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玉龍——中華第一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紅山文化玉龍的製造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材料為玉,高26厘米,現收藏於內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館。

赤峰玉龍

紅山文化玉龍此件玉龍的具體用途尚有待進一步探討,不過龍體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線上,顯然,孔的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

考慮到玉龍形體碩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飾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國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關的禮制用具。

紅山文化玉龍曾有"中華第一龍"的稱譽,雖然此後我們又發現了更早的龍形的蹤跡,但紅山玉龍的典型意義仍不容置疑。

中華民族向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

紅山玉龍對於研究我國遠古的原始宗教,總結龍形發展的序列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從這一點上來看,怎樣估價紅山玉龍的文化價值均不為過。

玉龍墨綠色,體捲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

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

龍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

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

鬣扁薄,並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

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

值得注意的是,玉龍形象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已經顯示出成熟龍形的諸多因素。

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通體琢磨,較為光潔,這都表明了當時琢玉工藝的發展水平。

紅山玉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圓潤流利,生氣勃勃。

玉龍身上負載的神秘意味,更為它平添一層美感。

玉龍廣場

赤峰玉龍廣場971年,被考古界譽為紅山文化象徵的"中華第一龍"--紅山碧玉龍在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譽為"中華玉龍之鄉"。

紅山碧玉龍的發現,不僅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

在紅山碧玉龍出土的前後,紅山文化遺址還有大量的玉器出土,玉器群中有龍、魚、龜、蟬的形象,有取自然現象融入藝術構思的璧、環、勾雲紋佩飾等,意象兼備,精緻脫俗。

自紅山碧玉龍被考古界公認為"中華第一龍"後,以蚌殼精心擺塑的龍形圖案在河南省濮陽縣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山西省吉縣獅子灘也發現了魚尾龍形岩畫;用石塊堆塑而成的巨龍圖案在遼寧省阜新查海遺址出土。

此三地均將各自發現的龍形圖案稱為"中華第一龍"。

顧名思義,所謂第一,自然就應該只有一個,突然冒出這麼多"中華第一龍"來,爭論自然在所難免。

不過,儘管全國各地在考古中都發現了不少龍的圖案,可是在中國玉文化玉學第四屆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認為,在遼河流域出土的紅山碧玉龍堪稱"中華第一龍"。

專家們指出,紅山碧玉龍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隊長、副研究員劉國祥認為,紅山碧玉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具龍形的龍。

1971年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中華第一龍"名聲大振,然而隨著考古的研究,許多有識之士對三星他拉玉龍的文化歸屬提出質疑。

三星他拉玉龍從它面世的第一天起,就成為學術界爭論的焦點,然而這麼重要的文化出土地三星他拉竟然找不到任何紅山文化的遺址。

後來在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件龍頭玉璜,與三星他拉玉龍的龍頭相似,才把它確定為紅山文化。

但是人們發現三星他拉玉龍的風格和其他紅山玉器並不一致,紅山玉器的許多特點在三星他拉玉龍中並沒有得到體現。

在龐大的紅山玉器家族中,也僅見在翁牛特旗廣德公黃谷屯徵集到一件和三星他拉玉龍相似的作品。

玉龍中隱藏的奧秘是:其一,超現實的巨眼。

在所見的紅山玉器群中的動物,幾乎都長著一雙超乎尋常的圓眼睛,其中玉豬龍和玉熊龍的眼睛更是極度誇張。

而三星他拉玉龍恰恰相反,它是按寫實手法創作的柳葉形眼睛。

其二,玉龍家族的另類。

確認紅山文化玉龍的大體分為3種,數量最多的是豬龍,它長著長吻,上部帶有皺褶;其次為短吻、翹鼻、雙眼並列於前的熊龍,數量稍遜於豬龍;第三類為三星他拉出土的馬龍,僅在翁牛特旗發現兩件。

在紅山文化的分布範圍內,出土的豬龍和熊龍卻驚人的一致。

如果把三星他拉玉龍作為紅山古國的標誌和代表,它為何僅出現在翁牛特旗一隅,而在其他地區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呢?而豬龍和熊龍在紅山古國廣大的區域和牛河梁均有發現。

考古發現告訴我們,豬龍和熊龍才是紅山文化玉龍的真正代表,而三星他拉玉龍是被後人誤讀錯誤推上紅山文化圖騰的聖壇。

其三,器型花紋風格迥然不同。

紅山文化的玉器群有一個十分鮮明的風格,即以圓潤富於曲線變化見長,絕少用稜角作為裝飾,可是三星他拉玉龍的額部和吻部下唇卻有了細密的網格紋,這種菱形網格紋前所見的紅山玉器中絕無僅有,顯然不屬於紅山文化玉器裝飾的風格。

另外三星他拉玉龍後頸上飄逸的裝飾被認為是馬鬃,但是在其他紅山玉龍家族卻不見這種裝飾。

其四,龍興之地,一脈相承。

考古發現最早的龍文物是在遼寧省阜新市查河出土的石砌龍塑,屬於興隆窪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它要比紅山文化玉龍早將近3000年。

但是阜新出土的龍形體幾乎和現代的龍一模一樣,它顯然不是紅山文化C字形龍的真正祖源,它的祖源還應該從赤峰地區早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中去尋找。

[1]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敖漢旗發掘了距今約7200年~6800年趙寶溝文化遺址,時代恰好處於興隆窪文化和紅山文化之間,同時也正是這次重大的考古發現,為三星他拉玉龍找到了真正的家園。

在趙寶溝遺址的祭祀神壇上,發現了一些精工製作的陶尊,其中一件陶尊上刻畫了豬龍、鹿龍和鳳鳥圖案,3個神靈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塑造了史前龍鳳呈祥的超現實境界,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器。

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赤峰境內時代最早的龍形文物,同時也為三星他拉玉龍的文化歸屬提供了一個契機。

神尊上的龍眼均呈細長的柳葉形,與三星他拉玉龍眼部的表現手法雷同,神尊上的龍身全部飾滿網格紋,這也與三星他拉玉龍上的網格紋裝飾手法雷同,兩類龍同樣後頸上飄逸著捲曲的長鬃,身軀同樣呈大C字形捲曲上翻的造型。

因此我們通過考古類型學的比較認為,三星他拉玉龍是趙寶溝文化的龍形玉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紅山文化龍形帶鉤(鐵隕石材質)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較重要的新石器文化,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至6000年前,持續時間約2000年。紅山文化是距今一個五、六千年間在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

遼寧發現5000年前大祭壇 黃帝生在遼河邊嗎

遼寧首次在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發現5000年前大型祭壇。墓主陪葬品驚人,包括一套權杖還有精美的玉豬龍。更奇特的是,墓葬中發現一精美的石人頭像。從五官看是來自域外人種,說明5000年前原始人的交...

喜大普奔!「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日前,記者從赤峰市集郵協會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將於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郵票圖案上的第一枚玉龍出土於赤峰市敖漢旗下窪鎮河西村,現存於敖漢旗博...

神秘的紅山文化——玉豬龍

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神。因此,紅山文化玉龍的發現立即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紅山文化玉龍已在多處發現,其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劃的最為栩栩如生。這...

中國五千年文物:紅山文化 太陽神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西部,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 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布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 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