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遼寧發現:醫巫閭山遼代帝陵現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立建築遺址出土的滴水。
新立建築遺址西偏殿南側。
遼代,是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王朝。
今天的遼寧,曾是遼代的核心統治區域之一,被契丹人視為故鄉,亦被皇族看作腹心之地。
正因為此,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遼代文化印記。
在眾多的遼代遺存中,最讓研究者掛心的,同時也是最具傳奇色彩的,是至今仍未找到的顯、乾二陵。
自上世紀30年代始,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深入醫巫閭山山脈,一點一點搜集線索。
到了2015年,相關考古工作有了顯著進展,距離找到顯、乾二陵的目標終於越來越近了。
重磅發現
地點
北鎮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櫻桃溝村民小組
北鎮市富屯街道富屯村洪家街村民組西
北山坡
考古單位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果
北鎮新立遼代建築遺址是一個經過精心規劃、面積龐大、結構複雜的建築群落,可以分為多組單體建築。
目前,僅於遺址東北部揭露出一組相對完整的單體建築,似為一個由主殿和四周偏、配殿組成的複合式建築。
所發現的遺物多為建築構件,其中屋頂所用建築構件幾乎全為綠色琉璃件,胎體細膩,燒造溫度高,堅硬結實,裝飾風格統一。
北鎮洪家街遼代墓地是因洪家街一座古墓被盜掘而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
已經發掘的墓葬中,一座墓葬中人骨及隨葬品破壞較嚴重,出土隨葬品有銅器、鐵器、金銀器、漆木器、玻璃器、琥珀、蜜蠟、水晶製品及墓誌殘塊等。
另一座墓葬規模較大,建築精緻,並有墓志銘,確認墓主人為皇族耶律氏,下葬年代為遼道宗壽昌二年(1096年),該墓應為權臣韓德讓家族墓的陪葬墓。
遼代帝陵有兩座在遼寧遼代皇帝陵墓分別為祖陵、懷陵、顯陵、乾陵與慶陵。
祖陵: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哈達英格蘇木石房子村大布拉格山谷中,埋葬著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祖陵的陵門巧妙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構思奇巧,十分獨特。
原先的地面建築宏偉壯觀,後被毀,現僅存一些磚瓦碑石等。
懷陵: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境內賽罕烏拉南麓床金溝,為遼太宗耶律德光和穆宗耶律瞡的陵寢之地。
懷陵東、南、北三面環山,僅西面有一谷口,山脊上以石塊壘築圍牆,谷口設陵門。
顯陵: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醫巫閭山地區,埋葬著東丹王耶律倍和遼世宗耶律阮。
乾陵: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醫巫閭山地區,埋葬著遼景宗耶律賢、皇后蕭綽及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慶陵: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遼慶州遺址北約10公里的大興安嶺南支脈中,葬有遼聖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三位皇帝。
從金毓黼開始調查幾經曲折
上世紀30年代初,歷史學家金毓黼兩次深入醫巫閭山實地考察,其後,他將有關成果撰寫成調查報告,題為《東丹王陵考察記》,發表於1934年。
在金毓黼之後,考古學界對遼代帝陵的關注一直沒有間斷,但因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具體的調查工作未能正式展開。
到了1970年,一次偶然發生的事件引出了若干與遼代帝陵密切相關的重要線索。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考古研究部主任萬雄飛詳述了事件經過:
1970年,北鎮龍崗子村挖防空洞時,偶然發現兩座墓葬。
隨後,考古工作者對兩座墓葬進行了細緻考察。
兩座墓葬相距僅20米,從墓誌來看,主人分別是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二人是親兄弟,均為遼景宗第二子耶律隆慶的兒子。
最重要的是,在耶律宗政的墓誌中寫有「歸葬於乾陵」的字樣,耶律宗允的墓誌也有類似的文字,由此可以斷定,兩座墓葬都是乾陵的陪葬墓。
這無疑為尋找乾陵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坐標。
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兩處重要的遼代遺址,分別為琉璃寺西山遺址和新立建築遺址,從出土的瓦片都是高等級的琉璃瓦來看,這兩處遺址應為皇家建築。
到了1987年,考古工作者開始正式發掘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的墓葬。
1991年,北鎮鮑家鄉的一座墓葬被盜掘,經搶救發掘後發現,墓葬的主人是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同父異母的兄弟,墓誌說他附葬於乾陵西麓,再次為確定乾陵的位置增添了有力的線索。
除了遺址、遺蹟可作為指引外,史料文獻也是重要依據。
萬雄飛說,遼代帝陵都建有附屬的奉陵邑。
所謂奉陵邑,就是守衛和奉祀帝陵的城池。
他說:「如果能夠找到奉陵邑的位置,那麼距離帝陵的所在便不遠了。
」通過查找相關史料文獻,並深入分析研究,考古工作者推測,顯陵的奉陵邑顯州大約在今天北鎮縣城的北半部,而乾陵的奉陵邑乾州則可能是今天北鎮廟南側的一處古城址。
五年計劃啟動成為國家項目
「主動的、專題性的針對遼代帝陵的大規模考古調查,始於2012年。
」從那時起,萬雄飛便開始負責這一重要考古任務。
他說:「由於眾多專家的呼籲、上級部門的重視以及民眾的關心,使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決定全面調查醫巫閭山的遼代遺址。
」
「我們根據已有線索,劃定了調查範圍,然後便進入醫巫閭山做地面踏查,一做就是兩年。
」萬雄飛說,兩年踏查所獲頗豐,發現了一大批以前沒有掌握的地面遺蹟,同時,對已知遺址也有了新的認識。
以地面踏查為基礎,2013年年底,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作出匯報並提交了一份五年計劃——《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工作計劃(2014-2018年)》。
國家文物局批准了該計劃,於是,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上升為國家行為,成為國家級重大考古項目。
2014年,由萬雄飛帶隊的考古隊開始實施五年計劃。
特別是在2015年,先後啟動了洪家街遼代墓地考古發掘、新立遼代建築遺址考古發掘等工作,各有收穫。
帝陵五大要素已經找到兩個
萬雄飛坦言,儘管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工作已經開始了兩年,但就整個項目而言,仍然還處於基礎階段。
他說:「帝陵不光是一座墳墓而已,它是一個包含地上地下諸多建築在內的龐大建築群。
現在才剛剛開始,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
」
遼代帝陵至少包含五個基本要素:一是陵穴,即帝王玄宮;二是陵門,即陵園大門;三是殿址,即地上建築群;四是陪葬墓,即宗室、重臣的墓地;五是奉陵邑。
萬雄飛透露,目前,考古隊在醫巫閭山地區已經發現了五個要素中的兩個,即陪葬墓和殿址。
關於奉陵邑雖然也有較為可靠的發現,但還沒有關鍵性的證據。
其他兩項,陵門和玄宮,仍在尋找中。
「從位於內蒙古的另外三座遼代帝陵來看,應該有陵門存在。
如果能找到陵門,那麼調查範圍就能進一步地縮小。
」萬雄飛說。
除了上述五個基本要素外,還有一些次要的要素,比如神道,指陵園內的道路;陵牆,指陵園的圍牆;石像生,指石人、石獸;還有碑亭、磚瓦窯,等等。
萬雄飛認為,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建築出現,「但五個基本要素應該是齊備的。
我們的工作是儘可能把這些要素都找到。
第一要找到位置,第二要確定範圍,第三要摸清布局。
把所有問題都搞清楚後,才能對相關遺址、遺蹟、遺物開展有效的保護和深入的研究。
」
歷史價值極高補足中間環節
提到遼寧的帝陵,一般人會迅速想到清代的永陵、福陵和昭陵。
此「關外三陵」,稱得上代表遼寧歷史文化形象的重要符號。
與「關外三陵」相比,遼代的顯、乾二陵,人們知之甚少。
萬雄飛感慨地說:「遼代的歷史研究價值被低估了。
」作為考古工作者,而且是遼寧的考古工作者,當然有責任將那一時期的歷史面貌更完整地發掘出來。
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來說,遼代建築遺址,尤其是帝陵,其歷史文化價值之高,不言自明。
從學術的角度來說,顯、乾二陵因處於中國帝陵制度發展變化的中間環節,因而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
對此,萬雄飛進一步闡釋說:「自漢至唐,形成了一套帝陵制度,到了明清時期,帝陵制度在漢唐的基礎上有了新的面貌,變化較大。
目前,學術界對帝陵制度的研究,漢唐、明清一頭一尾都比較清楚了,但中間環節還有待補充。
遼代帝陵就處在中間環節上。
」
要解開這許許多多的謎團,需要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
此刻,距離「水落石出」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有的老先生對我說,你要做好準備,可能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萬雄飛說。
多處遺蹟顯露皇家氣派
醫巫閭山遼代重要遺址目前已發現多處遺蹟,分別是二道溝區內的琉璃寺西山、望台、琉璃寺、壩牆子遺址、龍崗墓群等,以及三道溝區內的偏坡寺、駱駝峰、望台、石板道、新立建築遺址等。
兩區可能分別對應遼代乾陵和顯陵兆域。
二道溝區
琉璃寺遺址
地處大山深處,鄰近醫巫閭山主脈分水嶺。
遺址中部發現一個建築精工、體量寬大的排水涵洞。
還發現了大量赭色、綠色和少量黑色琉璃瓦件,以及雕刻精緻的石麒麟、石獅子、石欄板等高等級建築構件。
琉璃寺西山遺址
坐落在一座平緩的小山丘頂部,醫巫閭山最高峰在其西南約1公里。
遺址四周築有石圍牆,用石塊干壘而成。
壩牆子遺蹟
為一道東西走向的人工石牆,位置在通向琉璃寺遺址的山谷入口。
牆體用大石塊干壘而成,底部直接壓在地表的自然岩石上。
瞭望台遺址
地處琉璃寺和琉璃寺西山兩遺址之間。
遺址中部發現5塊方形柱礎石。
龍崗墓群
位於龍崗子村村內山坡上,已發現4座遼代墓葬。
一、二號墓內出土的《耶律宗政墓誌》、《秦晉國妃墓誌》和《耶律宗允墓誌》是最重要的遺物。
三道溝區
偏坡寺遺址
位於駱駝山東坡下,遺址外圍砌築石牆,圍牆內發現多座石砌建築基址,一號、二號建築基址位於遺址中部,規模最大,基址上發現了十餘個雕工精細的大型蓮瓣紋石柱礎,最大直徑達60厘米,證明建築物龐大。
駱駝峰遺址
分為南北兩組建築群,均為石築高台建築,背靠駱駝山東坡,面朝東方。
北組與南組之間有人工小道相通,險要處在岩石上鑿出台階,台階旁邊有方形或圓形槽孔。
新立建築遺址
地面遺物豐富,發現大量遼代綠琉璃筒瓦、板瓦、滴水和獸面瓦當等,滴水和獸面瓦當的形制與遼慶陵所出相同,證明這裡是一處遼代皇家建築遺址。
瞭望台遺址
坐落於天然基岩上,台基上發現8塊覆盆式柱礎石,絕大多數保持在原位。
石板道遺蹟
位於富屯鄉新立村龍灣屯通往駱駝山的山溝內,當地人稱「西夾槽」。
西夾槽平面呈 Z 字形,全長約2公里,是從三道溝溝底通往偏坡寺遺址最便捷的路線。
「熱點」穿越千年的遇見!我省公布2017年考古重要成果
北國君說隨著央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的熱播,從「千里江山圖」到「萬歲通天帖」,一個個新「網紅」誕生,小夥伴對考古文博的興趣呈「井噴式」爆發。1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2017年我省重要考古...
遼寧首用飛機考古確認醫巫閭山150平方公里遼代遺址
遼寧首次採用大飛機考古,運用最先進的機載雷射測繪技術來確認醫巫閭山150平方公里的重大遼代遺址。醫巫閭山遼代重要遺蹟考古發現,是我省繼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遼寧省考古研究所所長...
遼代顯陵乾陵核心區鎖定
繼唐之後,由契丹族建立的遼代與北宋並立,戰和交替,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遼代國祚兩百餘年,歷經9任皇帝,分葬於5處帝陵。其中今內蒙古赤峰境內有祖陵、懷陵、慶陵,遼寧北鎮市醫巫閭山附近有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