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2016中國考古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牛坡洞遺址的發掘和研究,首次在黔中地區建立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年代序列,為進一步推動該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遺址中發現的墓葬,填補了貴州地區史前洞穴遺址中不見墓葬的空白,為研究該地區史前人類體質特徵提供了重要線索。

首次在貴州區域內的以細小打制石製品為主要內涵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識別出細石器製品,為研究細石器工藝在西南地區的出現與傳播提供了重要資料。

遺址中出土的陶器,特別是復原出了完整陶器,為認識本地區文化面貌,以及與周邊區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墓地冢體地層堆積結構情況,反映出該墓地在營建和使用時間上經歷了兩次較大變化,據此可將墓地分為早、晚兩期。

晚期階段地層為2A、2B、3A層堆積,遺蹟包括墓葬和祭祀坑,以及界牆、積石堆積層、祭壇、建築址和筒形器帶。

祭祀遺蹟由壇祭和坑祭兩種遺蹟組成,分布於墓地北部。

根據對該墓地出土典型遺物的比較分析,推斷其是一處性質較單一的紅山文化晚期墓地。

墓地布局、墓葬結構、出土遺物等對紅山文化埋葬習俗以及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發掘新發現了一批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玉器,豐富了中華文明進程研究的內涵。

在譚家嶺遺址東部除揭露出屈家嶺文化晚期土坑墓和石家河文化早期大型房基外,新發現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瓮棺5座,出土雙人連體頭像玉玦、虎座雙鷹玉飾、玉牌飾、虎形玉冠飾、玉虎、玉鷹、玉蟬等240餘件玉器。

這些玉器類型豐富、形態優美、造型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多數玉器表面有精美的線刻圖案、複雜的透雕和細如針尖的鑽孔,普遍使用的圓雕、透雕、減地陽刻、淺浮雕線刻工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從共存陶器來看,銅器年代為龍山時代晚期至二里頭時期,是中國早期銅器的又一次重要發現,尤為重要的是,這一發現反映了河套地區在中國銅器起源和傳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皇城台門址瓮城外玉器的發現再一次證實了石峁玉器的特有埋藏背景。

骨針「製作鏈」相關遺物的發現,預示著皇城台頂部偏向西北某處可能存在著制骨手工業作坊,以骨針、骨錐、骨鏟等為主要產品,尤以骨針產量最大,為探索皇城台頂部聚落結構和石峁城址內部功能區劃提供了重要線索。

遺址疊壓、墓葬打破關係不僅為伊犁地區安德羅諾沃文化類型的分期研究提供依據,同時為建立伊犁河流域考古學文化序列、文化編年、文化結構等提供了珍貴資料。

遺址內發現的目前新疆乃至中國較早的鑄銅陶范、風管、煉渣、爐灰等可以明確遺址存在鑄銅活動,對中國冶金考古研究意義重大;遺址內發現的3件鐵塊年代較早,對研究冶鐵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遺址內發現的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遺蹟,將煤的開發利用的歷史上推近千年。

墓葬位於洛陽市寇店鎮西朱村南約650米,北距漢魏洛陽城閶闔門遺址20.4公里。

墓葬地處萬安山北麓的緩坡上,西側距曹魏時期圜丘遺址約2.5公里。

此次發現,為曹魏時期陵區的選址和建制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曹魏時期的墓葬在全國範圍內發現較少,這座墓葬雖被嚴重盜掘,但仍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遺物。

特別是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刻銘石牌,為研究曹魏時期高等級墓葬的隨葬品組合和喪葬禮儀等提供了珍貴史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發布

2017年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舉行。這項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的「中國考古新發現」已連續舉辦15年,通常公布本年度最...

「2016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貴州牛坡洞遺址、遼寧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等上榜光明日報北京1月10日電(記者李韻)10日,「2016六大考古新發現」在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上揭曉,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

2016年,中國6大考古新發現,又有新旅遊地點了

考古,不管是人文、歷史還是物質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代的先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物質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讓我們已經很為之驚嘆又引以為豪。殊不知,中國現有的發現也不過是漫漫...

思考中前行的中國考古學

新年伊始,回顧2016年的中國考古,有哪些驚喜等待著我們呢?是開啟探索黔中史前文明的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是沉寂多年再次大放異彩的湖北石家河遺址?是為中華文明探源再次注入強心劑的遼寧半拉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