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這些古村落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國文物大省山西古村落保護面臨窘境,約2000座古建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古村落,由於資金不足、產權糾紛等原因,大多數年久失修,近一半古建築面臨倒塌危險。

據了解,山西的古村落主要分布在汾河中下游、沁河流域、黃河沿岸和北部內外長城地區。

得益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上乾燥的氣候有利於木結構的保存,使得大量的古村落保留至今。

古村落是山西的標誌建築,書寫著山西的悠久歷史。

也因為古村落數量巨大,給山西的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儘管近一半古村落古建築面臨倒塌危險這個結論值得商榷,但總體上,山西古村落古民居大多已經破損很嚴重的情況是存在的,殘垣斷壁修復起來需要大筆資金;產權關係複雜,幾百上千戶,每個人的意願都不一樣;建設性破壞嚴重,有的是翻修房屋,使用了大量的瓷磚、水泥等現代材料,有的是在古村落內部或周邊新建了大量現代風格的樓房,破壞了整體的環境氛圍。

此外,移民搬遷或者孩子上學、外出打工,古村落沒有人煙,沒有了生氣和活力。

對於當前古村落的古建築保護,最根本的一點就缺少資金。

國家所能給與的保護資金杯水車薪。

為此,中央撥付專項資金的同時,也鼓勵地方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力度,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捐資捐贈、投資、入股、租賃等方式參與保護。

在此情況下,山西各地也有一些新探索。

主要方式是讓古村落與旅遊業「牽手」。

大家熟知的晉城皇城相府,就是以委託經營的方式進行旅遊開發;一些古村落則是由村委會自己牽頭開發,自主經營;還有通過「眾籌」開啟旅遊新模式。

總之,古村落古建築保護核心在於人的活化,專家建議,要從整體規劃著眼,要修復文化、修復生態、修復古建築、修復人心,從而真正實現古村落鄉村復興。

在山西3500多個古村落中,500多個正瀕臨消失。

山西古建築登記在冊的有28027處,這些古建築中,許多都未設立保護機構,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曾經,山西省靈石縣冷泉村,一條青石主道,八條橫向小巷,村內院落功能齊全,建築類型豐富,建築藝術精美。

如今,村裡僅剩下一個六十多歲的單身漢和他年逾八十的老父親。

因人跡罕至,整個村莊雜草叢生,房倒屋塌。

當年的盛況,只能從「懷仁巷」「耕讀第」「種德鋤經」等磚雕匾額中去揣摩想像了。

而在山西3500多個古村落中,因年久失修、居民減少等因素,其中500多個正瀕臨消失。

如何留住歷史的記憶——山西古建築保護面臨困境

古建築載附著歷史的靈魂,被稱為一個地方實物的史書、歷史的年鑑、文化的載體。

面對偷盜、人為破壞、自然損毀、失火等諸多難題,古建築保護成了文物管理部門的一塊「心病」。

作為古建築大省的山西,面對遍布全省的古建築,又該如何留住這些歷史的記憶?

古建築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在山西,幾乎每個村落都有清代甚至更早的古建築。

精美的有古廟宇、古戲台,再不濟,也有幾處清代院落。

」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許高哲說。

山西古建築登記在冊的就有28027處,進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172處,其中國保367處、省保121處、市縣保5684處。

這些古建築中,許多都未設立保護機構,面臨自然損壞、人為破壞和火災等諸多危險,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據統計,山西73%以上的古建築存在不同程度的險情。

古建告危,附屬在古建築上的壁畫情況亦岌岌可危。

山西現存壁畫約2.4萬平方米,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及外在環境的改變,這些珍稀罕有的文化遺存出現了斷裂、起甲、空鼓、酥鹼等多種病害,其中相當一部分險情嚴重。

此外,一些古村落雖未廢棄,但村中現代化新房比比皆是,傳統風貌被破壞殆盡。

古村落的破壞,遠未止於有形遺產的消失。

隨著村、鄉鎮行政區劃的重新劃定,一些古村落從名字就徹底消失。

這些古老的名稱,從此永遠與歷史割裂。

資金技術制約保護

雖然山西古建築保護一再被媒體及各地文物管理部門重視,但真正實施起來難上加難。

文物主管部門也承認,大量具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築尚未得到應有的保護。

原因有二:一是缺少資金;二是缺少人才和技術。

2011年起,山西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實施了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五台山重點寺廟維修保護工程、太原西山文化帶文物保護工程、彩塑壁畫保護工程以及瀕危古村落保護工程等,累計投入10.66億元。

然而這樣的投入,與山西需要保護的古建築相比,仍只是杯水車薪。

如何留住歷史的記憶——山西古建築保護面臨困境

有專家指出,面對「很多需要維修」的古建築,人才技術嚴重匱乏才是最大制約因素。

如應縣木塔的維修,就是因技術原因,爭論了25年才得出「現狀修繕」的結論。

山西古建集團董事長王國華說,傳統技藝大都掌握在老工匠手中,不是能通過有關部門的資格認證和短期培訓能解決的。

他說,如果讓不懂行的人進行古建築維修,會違背規律和傳統工藝施工,這樣的保護實際也是一種破壞。

怎樣更好保護

為了拓寬融資渠道,山西省曲沃縣2010年出台了《古建築認領保護暫行辦法》,組織、鼓勵、引導民間資金認領保護古建築。

古建認領,有效破解了「文物部門有心無力,民間力量有力無門」的難題,為文化遺產保護找到了一條好出路。

許高哲說,山西文物部門擬將核心、精華的古建築保護起來,把省保以下的文物全部放開,藉助社會力量來維護。

而山西省文物局則建議,地方政府應負起文物保護的主體責任,將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市縣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以此促進各級政府認真履行文物保護的法定職責,讓文物建築有人負責、有計劃、有錢養護和維修。

此外,山西省陽泉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羅巍說,近年來仿古建築及古建構件收藏熱不斷升溫,使得文物販子對古建構建的盜賣時有發生,讓古建保護難上加難。

許高哲介紹說,山西擬出台《文物建築構件保護管理辦法》,讓有關部門在監管時「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對破壞行為進行制約。

目前,這一草案已報山西省政府法制辦審核。

「許多本應挽救與保護的古建築,卻在城鎮化建設浪潮中遭到破壞。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副秘書長楊東生告訴記者,他們專門就城鎮化過程中古建築及古村落保護與利用進行過調研。

對於古建保護,楊東生說,首先要摸清存在的問題,梳理出當地古建築及傳統村落的分類、分布及發展變化趨勢,研究其發展客觀條件和內在相關因素。

其次要立足於當地經濟文化特點,確立「古建築與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驅動力模式,形成兼顧各方利益的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體系。

第三是在規劃建設上進行探索,在保持古建築和村落特色、特徵和時代風貌的基礎上,形成城鎮化建設類型和利用模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西省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

山西南部早期建築是指山西省長治、晉城、運城、臨汾4個市所轄的34個縣、市(區)內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木構建築。在已公布1-6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這一區域有105處國保單位中保存有元以前木構建...

竇大夫祠入選全國「十佳文保工程」

本報訊(記者趙亮)第二屆(2014年度)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終評日前揭曉,太原市竇大夫祠保護工程入選,這是我省唯一一個入選項目。竇大夫祠保護工程中大量使用了落葉松木材,與元代建築構建材質相同,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