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民宅下藏東晉古墓:主人種菜不敢多澆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遼寧省朝陽縣十二台營子鄉袁台子村,遺留著東晉時期的一座壁畫墓——袁台子東晉壁畫墓,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深藏在村民魏洪喜的住宅和菜地下,宅主人不但要日夜提防古墓被盜,還要精心呵護古墓,菜地不敢多澆水,房屋破舊不敢翻蓋,這種狀況已持續30多年。

朝陽縣文管所提供的材料里壁畫的摹本,有人物和庭院、屠宰活動等等。

這是個黑熊摹本。

陳紹祥向記者介紹古墓所處的位置,墓室上方還種著韭菜和大蔥。

本稿圖片均由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崔晉濤攝

原標題:民宅下藏東晉古墓 房主說不忌諱

自家住宅建在古墓上

昨日,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隨朝陽縣文管所副所長陳紹祥來到袁台子村,一處破舊的院落就是魏洪喜家。

院落四周是石塊和紅磚砌成的近兩米高圍牆,正對院門的一條紅磚小道將院落分成左右兩部分,古墓位於左側靠近民房的下方。

魏洪喜的兒媳舒女士介紹,魏洪喜2009年已經去世,現在家中就她和丈夫魏中富還有婆婆3人,兒子在大連工作。

魏洪喜在世時看護古墓的工作現在落在了自己和丈夫的身上,而60歲的丈夫白天還要在村裡學校教書。

對於住在古墓上是否忌諱,舒女士表示「沒啥忌諱的」。

對於每天要操心看護古墓是否影響生活,舒女士說:「沒啥影響,從前些年開始國家每年還給500元看護費,古墓里啥也沒有,就是土牆上的壁畫,也拿不走,應該沒事。

古墓為國家級重點文物

對於古墓發現的過程,朝陽縣文管所的記錄稱:1982年10月,魏洪喜挖菜窖,挖到距地面近2米深時,突然挖到一塊石板,因為此前距村裡不遠曾發現過古墓,家人意識到可能是古墓,便向文物管理部門報告,隨後遼寧省博物館經過調查,確認是一座東晉石槨壁畫墓,當年11月初進行發掘,當月底結束。

資料顯示,墓室主體呈長方形,全部以綠砂岩石板、石條構成,由墓道、墓門、耳室、壁龕組成,墓頂位於地表下1.8米。

墓室前寬3米,後寬1.8米,進深4米。

墓內發現人牙、肋骨多根,不見頭骨和肢骨,葬式及死者性別已無從辨別。

墓室內的石壁表面塗有一層黃草泥,泥外又抹一層白灰面,厚約2厘米,在白灰表面,以紅、黃、綠、赭、黑等顏色繪製壁畫。

主要內容有門吏、主人像和出獵、宅第、庖廚、奉食、宴飲、牛耕、四神、日月星雲等圖像。

除部分畫面因白灰脫落殘損或失色外,大部分畫面清晰。

因東晉時期的墓葬壁畫過去發現極少,這些壁畫為研究東晉的社會生活、文物制度、服飾和繪畫藝術都提供了極為真實可靠的資料。

壁畫技法以寫實為主,主題明確,在技法上,有時先勾輪廓後設色,有時平塗,色彩濃淡渲染適度,可代表東晉壁畫所達到的水平。

朝陽縣文管所副所長陳紹祥介紹,袁台子東晉壁畫墓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種菜不敢澆 房破不敢建

之前舒女士表示看護古墓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但在交談中她也流露出一些無奈。

「每年都有人來家裡要看壁畫,不知道是啥人。

」從舒女士的話中能感覺到對古墓現狀不免有擔心和憂慮。

古墓的上方是菜地和住宅,略顯乾枯的菜地上種著韭菜和大蔥,長勢一般,舒女士說,擔心澆水會滲到地下的墓室,地面上的菜只能少澆水。

舒女士指著破敗不堪的房子說:「這是1985年建的房子,長年風吹雨淋房頂都快掉了,地基下面就是古墓也不敢翻新。

文管所的工作人員說,當初發掘完古墓,由於技術原因,只能對其進行回填保護,目前如果設置專門設施保護古墓,需要動遷周圍大量居民,資金和技術也是很大的問題。

舒女士也表示,畢竟在這裡已經生活了幾十年,非常習慣,也不願搬到別處居住。

記者從朝陽市文物局了解到,朝陽市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像袁台子東晉壁畫墓在民宅中的現象只此一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穿越時空 守望遺忘的歷史

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開始,無論是好是壞,而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的發現卻有著一段令人唏噓感嘆的開始。事件的開始由「盜」這個討厭的字眼帶來,而這個字伴隨著墓葬發掘的始終。九原崗墓群是忻州市文物保護...

地下畫廊:漢魏丹青留麗影

□李大葆《遼陽市情》載:自1954年以來,遼陽市東北郊陸續出土了一批漢魏時期墓室壁畫,由此,當時的社會風貌可見一斑。車馬出行圖夫婦對坐飲宴圖誰知一個提供新聞線索的電話,竟把我引向一個夢一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