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如何「透物見人」、「以物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1-2日,由中國民族博物館主辦的以「人類學視野下的博物館收藏、展示與詮釋」為主題的2017博物館人類學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來自博物館、研究所、高校及相關組織的50餘人在此次研討會中做了主題演講與討論,從多方面、多維度向觀眾詮釋人類學視野下的博物館。

研討會致力於搭建一個全國規模的博物館人類學研究平台,以滿足我國民族類博物館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於理論指導的迫切需求,同時引導國內民族類博物館將自身工作實踐加以系統總結和升華,以形成相關理論體系。

安來順——當代社會維度中的博物館是否需要重新界定?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從博物館及相關學科領域近年來的發展態勢梳理了博物館社會角色可能出現的調整和變革。

在當今社會的「圍堵之下」探索這些趨勢,給包括民族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所有的博物館機構帶來了新的條件,新的挑戰和新的方向。

不可避免的博物館變革

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力量與文化多元性訴求並存交織日新月異的數位技術無疑例外的滲透到所有的社會系統。

影響博物館發展的外部和內部的應力持續聚集,主流的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已經在發生變化,博物館的變革不可避免。

博物館人類學的進步與反思

人類學與博物館存在著淵源的聯繫,這種關係曾經主要是通過民族志博物館來實現。

然而在新的環境下,人類學和博物館這種關係的意義已經大不相同,其中有兩個方面尤其引人關註:

一是人類學研究的一些新動態,不僅反映在傳統的民族志博物館中,而且進入了人文歷史和藝術博物館。

二是博物館人類學的新進展,包括從實現博物館的功能的人類學田野工作,民族志的意義闡釋以及文化建構等一系列行為,到對上述的博物館的功能的人類學分析和反思。

越來越多的人類學研究者由原先關注人類學田野工作及其研究成果轉向了文化研究這一新興且高度跨學科的領域,並且在努力重新界定博物館究竟應當如何表現不同文化的意義。

其中兩個方面的實踐頗具有典型性:

一是歐美國家所謂主流藝術博物館對待土著人藝術態度的轉變; 二是協作式人類學被不斷的引入到博物館的建設和運營當中。

博物館宗旨的內涵和外延

在新的社會維度當中,博物館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宗旨有了新的內涵和外延。

安來順表示,現在我們也許需要重新界定博物館。

2007年國際博協關於博物館的定義

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教育、研究、欣賞的目的徵集、保護、研究、傳播並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

在國際博協的定義當中,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是一個極易引起討論的一個表述。

安來順認為需要找到一個動態的表達方式,反映出新的形勢對博物館帶來哪些新的條件、新的使命、新的可能。

2015年11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關於保護與促進博物館和收藏及其多樣性、社會作用的建議書》。

對於博物館而言,這是一個新的強有力的指導文件,這個文件把博物館為社會和社會服務放在了一系列特定的價值觀當中,與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國際博協的定義相比,教科文組織要求博物館在涉及人、人權、人性的方面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博物館界高度重視四個專題的全球性的討論:

一是博物館變化中的認識論、博物館的多學科性和博物館類型學; 二是博物館如何反映文化民族和如何實現公眾的參與; 三是博物館如何受到地緣政治,全球化移民和去殖民化的影響; 四是博物館新形態的所有權,合作夥伴和治理制度等新趨勢。

潘守永——邊界與介入——博物館學抑或博物館人類學?

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潘守永教授以「邊界與介入——博物館學抑或博物館人類學?」為題作了講演。

首先指出了博物館學或者是博物館人類學在中國的語境下,由於受到考古學為主流的學科制約,它的發展是不完備的,這樣的不完備恰巧說明在中國語境下,考古學和人類學是分離的; 博物館學或博物館人類學由於科學技術的缺失,在中國發育也是不完備的,缺失的部分被博物館民族志所補充; 在中國語境下的博物館人類學有兩層含義,即在博物館從事人類學和關於博物館的人類學,二者發展都是不完備的,尤其是前者。

關於博物館行業

近年來,中國的博物館的數量急劇增長,且未來數量還會持續增長,可以說中國正處於博物館增長的繁榮時期。

在數量增長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博物館成長的命運大不相同。

根據統計,在中國的博物館中,一級博物館數量極少,非國有博物館所占比重較大。

在數量眾多的非國有博物館中,其質量、水平大都不盡如人意,與基本合格的博物館標準還有一定距離。

而按照主流博物館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如今的中小博物館的發展是否合適?某些中小博物館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個人的收藏喜好或者想法。

越小的博物館對於傳統,對於歷史更加關注。

與傳統的大型博物館的設計建造並不趨同,甚至相背離。

而在某些大型博物館的設計中,在博物館建造中加入外國元素構件,但整體設計卻並未體現國際化元素。

而反觀不為人知的地下空間或文物庫房,環境並不盡如人意。

中國的博物館大多表面光鮮,屬於門面式的發展。

作為機構的博物館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如何來認識博物館的存在與現狀?

作為知識與學術領域的博物館

博物館作為知識與學術領域是可以超越地域跨越時空存在的。

談及博物館或博物館收藏的物,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與過時、無用相聯繫。

在中國的人文科學領域,很少有新的概念是從博物館產生的。

博物館的職能之一是從事物質文化研究,而物質文化中又有多少概念是從博物館產生的。

更多的是從其他領域產生的知識、概念,方法,引入到博物館中。

博物館被稱作創新空間,創意空間,而又有多少創意由此誕生呢?無論是在學術還是知識領域,在當下的學術語境,博物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無力的。

可以說,邊界也是不存在的,因為尚未形成獨立清晰的學術邊界。

作為學術問題與議題的博物館學或博物館人類學

從文獻的回顧來梳理博物館的學術實踐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博物館學術實踐(廣義的研究活動)、博物館學、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志。

博物館學,博物館人類學的理論研究文獻所占比重較小,而與此對應的就是理論研究並未引起重視。

與博物館學相關的學術文獻的翻譯往往未跟上其發展的腳步,而更多的是重視博物館中具體實際工作的應用,在已翻譯的博物館理論文獻中,又因為其他原因造成這一領域的忽視,如書籍分類,翻譯的錯誤等。

總之,現今討論的博物館、博物館實踐,博物館邊界,最後又歸結到多元化,多樣性:博物館功能趨於多元化,博物館類型趨於多樣性,不同的博物館滿足著不同人群的需要。

麥可•羅蘭——從民族學到物質文化(From ethnology to material culture)

倫敦大學學院的麥可•羅蘭教授從英法的社會人類學發展到東歐民族學的分庭抗禮,梳理了民族學在歐美背景下的發展。

從民族學論述到物質文化的轉向以及博物館中物的數碼化。

民族學與社會學

上世紀30年代,學者拉德克里夫•布朗與羅伯特•帕克訪華,將社會學與民族學的爭論引介入中國。

文化的模型與民族建設取決於物質文化收藏,它是建立區域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觀念的基礎。

當西方人類學開始社會化轉型的時候,在中國的社會學卻經歷了民族學化和人類學化的過程。

物質文化轉向

物是為自己言說的,對於社會人類學家來說,是社會的語境賦予物以意義。

隨著當代對物質性有更多的理解,以物作為標識來識別群體。

在物質文化領域有一基本爭論,主體也可能在改變客體的過程中被改變,這種思辨有力的拒絕了主客體間的區分。

物質文化經歷了消費和物質性研究的復興,但關注點是語境:人造物如何造就人。

對於考古學家來說,物應該在語境內解釋還是應該去語境化,是值得爭論的。

ingold強調物品本來就應該具有獨立於人的意志的自主性。

而Miller對此則持批判意見。

展品數碼化

在現今的博物館實踐中,展品是否已經被數碼化了呢?博物館中的數碼藏品是否跟真正的藏品不同了呢?都需要重新定義。

關於數碼是如何改變社區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了解他們文化遺產的方式呢?博物館與社區合作對於當地理解本文化的知識又起著怎樣的作用?麥可•羅蘭教授以韋拉拉韋拉島民與大英博物館合作的越洋戰船復原為例,作了說明。

韋拉拉韋拉島民十分支持這一項目,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獲得製造戰船的技術,藉此建立當地的博物館。

對於物的意義、運用及發展趨勢一直存在爭論,而這種爭論是以歐美認識論為背景的,但是這些爭論均忽略了一個事實,歐洲的博物館起源於宗教聖物,起源於破壞偶像化聖物而轉移到地下的行為中。

18-19世紀,是構築民族文化,公民意識的時期。

在此期間,私人博物館向公共博物館轉型,以此教育良好公民。

19-20世紀,教育使博物館成為一種公共機構,導致了針對博物館的實踐與物的實踐的質疑。

無論如何,物對於博物館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評價博物館中所收藏、展示的那些物的價值?這始終是一個普遍問題。

在東亞,尤其是在中國,如何回答博物館之物的價值,仍然值得進行批判性的討論。

張展鴻——從近代木器看現代社會變遷,筆筒、托盤和檀香扇

香港中文大學張展鴻教授分享了自己收藏的幾件木器背後輾轉的故事。

從人類學角度展示藏品除了在原生環境中存在的價值,在不同社會環境中藏品還有不同的價值,提出博物館也可以講述藏品進入博物館前輾轉在外故事的方式,讓觀眾了解藏品在不同社會環境中,人的認知與藏品價值之間的關係。

結語

博物館最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博物館中的「物」,這些「物」的背後所涉及的內容中,毫無疑問,避不開的對象是「人」。

「透物見人」、「以物見人」,博物館的收藏、展示與詮釋,可以是,也應當是多角度、多層次、多學科性的。

以人類學的視角探討博物館問題,不僅對民族類博物館建設有益,同樣對所有博物館的藏品研究、展覽展示有益。

來源:研討會稿件及現場錄音

作者:葉子;Rida

編輯:大萌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現實面向

孟凡行日前,由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和江南大學聯合主辦,《民族藝術》雜誌社協辦的「2015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無錫市江南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外藝術人類學研究領域的200餘位專家圍繞著藝術...

博物館動人心弦的魅力

換個角度看博物館海納百川博物館便是匯聚人類文明成果的海洋……本期小編為您推薦博物館系列的幾本書,讓它們帶您體會博物館動人心弦的魅力之所在,探知博物館背後的理念,享受「發現」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