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挖掘一戰國墓,出土1.9萬件文物,考古家:挖出一個國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重地,在戰國時期屬燕趙之地,但戰國時期諸侯征戰,天下大勢瞬息萬變,有的諸侯國剛成立就被滅掉,也有的延續了幾百年,最後稱霸中原。

關於戰國諸侯國的史書記載主要來源於《戰國策》,但記載的是主要的諸侯國,很多小國則被歷史所忽略,現代人通過考古重新拾起了這被遺忘的國度。


很多人都知道河北博物院是我國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在博物館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文物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等國寶級文物來源於「中山靖王墓」。

也知道中山靖王便是漢代時期分封的一個地方諸侯,而此墓的主人則是劉勝之墓;但你知道中山靖王一名如何來的嗎?


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山靖王也就是中山國的國王,當然呀來源於中山國。

但曆書上關於中山國的記載不少,在《史記》、《左傳》都可以找到。

不過,所有這些記載都比較零亂,加起來總共也就一萬多字,以至於使中山國披上了模糊的外衣。

後來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不少竹簡,而《竹書紀年》中就找到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儘管如此,我國之前考古依然是沒有發現戰國時期關於中山國的遺址。

直到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在平山縣三汲鄉發現了6座大型的戰國古墓,考古挖掘10年後,出土文物共計1.9萬件,可以說是我國考古史上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之一。

目前,這1.9萬件文物大多數藏於河北博物院。


出土的文物大多數是珍貴的青銅器,一般來說這些先秦的大型青銅器都有文字記載,記載的是鑄造青銅器的作用;考古家也從這些銘文上得知了當時的歷史真相。

通過考證,專家得知中山國乃白狄族所建立的國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國;長期以來矗立在中原腹地,是中原國家的心腹大患。

這個曾被專家譽為戰國第八雄的國家銷聲匿跡兩千年後重現人間,考古家得知這裡就是中山國墓時曾忍不住大呼「我們挖出的不是一座古墓,也不是6座古墓,而是一個國家」。

可以說,中山國重現人間的功勞便是考古隊,正是有了考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才能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