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理性地認識博物館與旅遊之間的關係?丨大講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主講人名片
安來順,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副館長,國際博物館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兼職教授。
安來順從事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研究近30年,研究領域涉及文化遺產理論、博物館管理、傳播教育等。
曾任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最高機構——國際博物館學委員會理事和副主席長達9年,2010年至今任國際博物館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安來順熟悉國內外博物館學術研究的前沿成果,直接參與一系列重要國際專業文件的起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近90篇,曾應邀在荷蘭萊頓大學、瑞士巴塞爾大學和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講學交流。
博物館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每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倡導的國際博物館日,其目的在於推動全社會對博物館領域的關注。
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這也是國際博物館協會首次努力把博物館業界和社會公眾的關注點引向博物館機構的功能與文化景觀這一廣義的文化遺產類型。
按照國際博物館協會的解釋,「博物館與文化景觀」這一主題將促使博物館對其文化景觀承擔起責任;要求博物館為其文化景觀的管理和維護貢獻知識和專業技能扮演積極的角色;強調博物館的首要任務,是保管好博物館館區內和館區之外的遺產;重申博物館的天然使命,是結合其周邊開放狀態的文化景觀和遺產拓寬任務領域,開展自身的活動,從而在不同程度上肩負起責任。
規模擴大質量提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
僅從數量上看,1978年經統計的博物館數量為349座,而到2014年,全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已達到4510座,這是目前官方已經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
從過去10餘年的情況來看,2008年全國有博物館2970座,用這個數字為基數,可以看出這些年博物館的年均增長數量超過了200座。
數量指標的另一個參數是年觀眾量。
2008年公共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後,各博物館對觀眾數量有了更加精確的統計,7年來全國博物館每年接待的觀眾數量穩定在4.5億至5億人次,2014年則達到7.18億人次。
博物館所舉辦的陳列展覽數量也是一個數量指標,2014年,全國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為2萬至2.2萬個。
從以上3個基本數據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博物館的快速發展。
這樣的增長速度,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博物館事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停留在量的層面,質的提升方面也有不少亮點,其中最突出的是博物館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和多樣化趨勢的逐步顯現。
博物館社會化步伐加快,可以從不同方面加以考察。
首先是博物館機構或者說整個博物館業界對社會化問題認識的提高;第二是以各級政府為代表的博物館決策者和管理者對博物館社會化認識的轉變;第三,也許是更重要的,是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社會化認知的明顯變化。
現在,人們比較普遍地認為,博物館不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殿堂,而是一種有廣泛受眾面的公共文化場所。
這種觀念的日益加深,帶來了博物館機構的變化,帶來了觀眾走進和使用博物館的變化。
今天我們在博物館裡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觀眾群體,有專家學者做研究的,有中小學生參觀學習的,有當地社區民眾了解當地文化的。
特別是2008年公共博物館免費開放後,一些過去沒有機會或者很少有機會走進博物館的人,比如農民工,開始走進博物館。
關於博物館更加多元化的趨勢,人們也不難發現一些令人鼓舞的現象。
以前博物館多數是文化歷史類的,但現在出現了行業的、科技的、地方文化類的博物館。
2008年前,全國非文物系統的博物館只有490座,2014年時已經有730座。
興辦博物館的主體也日益多元。
其中最典型的是政府推動下的民辦博物館——現在多稱為非國有博物館的蓬勃發展,這類博物館已越來越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
2008年,非國有博物館剛剛興起,數量是319座,2014年已經達到982座,其中僅2013年至2014年一年間,新登記註冊的非國有博物館就有171座,非國有博物館在全國博物館總數中所占比例達到21%。
「盛世興收藏」。
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出現私人收藏熱,在藝術市場不斷升溫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藝術收藏,從而助推了非國有博物館的興起。
今天興辦非國有博物館的人群中,主流是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當然也有人是出於投資的考慮。
過去沒有條件,後來有條件了,經過10餘年的積累,一部分真正的藝術收藏者,已不滿足於個人私藏,而是希望與其他人分享,讓這些藏品體現出一定的社會價值,同時為自己所鍾愛的收藏事業找到一個最理想的歸宿。
所以當國家鼓勵的時候,不少收藏家選擇自己建一座博物館。
今天人們在博物館的體驗也更加多樣,逐漸改變了過去單一、單向的體驗方式。
當數位技術大舉進入博物館後,今天的博物館已不僅僅是聲、光、電的利用。
應該說,近年來中國博物館在教育傳播和公眾服務領域的進步是最突出的,即使放在世界範圍內,這些嘗試和進步都是可圈可點的。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已經超過了已開發國家博物館的水平,但至少我們的進步是十分明顯的。
培育人才放眼長遠
與快速發展相伴,我國博物館也一定會有成長中的煩惱。
一些過去不曾遇到過的煩惱,現在可能變得突出了,我們必須有勇氣認真面對,並找到解決之道。
博物館數量快速增長,藏品來源就會成為一個問題。
與此同時,博物館越建越大,求大求新,必然帶來運行成本的居高不下。
也許一次性投入建設並不十分困難,但博物館要常年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就不得不考慮成本問題。
這些問題還僅僅是從硬體方面來說的。
更重要的是,怎樣為快速增加的博物館源源不斷地輸送專業人才,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
目前全國有超過20所高校設置了與博物館相關的專業,但招生數量有限。
僅靠高校培養相關人才肯定是不夠的。
傳統博物館多數是內向的,而現在則強調兩個功能系統同步運行:一個是內向、封閉或半封閉的功能;一個是開放的功能,要推出博物館精神文化產品,供社會使用。
因此今天的博物館存在功能體系的匹配和優化升級的問題。
博物館首先要有與主題相符合的收藏,要有專業技術人員挖掘這些藏品的文化信息,挖掘出來後不能僅僅是一篇學術論文,更重要的是要將其轉換為社會大眾能夠理解、學習、看得懂的學習資源,經過展覽的策劃、設計、布展之後,由一線教育人員向觀眾推出。
我們今天亟待解決的是,將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繫有機貫穿起來,生產出高度集成的博物館產品,而不只是在最後環節過分依賴於宣傳推廣。
博物館發展到今天,有自身專業化的要求。
管理一座博物館,與管理一個政府部門、一個企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雖然我們也承認有一定的管理共性。
近年來,國家從法律、政策上對非國有博物館給予巨大鼓勵,但在不少方面政策沒有配套。
博物館對非國有博物館的專業指導和非國有博物館自身的行業自律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如何一方面發揮非國有博物館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讓它們健康發展,確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上行壓力增大,有些影響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傳導到博物館。
博物館的管理者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未雨綢繆,研判和調整自身發展戰略,尋求更加廣泛的社會力量支持,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博物館與旅遊共贏
從行業屬性上來說,博物館與旅遊確有不同。
從大的方面來說,博物館屬於公益文化事業,而旅遊總體上屬於產業。
我們不能否認兩者在屬性上的差異。
如果按產業規律來辦博物館,肯定是有問題的;同樣,如果像辦公益文化事業那樣來辦旅遊,旅遊也很難得到發展。
過去曾經有將兩者相混淆或對立起來的觀點和做法,有過不少教訓。
我們首先要承認兩者的差異,但更要認識到兩者之間可以很好地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博物館,與旅遊市場是相伴相生的一對孿生兄弟。
博物館與旅遊的結合,一個是在文化層面,一個是在經濟層面,實現了文化的經濟化和經濟的文化化。
我們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都能看到一種現象:一個好的博物館往往也是一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遊客參觀了博物館,了解了一種文化或風土人情,無疑提高了旅遊品位;博物館則通過旅遊,讓文化的傳播、傳承使命更好地發揮了出來。
近30年至40年間,文化旅遊是整個旅遊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不僅僅是旅遊領域中,甚至是整個經濟領域中,文化旅遊的增長速度可能也是最快的,而且這種增長是綠色的、環保的。
文化旅遊是伴隨著文化遺產熱發展起來的,文化旅遊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文化遺產,而文化遺產中很大一部分與博物館機構結合在一起,區別只在於是依託於一棟建築,還是依託於一個文化遺產地建成的博物館。
我認為,不要試圖忽視博物館與旅遊之間的差異,但也不要過分誇大兩者之間的差異,處理好的話,兩者是可以相互促進、共贏發展的。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
如果我們細讀一下國際博物館協會對該主題的詮釋,就可以更加辯證和理性地認識博物館與旅遊之間的關係,實現兩個領域的良性互動:博物館和文化景觀之間關聯性的凸顯,強化了博物館作為積極投身於文化景觀保護的區域中心的理念。
鑒於其對周邊景觀所肩負的責任,博物館的任務還包括保存和保護環境遺產,以推動尊重環境遺產特性的發展,與包括公共和私有機構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方開展合作,攜手努力。
(文字整理:本報記者馮穎)
對 話
懷著尊重和敬畏之心「讀懂」生態博物館
中國旅遊報: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
這讓我想起一種與旅遊市場關係很密切的博物館形態——生態博物館。
安來順:生態博物館是後工業時代歐洲社會環境意識增強、文化民主呼聲強烈的產物,其核心是批評傳統博物館在社會角色上的先天不足,並試圖用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讓博物館在社區文化、環境乃至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儘管這種新理念、新方法還沒有完全達到期待的結果,但其積極的變革精神還是為博物館吹進了新鮮空氣,更為多元化的博物館類型和實踐提供了新的可能。
所以,生態博物館的積極價值是應該得到尊重和肯定的。
無論承認與否,傳統博物館更多關注於過去,關注那些「被凍結的歷史中的一些碎片化記憶」,如果再加上博物館自身的學科興趣和偏好,那麼進入到博物館中的收藏,是否真正代表了某種文化的完整記憶,確實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傳統博物館裡,人為的因素、博物館機構的因素,有時替代了文化所有者所扮演的角色。
所以,為了將文化元素之間的隔斷限制在最低限度,為了讓文化記憶留存得更加完整,生態博物館主張把文化置於一個特定的區域中,在這裡,山川、河流、活態的生活均被賦予特殊的意義,而這種由環境、文化、生活等元素構成的開放狀態的博物館,就是生態博物館。
1971年8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召開第九次大會,法國人喬治·亨利·里維埃和于格·戴瓦蘭提出了這個新的博物館名詞——生態博物館。
此後,不少國家按照里維埃提出的基本理念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生態博物館實踐。
生態博物館成為目前國際上一種重要的博物館現象。
以社區為核心和開放性,是生態博物館最重要的特徵。
在生態博物館理念中,人民——通常指當地居民——不應當與他們的遺產割裂開,而應該在自己遺產的基礎上創造未來,這是生態博物館一個重要的理論出發點。
將傳統博物館與生態博物館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傳統博物館往往將文化遺產搬移到一個特定的博物館建築里,造成這些遺產經常因此而遠離了它的所有者及其原生環境;而生態博物館則希望文化遺產能在其原生地及原生環境中,即在一個特定的社區中原狀並連續地得到保護。
傳統博物館中的藏品通常是由特定專業學科界定的、從文化遺產整體中拿出來的一部分物質性遺存;而生態博物館則關注作為一個整體的當地遺產,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以及該社區中所有可利用的資源,從這種意義上講,當地的自然風貌、建築物、可移動實物、風俗習慣等物質和精神文化的所有內容,都是生態博物館工作的對象。
傳統博物館是基於某個或某幾個專門學科,比如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藝術史等構建的,並以一批與本學科相關的專家學者為主導運行和管理;而生態博物館則強調以多學科的觀點對遺產資源進行全面記憶與開發,當地居民在本地遺產的保護、詮釋和傳承以及生態博物館的運行管理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傳統博物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來到博物館的觀眾群體;而生態博物館的服務對象則兼顧內向和外向兩個方面需求,它當然服務於為文化體驗目的而到來的訪問者,但更為當地文化特性保存、維護和傳承服務,以增進對自身文化的了解,提高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勵當地民眾在文化認同過程中提升創造潛能。
生態博物館把保護和詮釋當地文化傳統作為最重要的使命。
文化傳統本身不是一個簡單抽象的概念,而是始終處於發展、演化中的動態的文化存在。
生態博物館保存文化傳統的目的使該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承並在此基礎上創造更美好的今天和未來。
生態博物館不僅代表過去,也反映今天,並幫助人們展望未來。
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生態博物館,6個相關社區在當地居民的直接參與下,對發展目標達成共識:融合共建反映「豐富的自然」「先人的歷史」和「光輝的大地」的區域生態博物館;通過生態博物館營造出本區域綜合性的學習園地;通過生態博物館,將與火山共生的傳統繼承下去;通過生態博物館,在當地居民的參與下實現地區振興;通過生態博物館,推進社區之間的新合作;通過生態博物館,推動新產業的建立以及旅遊業的振興。
圖為首博展覽 陳晨 | 攝
中國旅遊報:看來生態博物館與旅遊市場的關係還是很密切的。
在我國已經建起生態博物館的地方,這些生態博物館都成為很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安來順:我國最早的生態博物館實踐是從貴州開始的,主要是在4個文化特色鮮明的村寨建立4座生態博物館。
隨後在廣西,由自治區民族博物館牽頭,組織協調了代表10個不同文化類型的生態博物館項目。
目前,生態博物館理念和實踐開始在經濟社會條件更好的東部地區嘗試推廣,例如浙江的安吉、松陽等地。
雖然程度不同,但這些新類型的博物館都與當地的文化建設、遺產旅遊、生態觀光以及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結合在一起。
客觀而言,這種結合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的,確實需要從不同相關方面的利益平衡、運行管理的綜合協調、可持續的文化發展等方面,做認真審慎的調研和評估。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需要一個引入、調試、平衡、再調試、再平衡的過程,生態博物館也不例外。
特別是當生態博物館面對活態的遺產、變革的社會、動態的文化、移動的人口等現實問題,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一個社會系統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確實要比普通意義的博物館複雜得多。
正如我剛才所說,生態博物館有兩個方面並行的功能:一是記錄、保存、傳承一個特定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基因,幫助外界了解、尊重、認同多元的文化,並基於自身的環境和文化在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升華;二是服務於包括旅遊者在內的外界社會,通過向外界開放,不僅為文化而且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使生態博物館成為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旅遊資源。
因此,雖然服務旅遊業不是生態博物館追求的唯一目標,但旅遊確實是生態博物館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應該講,生態博物館與一般景點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來到生態博物館的旅遊者與一般旅遊者的最大不同,是需要對要體驗的文化多一份尊重,甚至敬畏。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分人把自己定位為「文化的來訪者」更恰當,與受邀到親戚朋友家走訪做客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們應該有信心,絕大多數旅遊者對其他文化還是懷著尊重和敬畏之心的,而絕不僅僅是抱著獵奇的心態,只不過有時並不清楚自己的哪些行為舉止是不適當的和粗魯的。
所以,在操作層面上,相關部門和旅遊從業者要通過對文化知識的普及、對參觀行為的引導和提示,幫助遊客以適當的身份和態度對待一種與自己不同的文化。
舉個例子來說,遊客來到少數民族村寨的生態博物館,看到年輕女孩的服飾很漂亮、很新奇,可能會對這些服飾、刺繡產生濃厚興趣,這是完全自然的。
當得知這些服飾是女孩多年為自己精心準備嫁妝時,如果遊客仍以自己在經濟上的巨大優勢欲意高價購買的話,就會對這些女孩形成很大壓力,可能這些女孩會在經濟強權下做出極不情願的選擇。
類似行為從道義上講無疑是有問題的,起碼不夠尊重當地文化。
如果這種情況在生態博物館旅遊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話,就與生態博物館記錄、傳承、保護當地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馳。
中國旅遊報:也就是說,旅遊行業一直在倡導的文明旅遊行為,在遊覽生態博物館時尤其要加強,要更多地對遊客進行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宣傳和引導。
安來順:這就是我特彆強調的,生態博物館的旅遊與一般旅遊不一樣,其中有許多文化的、宗教的、道德上的敏感點。
如果個別生態博物館的發起者和舉辦者以旅遊收益的最大化作為出發點的話,我認為生態博物館則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對於一種特色文化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生態博物館必須做出長遠規劃,與旅遊業實現良性互動。
還是剛才那個例子,如果遊客都很喜歡當地女孩的服飾,相關部門完全可以引導當地村民將其開發為旅遊工藝品。
當然,也許有一天,當地人不穿那些服飾了、民歌不唱了,甚至當地語言也不用了,那也沒有必要過於驚奇,但前提是在社會不斷變遷和發展的情況下,由文化所有者自己做出的選擇。
而生態博物館所做的,是儘可能地為當地民眾提供一種可以幫助他們保存和延續自己文化基因的「工具」,同時儘可能完整地把這種文化變遷進程記錄下來,為當地居民隨時找到自己的文化源流服務,幫助外界了解和學習生於斯、長於斯的與自己不同的文化。
(作者:馮穎)
本期微信小編:王洋
一本沉澱歷史的記錄本 |國際博物館日
今天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1977年的今天,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創立了博物館日,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人關注博物館文化。博物館於一座城市意味著什麼?在這個博物館日,把你跟博物館有關的經歷和思考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