的局限,造型、紋飾都更加多樣化。
商代玉龍,多成片狀,龍身較小。
龍形象較之新石器時代複雜多樣,如龍首部加角,角有柱形、寶瓶形等。
商代玉龍注重對眼部的刻劃,商代早期眼睛多為方形或菱形,商代中晚期多呈「臣」字形。
龍身飾有複雜的裝飾圖案,多菱形紋、三角紋等。
玉龍雕刻紋飾多為短線條,線條剛勁有力,轉折生硬。
西周玉龍基本承襲了商代玉龍的造型風格,只是在構圖和線條的處理上更加舒展流暢。
西周玉龍頭部的角、「臣」字形眼、背部有凸棱等風格是典型的商代遺風。
與商代玉龍相比,二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主要表現為西周玉龍龍身較商代瘦長,龍口下唇向內翻卷,龍尾較厚而無刃。
西周玉龍紋飾多為長線條或長短相濟,轉折圓潤,線條流暢。
漢代玉龍,龍首較長,龍嘴也更開闊,嘴角的長度幾乎相當於整個頭部。
眉、額及齶部稜角分明,龍角向上向後伸卷。
龍體依然呈捲曲狀,但較之周代動態大、氣勢足,而且線條婉轉流暢,注重表現龍的神態和氣勢,其形態視覺上給人一種蓄勢待發、威力無窮之感。
唐代玉龍不但繼承了漢代玉龍的基本造型和神韻,而且更加成熟、完善。
唐代玉龍注重寫實,龍身似蛇,軀幹粗壯豐滿,四肢較長。
龍角開始表現為似鹿角。
龍爪肥碩,多為三趾。
龍尾光禿且多被壓在後腿之下。
宋代玉龍造型美觀、線條流暢。
龍身修長洒脫,一改以往的臥龍、捲曲龍的形象,呈騰飛狀。
角多為單叉鹿角形,頭上有飄發。
姿態優美,富於變化,注意使用海浪、雲朵和花草等作為陪襯紋飾來點綴主題玉龍。
明代玉龍較唐宋有了較大的變化。
主要表現在,缺少了唐宋玉龍的神韻。
龍首較為誇張,眼睛多凸起,尾部多有雲紋或火焰紋等裝飾物。
龍爪以四爪、五爪居多,呈風車球狀。
玉龍整體造型過分纖細顯的拘謹呆板。
綜上可知,新石器時代玉龍稚拙古樸,商周玉龍形制規範、造型複雜,漢代玉龍凸顯龍的神態和氣勢,唐代玉龍注重寫實、豐滿肥碩,宋代玉龍造型生動、擅用其它形象來點綴龍形。
明代玉龍細緻繁縟、但缺少生氣。
玉龍從新石器時代一直流傳到現在,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變化,其形象不斷變化、不斷豐富,深具時代特色。
歷經5000餘年的滄桑巨變的玉龍,至今仍然為中國人民所鍾愛,表明了中華文明和龍文化的古老深厚、源遠流長。
相關連結
史前時期我國龍造形的發現情況
由目前的考古資料可知,新石器時代,在我國的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地都有龍形象的出現。
這些龍形象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有些是用泥土、石塊、蚌殼堆塑而成,有些是附屬在陶器、玉器之上。
玉龍上文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一)堆塑龍形
1.泥塑龍
1985年,在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J1B主室北側,發現一尊泥塑龍造像[17]。
該龍為豬龍形象,頭向北。
因出土位置接近現代地表,破壞較為嚴重,其頭頂及身體大部殘碎缺失,遺留頭、耳、吻及前身、下肢部分。
豬龍吻作扁圓體,上有兩個橢圓形氣孔。
吻上眼部猶存,睛為泥塑。
上下顎間獠牙畢露,門牙亦存。
蹄爪出土於豬龍前身下部,較完整。
側二趾稍短。
爪底部也有明顯的禾草秸痕。
經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4957±85年。
2.石塑龍
1994年,在遼寧省阜新縣查海遺址發掘出一條用石塊堆塑的巨龍[18]。
該巨龍位於遺址聚落中心的小型廣場內。
龍頭朝西南,尾東北,全長19.7米,身寬近2米,用較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
龍頭、軀幹石塊堆塑厚密,尾部較鬆散。
龍昂首張口,彎身弓背,蜿蜒伏地(圖12)。
在龍腹南側下方發現墓葬和祭坑3個,坑內發現較多豬骨。
查海遺址的年代曾作過兩次測定,第一次碳十四測定經樹輪校正為距今7600年前。
第二次碳十四測定為7360±150年,樹輪校正距今超過8000年。
圖12 查海遺址石塑巨龍
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黃梅焦敦遺址進行發掘時,發現一條用河卵石擺塑的巨龍[19]。
龍呈側面圖案,全長4.46米,龍頭朝正西,尾向正東。
龍首高昂,頸至頭頂高2.26
米,頭上一角。
龍頭形為牛首並作冠狀,口大張,長舌吐出並向上卷至頭部。
龍腹下兩足呈爪狀,身軀蜿蜒而尾上卷,背上有一不規則狀鰭,在陽光下龍鱗光閃閃。
另外,龍背上方有三堆用卵石擺成的圖案,呈東南向排列,與龍角形成一直線(圖13)。
有專家推測,這些可能代表星座。
在石龍四周還有用卵石擺塑的魚、龜、蛇等水生動物圖案有序排列,他們均以石龍為中心。
該龍塑時代距今約6000年。
圖13 焦敦遺址河卵石巨龍
3.蚌塑龍
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三條蚌殼擺塑的龍形[20]。
其中M45號大墓龍形最長。
該龍位於墓主東側,用白蚌殼擺塑而成。
長1.78 米、高0.67米。
頭北尾南,背西爪東,龍頭似獸,昂首膛目,嘴半張,口吐長舌,頸上有一小撮小短鬣,長頸彎曲,身細略呈弓形,前後各一腿,爪五叉,長尾微曲,尾端作掌狀分岔(圖14)。
其年代距今6400年。
圖14 西水坡遺址蚌塑龍
(二)陶器龍形圖案
1984-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敖漢旗小山遺址出土一件陶尊(F2②:30),腹部飾有動物紋[21]。
這些動物形象的頭部,系分別根據現實生活中的豬、鹿和鳥首的形象提煉而成。
其中豬首下面明顯的是蛇身(圖15)。
鹿首和鳥首右側紋飾則似由羽翼抽象出來,它們已經不是單純現實動物形象的寫照,而是人們創造的崇拜對象,深化了的靈物。
小山遺址屬趙寶溝文化,距今約6200年。
圖15 小山遺址陶尊腹部紋飾
1986年,在查海遺址出土兩塊龍紋陶片[22]。
一為蜷曲的尾部,一為盤旋的龍體。
皆採用浮雕手法製成。
這兩塊龍紋陶片雖然不大,只有十幾平方厘米,但是龍的形象卻表現得相當清晰(圖16)。
圖16 查海遺址龍紋陶片
20世紀80年代,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幾座隨葬品十分豐富的大墓中,清理出幾件彩繪龍紋陶盤[23]。
以M3072出土的彩繪龍盤為例,龍紋大致呈蛇形,在盤的內壁和盤心作蟠曲紋,頭在外圈,身向內卷,尾在盤底中心,體飾弧狀片彩,方頭,豆狀圓目,張口吐長信。
頸部上下對稱繪出鰭或鬣狀物(圖17)。
其年代在距今4400年前後至距今4300年前後,其下限年代的可信範圍還可定在距今4100年左右。
這是我國中原地區首次發現的距今4000年前的龍形象。
山西襄汾陶寺的彩繪龍盤出自該遺址規模最大的墓葬,並與籠鼓、特磐等重要禮器同出,可能具有非凡地位。
圖17 陶寺遺址彩繪龍紋陶盤
通過上述考古材料可知,史前龍形象的分布地域廣泛,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有龍形象的發現。
而且,這些龍造屬於不同的考古學文化,表現龍造型的載體也不盡相同,有土塑、石塑、蚌塑等,有的附於陶器之上,有的用玉雕琢而成。
不同地域均有龍形的出現,表明龍的起源是多元的,這恰恰與中華文明的起源相符合。
這種不同地域龍造型的發現,說明龍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裡特徵,龍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
作者:張超華。
現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王巍先生學習先秦考古。
河南博物院
出土大量神秘的史前龍文物,科學真能解釋龍的起源嗎?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5000年悠久的歷史中,龍文化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博物館的多件鎮館之寶都與龍相關。龍不僅是12生肖的一員,更是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很多華夏...
遼寧阜新發現距今約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村落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瀋陽3月14日電(記者趙洪南)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對阜新他尺西溝遺址的階段性考古發掘,確認該遺址為一處距今約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村落,出土珍貴遺物近25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