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法家的忠君思想,還是儒家的忠君思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認為中國科舉制度選拔的官員都來自儒家,而選儒者當官是因為儒家的忠君思想,積極維護帝王的專制統治。

可是,要知道,古代中國的治國理念並非來自儒家,而是法家,即所謂「外儒內法」,儒家是不可能治國的,只是修身養性的思想,法家才是治國之策。

儒家真的有忠君思想嗎?

我們知道儒家是很推崇堯舜禹、湯文武的,認為他們都是有道明君,是所有諸侯帝王學習的楷模。

可是,堯舜禹都是通過所謂禪讓製取得帝位的,湯文武都是臣子弒君得的天下,於是每個權臣想篡位時,都打出尊孔的旗號,行的都亂臣賊子的勾當。

講一個故事:

魯哀公問孔子說:「兒子服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嗎?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貞嗎?」問了三次,孔子不回答。

孔子小步快走而出,把這件事告訴給子貢說:「剛才,國君問我,說:『兒子服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嗎?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貞嗎?』問了三次而我不回答,你認為怎樣?」子貢說:「兒子服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了;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貞了。

先生又能怎樣回答他呢?」

孔子說:「真是個小人,你不懂啊!從前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只要有了四個敢於諍諫的大臣,那麼疆界就不會被割削;擁有千輛兵車的小國,有了三個敢於諍諫的大臣,那麼國家政權就不會危險;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有了兩個諍諫的大臣,那麼宗廟就不會毀滅。

父親有了諍諫的兒子,就不會做不合禮制的事;士人有了諍諫的朋友,就不會做不合道義的事。

所以,兒子一味聽從父親,怎能說這兒子是孝順?臣子一味聽從君主,怎能說這臣子是忠貞?弄清楚了聽從的是什麼才可以叫做孝順、叫做忠貞。

孟子曾對齊宣王說: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還說過: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

無論孔、孟、荀,對於湯武造反,從來是抱著肯定態度的,反對臣子助紂為虐。

而先秦諸子的書里都記載,堯舜禹所謂的禪讓,都是政變逼宮的達到的效果,孔子肯定是知道的,他的學生也都知道,但都認可了他們的做法,看看後世的禪讓就知道了,

220年,漢獻帝禪讓給曹丕,265年,曹奐禪讓給司馬炎,581年,宇文闡禪讓給楊堅,618年,楊侑禪讓給李淵,後李淵禪讓給李世民,李旦禪讓給李隆基,柴宗訓禪讓給趙匡胤。



哪一個又真的是禪讓呢?

在儒家看來,君臣都有各自需要遵守的禮,非禮之臣不是臣,非禮之君也不是君。

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說君要像君的樣子,臣要像臣的樣子,以此類推。

而且,這是一種客氣的說法,不客氣的說法應該反過來理解,那就是,如果君不像個君的樣子,「湯武造反」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反,再來看看法家的理念。

法家代表里,商鞅主要在於治民,韓非子主要治官,所以這裡單說韓非子的理念

《韓非子·忠孝篇》說:

「堯舜湯武,或反君臣之義,亂後世之教者也。

堯為人君而君其臣,舜為人臣而臣其君,湯武為人臣而弒其主、刑其屍,而天下譽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

又說:

「臣之所聞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賢臣而弗易也。

』則人主雖不肖,臣不敢侵也。

(這裡文言文很好理解)

這些話,都是說君主是絕對的正確,容不得半點懷疑。

法家的治國理念看看商鞅變法就知道了,那就是中央集權,實行郡縣制,皇帝為唯一的國家元首,臣子服務於皇帝,

所以,提倡絕對忠君的正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不過,法家著作並不是普通人就可以讀的,他們都是帝王學,顧名思義,皇帝或太子看的。

比如《商君書》,一直作為禁書,在皇家流傳,教他如何治民,一個資質平庸的帝王,學了它,就很容易統治國家,比如《韓非子》,一本帝王學教科書,教你如何駕馭臣子,

韓非子說:

明君用來控制臣下的,不過是兩種權柄罷了。

兩種權柄就是刑和德。

什麼叫刑、德?回答是:殺戮叫做刑,獎賞叫做德。

做臣子的害怕刑罰而貪圖獎賞,所以君主親自掌握刑賞權力,群臣就會害怕他的威勢而追求他的獎勵。

當然,其實臣子並沒有忠誠這一說,所謂忠誠,不過是權力平衡和政治宣傳下的產物,那些所標榜的忠臣,有哪個是真的忠心呢?

為什麼宋以前,權臣輩出,皇帝被殺被廢數之不盡,周勃為忠臣,呂后專權,他明則保身,後來殺一帝,立一帝,霍光為忠臣,廢一帝,立兩帝,專權幾十年,魏晉南北朝時,三姓家奴就太多了,忠於哪一朝?長孫無忌忠臣?亂臣賊子罷了,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都是前朝武將

為什麼宋以後都是忠臣呢?不過是沒有造反或者當權臣的機會罷了,慈禧專權,有一個忠臣?和珅忠?曾文正公忠?還不是,權力格局下讓他們不得不做忠臣。

皇帝和臣子的關係,通俗點講類似於「魚大吃蝦,蝦大吃魚」,宋以前,官員普遍來自於貴族,以家族勢力為政治集團,官僚系統不成熟的情況下,我們看到權臣輩出,皇權衰弱,皇帝被殺被廢的太多了,而宋以後,皇帝對政權和軍權進行了分割,相互制約,臣子所擁有的權力再也無法挑戰皇權了,於是讓人們感覺都是忠臣,只有到了王朝快滅亡時,中央的權力制約機制失效,影響力下降,軍權下移,於是就又出現了權臣,比如袁世凱。

所以,其實所謂法家、儒家,都無忠君思想,帝王想臣子忠心,只有自己握有權柄,抓住軍權和人事權,並以自己為中心分配政治、軍事資源,讓臣子無法形成挑戰中央的權力,如果臣子有挑戰皇權的實力,沒有一個會做忠臣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私權利的濫用者

建設法治社會,一方面要求政府尊重公民的每一項權利,另一方面也要求公民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樹立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思維□郝鐵川 建設法治社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主要任務之一,為此我們就必須認真清理...

法家眼中的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四個字家喻戶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論述這種思想的文章比較多,而法家的相關論述似乎很少。其實,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為本的內容。 《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

禮樂、法治

周天子(前1110—前1061年)分封天下,諸侯林立,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旦制禮作樂,維護宗法制度與其中心統治地位。東周時期(分為春秋,前770—前403年;與戰國,前403—前221年,兩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