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豐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
故宮工作人員在檢查清宮老照片
本報記者 連曉芳
2012年10月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通知》,決定從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對我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全部國有單位收藏保管的文物進行全面普查登記。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開展的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對於全面掌握我國文物資源、加強文物保護、建設文化遺產強國有著深遠的意義。
各家博物館通過開展文物普查工作,摸清了家底,為下一步文物保護利用奠定了基礎。
深入認識普查成果
提高藏品管理水平
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呈現資源總量龐大、收藏體系多元、收藏主體集中、文物類型豐富、文物數量快速增長等特點。
隨著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的結束,故宮博物院與之相配合的2014年至2016年藏品清理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院藏品總數由2010年底的1807558件上升至1862690件。
其中3類藏品增速最猛,乾隆御稿與尺牘新增726件,甲骨類文物新增16511件,陶瓷類文物新增4425件、新增標本7808件。
為了讓觀眾充分了解故宮博物院藏品的新變化和研究新成果,故宮還專門策劃了「大隱於朝——故宮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對成果展」。
「這既是我們對公布藏品信息承諾的兌現,也是踐行『讓文物活起來』的一次有益嘗試。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
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表示,通過艱苦努力,國家博物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預期成果。
藏品總量核定為1397247件,上報普查辦公室藏品數1307581件,在建館歷史上第一次摸清了家底,初步建成完整統一的藏品管理系統,藏品管理水平有了歷史性的提高。
下一步,國家博物館將重點抓好文物保管和保護整體規劃的制定,進一步加強藏品信息資源的研究和利用,讓文物活起來,使文物普查成果成為博物館業務和學術活動的有力支撐。
完善制度
推進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文物藏品是博物館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不定期開展藏品清理是博物館一項基礎性、專業性、常態化工作。
國家博物館藏品數量大,來源和構成複雜,開展文物普查、摸清館藏家底的任務非常艱巨。
呂章申說:「我們把這次文物普查工作作為建館以來最重要的大事進行部署,統籌協調、科學推進,最終取得顯著成效。
在深入調查、反覆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藏品保管工作實際,制定並實施了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明確了普查的範圍、內容、基本原則、工作要求,制定具體工作計劃。
同時,針對我館面臨的文物較多而普查工作人員不足問題,全館動員,在保障博物館正常開放運營的同時,從十幾個部門抽調業務骨幹共同參與普查工作,前後投入人力264人,為按時間、高質量完成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礎。
」
作為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建立健全文物普查工作制度,明確流程規範,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保障。
對此,國家博物館從工作需要入手,對普查涉及的各個環節進行規範,修訂完善國家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出入庫登記制度、文物提取管理辦法,重新規範文物出入庫點交、藏品包裝運輸、藏品安全操作等流程。
該館文物藏品分布在103個庫房,近20個工作小組在不同的庫房同時開展普查工作。
各文物藏品部門也分別制定了普查工作制度和詳細的工作流程,建立了普查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由有關負責人主持召開,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普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針對一些緊急問題,多次召開普查現場辦公會,及時予以解決。
這些制度和辦法保證了各普查小組按照統一的流程和規範,有序推進普查工作,極大提高了普查效率。
深化藏品清理
科學研究普查成果
此次藏品清理是故宮博物院第五次藏品清理的深化和延續,在文物登記、基本信息採集和資料留存等方面均高於第五次清理時「帳、卡、物」核對的標準。
如清宮老照片項目需採集20個信息項,甲骨項目進行了臨摹和拓片的工作,儘可能多地留存相關研究資料。
同時,藏品清理和研究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例如結合甲骨整理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聯合多方專家力量,進行文字釋讀和綴合工作,編撰《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謝伯殳卷》等,並計劃建立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檢索系統,以便將學術成果提供給專家學者和普通大眾使用。
故宮收藏甲骨總數初步統計有22463件,占世界現存殷墟甲骨總數的18%,是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單位。
然而,絕大部分甲骨未進行科學整理與保護,更未對內容開展研究和探討。
2014年啟動的「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項目,目前已對7638件甲骨進行拍照,為6300件甲骨做了拓片,完成2700件甲骨的臨摹。
清代皇帝乾隆留下詩作4.3萬餘首。
以往,這些詩作分散在故宮書畫部和圖書館庫房裡。
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故宮工作人員逐頁清點,累計使用了6000個編號。
這些冊頁基本包含了乾隆一生的詩文作品、御筆稿(朱筆)、大臣謄寫稿(墨筆),其形制多剪裁成統一規格的長條形,少量有異常書紙。
整理後可以清晰地看到乾隆一生對作詩的鐘情與熱愛,即使在發生災害時,這位皇帝也要賦詩一首,闡述應對辦法,並祈求四海昇平。
圖一:經湖北省文物管理部門鑑定,美國人開爾斯於1929年設計的武漢大學建校圖紙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一系列圖紙涉及武大法學院、老圖書館、理學院、工學院、宋卿體育館等,共177張。
目前,武大建校圖紙被保存於武漢大學檔案館,確保環境恆溫恆濕。
由於圖紙尺寸大,目前做成電子版尚有困難。
圖三:清沃日安撫司銅印,發現於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境內。
1658年,沃日家族歸服清王朝,乾隆皇帝因其在「一征金川」之役中出力,給清軍供糧助戰等原由,晉封其首領為「安撫司」職銜。
阿壩州文管所所長陳學志表示,這枚銅印雖然歸非文物單位所有,但銅印保存完好。
印面有蒙、漢文刻「沃日安撫司印」,背面則有蒙、漢文刻「沃日安撫司印禮部造」等字樣。
這枚印章為研究阿壩地區土司制度等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圖四: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當地文博專家在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青龍寺發現佛教大藏經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藏經《永樂南藏》,目前在中國內地圖書館和佛教寺院僅存約10部。
稷山青龍寺始建於唐龍朔二年(662年),現存建築為元、明遺物。
《永樂南藏》是佛教大藏經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藏經,內容較宋元藏經多近一倍,在佛教文獻學和大藏經編纂研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文物介紹由本報記者連曉芳整理)
圖二: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出土的一尊距今5300年的紅山文化時期整身陶塑人像,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與內蒙古敖漢旗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在敖漢旗興隆溝遺址考古調查時發現的。
考古專家表示,這件整身、盤坐、口呼狀的陶塑人像為研究紅山文化及遼河文明的演進過程提供了珍貴材料。
這尊人像系泥質紅陶捏塑而成,出土於一座史前房址中,通高55厘米。
其中,頭長20.7厘米,身高33.08厘米,底部直徑21厘米,全身由65塊破損陶片拼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