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陶瓷及陶塑藝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漢時期的陶瓷及陶塑藝術

來源:中國文物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掃滅了諸侯割據勢力,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大國,漢朝的建立則使秦朝開始的統一國家更加鞏固。

漢代,長期的安定局面和農業發展的基礎,使手工業和商業得到很大的發展。

有較大規模的官營和私營手工業,也有遍布全國城鄉的小手工業、家庭手工業。

陶瓷手工業在漢代是遍及全國的最重要的手工業之一。

因為陶瓷用具是任何家庭、建築部門都不可缺少的,因此發展得很迅速。

陶質用具和磚瓦質量之佳,氣魄之宏偉、藝術性之高是其他朝代難於相比的。

秦磚漢瓦的美名享譽千年,低溫顏色釉的發明為陶器的美化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殉葬用的畫像磚,再現了漢朝社會現實。

青瓷、黑瓷燒制的進步,把瓷器工藝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據統計,秦漢陶器生產仍然以日用器皿為最多。

以泥質灰陶器皿為主,根據不同用途,有細泥陶、粗泥陶和夾砂陶之分。

由於燒成氣氛的不同,陶器的顏色有青灰色、灰褐色、紅色、黑色等,還有各種彩繪陶。

其中以顏色純正的青灰色陶器質量最好,火候高,還原氣氛控制很好,顏色均勻悅目,質地堅實耐用。

器物以表面光素為多,很少紋飾。

陝西關中地區的日用陶器有壺、小壺、扁壺、繭形壺、樽、豆、盆、杯、盤、鍾、缸、勺、鼎、甑、釜、缽等。

河南等關東地區,主要生活用具有罐、壺、鼎、缽。

楚文化集中的長沙地區,陶器具有地方特點,如矮足鼎、盒、壺、罐、碗、盆、釜、甑、長方爐、盉、博山爐、鍅。

廣東地區常見有瓮、罐、雙耳罐、提筒、雙聯罐、四聯罐和五聯罐、瓿、小瓿、壺、匏壺、鍅、敦、盒(包括小盒、三足盒)、四聯盒以及碗、盆、甑、釜、鼎、熏爐、豆等。

長江以南地區除一般陶器之外,還有印紋硬陶。

這些器物質地堅硬,表面往往拍印細密的方格紋,或刻劃波狀紋、鋸齒形紋,器物種類以瓮、罐、壺、盒、碗等為多。

漢代陶器的裝飾,一般陶器有弦紋、劃紋、繩紋、印紋、模印浮雕、塗色和彩繪等若干種。

有的弦紋比較寬,形似瓦溝狀,故又稱「瓦紋」,劃紋有平行直線紋、連續點狀紋,這種紋樣像斷線的珍珠,還有三角紋、連環紋、櫛齒紋和陰刻動物紋,如虎、雀等。

印紋是由刻有圖案的印模,單個地列印在坯體上。

粘貼浮雕,模印的具有浮雕形象的泥片或捏塑形象,粘貼在器物表面,如陶灶、井欄、樽或倉的足部,鋪首則貼在陶壺一類器物的肩部。

秦漢以來,用陶質器皿殉葬的風氣很盛,專門為殉葬而生產的陶器即明器的製作得到進一步發展。

明器包括一部分日常使用的器物造型,只是質地不如日用陶器那麼緻密堅硬罷了,更多的是倉、囤、爐、井、灶、磨、住宅、水榭和其他建築模型。

還有彩繪陶,以鮮艷的彩色繪出氣魄宏偉而流暢的圖案,充滿神秘的色彩。

許多釉陶作品也是明器。

陝西關中地區的常見的明器有繭形壺、鼎、扁壺等,模型有方倉、圓形倉和陶囤等。

河南關東地區墓葬里經常出現四種組合:

1.罐、鼎、壺、敦等,這是戰國以來流行的器皿;

2.爐、井、倉、灶、磨等,這是漢代以來流行的器物和模型;

3.杯、盤、盒、案為代表的一套祭器,西漢晚期開始流行;到東漢流行一套仿漆器的模型;

4.住宅、水榭、塢堡模型和家畜家禽如豬、羊、狗、雞等。

彩繪陶一般是在質地相當好的陶器上面作畫,有的很寫實,有的很抽象,有的很誇張。

畫面布局很滿。

有朱繪和粉繪之分。

彩色有紅、赭、黃、綠、橙、白、黑等色。

工匠們很會搭配,大多數紋樣繁縟,主要內容有青龍、白虎、朱雀、雲氣等紋,有狻猊追逐於流動性很強的雲氣之間,線條流暢婉轉,生動活潑,色彩絢麗。

有的像漆器彩畫,富有很強的藝術性(詳見《中國陶瓷史》秦漢部分)。

釉陶藝術,漢代釉陶藝術主要作明器。

大約從戰國時代開始,陶器手工業中出現了一種表面施釉的陶器。

在普通瓦胎器物表面,塗有濃厚的深綠、淺綠或棕黃色釉,由於釉料中羼入大量的鉛,這種金屬熔點很低,在釉里起助熔的作用。

這就能使普通陶器在燒制中,呈現出光亮美麗的釉層。

中國發明釉陶可能與戰國秦漢時代道家煉丹所獲得的化學知識有關。

道家富有實驗和創新精神,常把鉛、汞、石英等物質放在一起燒煉。

這些物質在一定溫度下能熔融成玻璃狀物質。

在煉丹的陶容器里這些物質混入黏土,粘附在陶器表面,就會出現鉛玻璃一樣的表層,這就啟發人們發明釉陶。

如果加入銅、鐵等金屬礦物的粉末,釉層就會出現美麗的綠色、棕褐色。

鉛釉陶器的發明比原始青瓷更複雜。

它要求尋找到能降低釉層熔點的金屬鉛加入其中,並要求配出與陶胎膨脹係數一致的釉料。

還要在適合在燒陶的溫度中燒成,加入銅、鐵氧化物作呈色劑也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

要求得到美麗的綠色、棕褐色,在燒成氣氛的控制上也要求很嚴格。

所以釉陶在原始青瓷生產以後很長時期才發明出來。

在藝術效果上鉛釉陶器比普通陶器高得多。

首先是坯體製作上比一般陶器要嚴格,幾乎一絲不苟,器形設計、線條的使用和裝飾內容的安排莊重雄偉,有青銅重器的氣魄。

釉陶在西漢武帝時期至中期主要是壺類產品。

西漢晚期至東漢初期得到很大的發展,生產出各種型號的壺,還有缽、樽、倉、罐、洗、杯、勺、盒、魁、幾等。

東漢末年又增加了博山爐、瓶形器,各類動物、人物,即俑類形象。

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山西、甘肅等地還有釉陶樹、水榭、高樓、倉房、塢壁、樓櫓等建築模型。

在河南、四川、廣東等地還出土有水田、魚塘模型等。

釉陶豐富的內容把漢代現實社會的生產活動、農家的生活情景、家畜家禽的飼養、勞動者的衣食住行、統治階級人物娛樂和腐化的生活、租賃借貸、人際關係、意識形態的信仰等方面都形象地表現出來,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釉陶作為殉葬明器,滿足人們厚葬的要求,比一般陶器和瓷器更理想,表現社會形態方面的內容更廣闊。

原始青瓷在春秋戰國時期質量迅速提高,產量也增多了,只是吳國和楚國戰爭時期江南遭到較大的破壞,瓷器生產也受到一定影響,質量明顯下降。

秦統一中國後到漢朝,隨著江南經濟的巨大發展,瓷器生產得到較快發展,也發明了黑瓷。

各地漢墓出土瓷器明顯增加,但也有一個現象很清楚,就是質地較粗,釉層不夠明亮,胎釉密合不好,釉層容易剝落。

這是胎料中氧化鋁和氧化鐵含量增高所致。

要改變這些缺陷必須改進窯爐結構,提高燒成溫度。

然而到西漢時窯爐結構改進不大,因此瓷器的燒結程度沒有明顯提高。

到東漢時,窯爐大有改進,同時配釉施釉工藝也有明顯提高,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在瓷器發展史上又來了一次飛躍。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的上虞、寧波、金華、德清、衢州等地發現東漢青瓷窯址比較多,說明當時的手工業作坊建立範圍擴大。

經理化測試證明,這些青瓷燒成溫度已高達1300℃。

瓷胎燒結良好,胎釉結合緊密。

由於較好地控制了還原氣氛,青瓷色澤純正,透明而有光澤。

在浙江省博物館青瓷陳列中展出了海寧出土的青瓷雙系罐,胎體淺灰色,緻密,青釉比較厚,潤澤碧綠,水平很高。

漢代青瓷器形有各種規格的罐、直頸瓶、雙鋪首壺、五管瓶、五聯罐、虎子等。

東漢黑瓷得到發展。

在德清、金華、寧波、上虞等東漢窯址中均發現有黑瓷器物。

黑瓷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因為黑釉有很強的掩蓋性,一般都不透明。

黑釉深沉凝厚,釉光滋潤,相當漂亮。

它對胎料的要求不嚴,許多瓷窯都用下腳料燒黑瓷,成本低廉,為瓷器在一般民眾中使用創造了條件。

秦漢的陶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我國今後2000多年雕塑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代陶塑藝術,以陝西臨潼始皇陵東側出土的陶兵馬俑群為代表。

漢代陶塑藝術逐漸趨向於反映社會現實,是屬於表現人和社會生活的古典寫實藝術。

它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農夫、廚師、舂米的家奴、射獵的勇士,身懷絕技的雜技、歌舞、說唱和演奏的人等。

動物有牛、羊、馬、犬、豬、雞、鴨等家畜家禽。

隨葬用的建築模型,有各種式樣的高層樓閣、水榭、住宅、家禽的欄圈、裝糧食的倉房等。

漢代陶塑的手法有捏塑、圓雕、淺浮雕、模印等,注重神似,線條簡練而誇張,對漢代社會各種現象有極強的概括能力。

漢代除個體雕塑以外,群塑也極成功,最優秀的群塑製品要算山東濟南無影山出土的西漢初期的樂舞、雜技、宴飲俑。

在一個長67厘米、寬47.5厘米的陶盤上,塑出22個藝術形象(現缺一奏樂人)。

表演者在陶盤中心,後面是樂隊,兩側是觀眾。

這些內容是戰國青銅器、漆器上經常出現的貴族宴樂活動,但在構圖處理上卻有很大的突破。

戰國青銅刻紋圖像多以高大建築物及其中的貴族宴飲活動為中心,向外展示樂舞或遊獵、戰爭的圖像,誇耀貴族奢侈淫逸的生活,突出其統治者的地位。

但是,山東濟南無影山的藝術形象的布局恰好相反:作者刻意描繪的是樂舞、雜技的表演者,宴飲作樂的貴族則退居陪襯地位。

儘管形體高大,但面呆神滯,絲毫不引人注意。

舞樂雜耍之人則活躍異常。

無影山陶俑群塑不足之處是人物面部缺少變化,反映了西漢初期陶塑藝術的時代特點。

到西漢後期至東漢後期的庖廚俑、舞蹈俑、擊鼓說書俑等,在人物塑造和刻畫上就細膩得多了。

說書俑主要出現在四川地區,有站立的,有扭動身軀的,有坐著的。

最成功的一件是四川彭山出土,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長期展出的踞坐形象說書俑。

塑造的是一個活動於下層人民中間的貧窮的民間藝人。

他是位盲目老人,上身裸露,下著一條破褲子,赤腳,左手抱鼓,右手伸出食指,指向下方,頭部縮在高聳的兩肩之間,額頭因雙眉高抬和飽經生活艱辛而現出幾條深深的皺紋。

其情景是當其鼓聲剛落,觀眾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以後,他熱情洋溢地講述動人的故事,滿臉呈笑,講得興奮異常,情不自禁地抬起一隻腳。

生活雖然貧苦,但在下層人民中間他有無窮的歡樂。

這種人被稱為「瞽矇」。

我國人民有記載歷史、傳播歷史的優良傳統。

在古代,傳播歷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史官,西漢的太史令司馬遷即是,他修的《史記》主要供最高統治者看閱,以嚴謹的文字寫成巨著,民間看不到,也看不懂。

民間傳播歷史主要靠瞽矇,他們有點生理缺陷,生活在人民中間,以高度的組織能力收集、整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傳說歷史素材,經過藝術加工,並以說唱的方式,不斷地在人民中間傳播。

寓教於樂,使勞動人民既受到教育又得到精神上的娛樂。

這些作品在「傳神」和藝術誇張方面是無可挑剔的,說明漢陶藝術不單純著眼於刻畫人物的外形,更主要的是對人物的神情動態作了敏銳、細緻的觀察和著力表現。

由於善於選擇、表現運動過程中最能代表動與力的一剎那,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活力和生命氣質,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造型藝術的一般規律,使作品更富於生活情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