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志勝:「一條線」修複方式 留住鄉村「活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四世宮保牌坊(徐建彬 攝)
王漁洋雕像。
(徐建彬 攝)
有「齊魯小碑林」之譽的忠勤祠石刻(徐建彬 攝)
始建於明代的四世宮保牌坊。
(由北京凌赫航拍科技有限公司協助拍攝)
王漁洋故居後花園。
(由北京凌赫航拍科技有限公司協助拍攝)
大眾網-魯中網淄博5月25日訊(記者 孫晨
陸瑞洋)「歷史絕對不是一個橫斷面,而是一條線。
」淄博市桓台縣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畢志勝告訴記者,保護古村落,留住「鄉村記憶」,需要堅持「一條線」修複方式,留住鄉村「活歷史」。
2015年5月,淄博市桓台縣新城鎮城南村和城東村入選山東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著名的王漁洋故居和耿家大院坐落在這裡,成為桓台縣「鄉村記憶」工程的建築載體。
桓台縣文物局除了對它們進行「修舊如舊」的保護修復之外,將建立鄉村博物館,展示兩個村落的「鄉村記憶」。
談衝突:對文物保持敬畏心 城鎮化建設需要留住「鄉村記憶」
「古樹,古建築、古巷、淳樸民風逐漸在年輕一代的記憶里在慢慢消失。
」畢志勝有些惋惜地對記者感嘆道,前些年,為加快城鎮化建設,很多古村落,古建築被開發甚至拆除,桓台大劇院就是個充滿遺憾的案例,現在無法復原,即使修復也不是原來的樣子,甚至會破壞其歷史環境。
為避免「無知者無畏」的態度對古村落,古建築造成破壞。
畢志勝建議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人人都應該對文物心存敬畏,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特色民居的建設應聽取文物部門的意見,有序建設,做好鄉村記憶規劃建設,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讓下一代人知道自己居住地方的歷史,留住鄉愁。
「確實因生活不便需要搬遷的村落,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留住影像視頻資料。
」畢志勝告訴記者,這些地方可以建立古村落古民居檔案,細緻到每條街道每棟民居及家族信息,讓古村落每個歷史階段的文化遺產都有歸宿,建立鄉村博物館,留住居民的生活痕跡和記憶。
談保護:「一條線」修複方式 堅持「活態」傳承
「歷史本來就是一條連起來的線,不是一個孤立的斷面。
」畢志勝在談到如何保護文物,保護古村落時說道,一座古建築從誕生到現在承載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色,一棵百年古樹承載著無數歷史和記憶。
同樣的道理,在修復一個文物,保護一座古村落「鄉村記憶」時,不能將歷史定格在某個層面,而無延續。
據畢志勝介紹,在王漁洋故居的修復規劃建設過程中,他從專家那學到很多理念。
在保護過程中要堅持「一條線」的修複方式,堅守「修舊如舊」的原則。
修復完的王漁洋故居景區既有清代古建築風格,又有民國建築風格,還有八路軍進駐時期留下的標語等多種記憶痕跡,讓故居成為不可多得的文物保護典範,被評為為全國(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古村落保護過程中最忌諱將村莊建築風格統一恢復到某個朝代。
」畢志勝反對為了留住記憶做仿古開發,他建議儘可能完整地展現古村落的前生今世,堅持「活態」傳承,留住鄉村活的歷史,留住文化傳承脈絡及其科學研究價值。
談發展:建立鄉村博物館降低「記憶成本」 藉助新媒體讓「記憶」有歸宿
「首先要把人吸引到景區來,才會有喚起市民『鄉村記憶』的可能。
」畢志勝告訴記者,無論是古村落、文物保護景區還是博物館,要想讓市民「記得住鄉愁」,最先要考慮地是降低消費門檻,降低市民的「記憶成本」。
據畢志勝介紹,接下來桓台縣文物局除了對王漁洋故居進行保護之外,將繼續深入發掘王漁洋的文學研究價值及清廉從政的時代價值,利用新媒體手段傳播其時代價值,讓「記憶」找到歸宿。
另外,下一步桓台縣文物局會對新城鎮耿家大院進行保護性修復,其中包括對建築的修復及對其歷史記憶的恢復,將建立鄉村博物館,展示耿氏家族中民族工業世家的主人生活細節,並加入符號性元素挖掘民族資本家的正能量,讓市民在鄉村記憶博物館裡感受到來自歷史的力量。
「文物毀了就再也救不回來了,即使修復了也是贗品。
」畢志勝如是說。
在經濟發展這條路上,中國走過太多的彎路,先破壞後治理似乎成了死循環,但是文物保護工作卻不能陷入這個循環。
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才能留住老祖宗的傳承下來的文化,才能找到立足的根,才能留得住鄉愁,看得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