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近千年 邛崍邛窯遺址公園正式開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標題:沉寂近千年 喚醒邛窯燃新火

唐代褐釉省油燈。

宋代青瓷瓶。

晚唐五代邛三彩水盂。

五代邛三彩盤。

宋代綠釉香爐。

龍窯遺址。

本文圖片由邛崍市文物局提供

它以﹃省油燈﹄聞名全川色彩鮮艷、釉色明亮的﹃邛三彩﹄聲名直追﹃唐三彩﹄——

5月18日,邛崍南河之濱,被納入國家級大遺址「十三五」規劃的邛窯遺址公園正式開園。

這個西南地區最早、最大的青瓷窯場之一,揭開神秘面紗。

在從南北朝到宋末元初長達800多年的燒造歷史中,它創造的「省油燈」聞名全川,「邛三彩」聲名更是直追「唐三彩」……不過,在蒙古大軍鐵騎之下,邛窯就此衰落,幾乎被歷史遺忘。

如今,擁有輝煌過往的邛窯,期待以另一種嶄新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

□本報記者吳曉鈴

農田下暗藏古窯場

邛窯,邛崍境內十方堂、瓦窯山等7處古瓷窯的總稱。

邛窯遺址公園,便依託最大的十方堂窯址而建。

100多年前,不小心被村民挖出的碎片,讓邛窯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這裡100多年前,還是一片農田,根本不知道下面就是一個巨大的窯場。

」站在邛窯遺址公園長達40多米的龍窯遺址前,邛崍市文物局局長何吉民感慨。

當宋末元初邛窯的窯火熄滅以後,邛崍當地只見零星的小窯場,生產的器物也是日用的粗陶壇罐,「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這些掘地幾十厘米就能挖出來的碎陶瓷有啥價值。

然而,從清末民初開始,隨著邛崍不時挖出精美器物,一批批淘寶人開始前往邛崍。

「那時,邛崍和成都還相繼出現專門銷售邛窯古陶瓷的專肆。

」這些先後出土的邛窯瓷,釉色豐富、器形多樣。

相比精緻的宮廷用瓷,別有一番古樸稚拙的氣息,漸漸被鑑賞者和愛家視為至寶。

「消息不脛而走後,到邛崍取寶之風盛極一時,而邛窯遺址距地表極淺,一鋤頭下去就可能挖到古瓷。

」時任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館長的美國人葛維漢在其著述中曾提到:「即使最珍貴的陶器,也被收集在籃子裡,稱斤論兩地出售」。

沒有人購買的碎片,人們就用來築牆、修建牛槽、豬圈、廁所等。

直到今天,邛崍當地仍可看到用邛窯碎片、匣缽等夯砌的保坎或土牆。

此外,邛窯還遭四川軍閥幾度盜掘。

何吉民說,早在1935年,某陳姓軍人見過碎片後,就在十方堂窯址開始大肆發掘。

1936年,原劉湘部下的唐式遵在邛崍駐軍時,開始公開命令士兵搶挖古物。

在如此大規模的盜掘中,邛窯遺址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何吉民說,葛維漢曾前往十方堂窯址調研,後向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打了發掘報告,但未獲批准,迫不得已,只能進行搶救性收購,為今天的四川大學博物館留下了一批邛窯精品。

邛窯一醒驚天下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四川考古界開啟了對邛窯的正式發掘。

中國最長的龍窯遺址、數千件陶瓷殘片相繼出土,邛窯,一醒驚天下。

「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邛窯幾乎是不被記錄的。

」幾年前主持過邛窯發掘的成都博物館考古博士黃曉楓介紹,「這既是因為史家很少關注手工業,更在於邛窯只是在四川影響巨大的民窯,並且在元初就中斷了燒造。

然而隨著考古的推進,邛窯不斷製造著驚喜。

1984年,考古人員在十方堂遺址發掘,一下就發現5個堆積層。

「地表的是宋末元初的碎窯具和碎瓷片,第二層開始有碗、壺、罐等瓷器出現,其中有幾件出現了北宋的明確紀年。

」在第四層,考古人員發現了碗、杯等生活用具、玩具和人俑,具有典型的盛唐風格。

再往下,還發現了唐代中期的規整台基。

黃曉楓說,經過此次發掘,考古人員得出結論:邛窯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燒造,在宋末元初時開始衰落。

究其原因,「極可能是因為宋蒙戰爭不僅重創四川手工業,同時戰後人口凋敝,市場需求銳減,燃燒了800多年的窯爐自此熄滅。

在800多年燒造歷史中,邛窯究竟曾如何風光?

黃曉楓說,在1984年的這次考古中,考古人員發現的唐代建築基址,不僅有規整的鋪地磚,還用紅砂石條作為建築合圍,這在一般的窯址上非常罕見。

「因為民間窯場的建築往往十分簡陋。

窯場出現建築,可能就是因為窯址規模巨大,專設了管理機構,或是祭祀窯神的所在。

邛窯的規模,從十方堂遺址就可窺究竟。

這裡遍布著大大小小13個窯包,高的十多米,低的也有六七米。

其中遺址1號窯包完整保留的龍窯,長達42米。

專家推測,這座龍窯當年可一次性燒制陶瓷上萬件。

而在邛崍固驛瓦窯山出土的另一處龍窯長46.2米,是邛窯、甚至也是目前出土的中國最長的龍窯遺址,一次可燒造的陶瓷更可達1.6萬件以上。

千餘年前的熊熊窯火中,燒出了供給全川百姓生活之用的各種陶瓷。

黃曉楓說,作為本土龍頭窯場,邛窯的產品覆蓋了整個成都平原,甚至北到廣元、南到峽江一帶的廣大區域。

其中,最著名的產品就是省油燈以及其高端產品邛三彩。

當年詩人陸遊旅居四川,曾對省油燈的「節能環保」功能大加讚嘆並廣為推介:「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

蜀中有夾瓷盞,注水於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

」黃曉楓說,根據釉色和器形,省油燈在晚唐才開始出現,「把燈做成兩層,燈芯浸在上層的油中,下面夾層則注入冷水,用以減少油麵溫度,從而達到減少燈油燃耗的目的。

」幾年前,有學者專門進行過測試,發現省油燈比普通油燈省油三分之一。

其貌不揚的省油燈,堪稱中國最早的節能生活用具,而它極可能是邛窯的「專利產品」,「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只在四川遂寧的龍鳳窯場發現過這種產品,而它的年代已晚至宋代。

對陶瓷愛家而言,邛窯的「高端產品」彩繪瓷和邛三彩,更加引人注目。

相比以洛陽為中心生產的唐三彩,邛三彩在借鑑唐三彩技術之餘,還大大拓展了其用途。

黃曉楓說,唐三彩的主要功能是作為隨葬用的明器,而邛三彩學習借鑑了唐三彩的技術之後,在晚唐五代以及北宋早期,形成了在明黃釉基礎上點染褐、綠雙彩的獨有特色,大量生產生活用具。

正是這些用筆粗放、色彩鮮艷、釉色明亮的彩繪盆、碗、香薰等器具,裝點著人們的生活。

古法創新謀求﹃重生﹄

遺憾的是,色彩繽紛的邛窯彩釉技術,在衰落近千年後並未延續。

邛窯省級非遺傳承人何平揚,在經過十多年的反覆實驗以後,復原了古邛窯技術。

而剛剛開園的邛窯遺址公園,則將在邛窯古法的基礎上,以創新謀求邛窯古陶瓷的「重生」。

繼上世紀80年代考古發掘之後,邛窯十方堂五號窯包建築遺址在1988年就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全國的大遺址保護中,邛窯也是四川繼三星堆、金沙遺址之後的第三個,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尷尬的是,儘管邛窯聲名鵲起,但傳承卻乏人。

今年65歲的何平揚,邛窯省級非遺傳承人。

在他的印象中,邛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振興,「但是直到現在,從事古法燒造邛窯瓷的,還是只有我一個。

上世紀70年代初,國家大力提倡恢復民間傳統工藝,四川定點恢復的民間工藝中,就包括邛窯。

然而想復原千年前複雜的高低溫釉、釉下彩甚至無鉛彩,根本無從著手。

牽頭恢復邛窯的邛崍畫家康兆銘和進入陶瓷廠當美工負責設計的何平揚,只能根據邛窯出土的殘片,一邊燒造一邊比對。

邛窯看似古樸粗獷,裝飾卻又渾厚細膩,要求工匠們不僅要會陶瓷製作,還得兼具書法繪畫雕刻等手藝。

十多年後,一直在一線搞技術的何平揚,學會了制胚、制模、注漿到裝飾繪畫、釋色以及裝燒等全套技術。

1982年,何平揚還成為廠長,他主持燒制的邛三彩等工藝品,從邛崍走出了國門。

「那時候的產品,只能說部分達到了古邛窯的技術。

」何平揚直言。

1999年,陶瓷廠改制,何平揚提出古法試燒邛窯古瓷的方案因無效益未能通過。

不服輸的他乾脆選擇了單幹,靠著一次又一次實驗,最終復原了古邛窯的各種技術,使盛唐邛窯特色的豆綠釉、豆青釉以及金黃三彩釉等色釉發揚光大。

從1999年,何平揚試製出包括古代釉彩在內的100多種彩釉配方。

從最初臨摹邛窯古陶瓷,到近年根據現代生活需求創作的作品,已多達600餘種。

他的家裡擺滿了茶具、香薰、花瓶等各種造型、各種技藝的陶瓷,甚至還有窯變的陶瓷器。

窯變,一種因為釉料化學成分、燒制溫度、施釉工藝而造成的陶瓷表面釉色出現的不確定性變化。

著名的鈞窯,就因窯變之美,被譽「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何平揚說,如果說以前的邛窯燒出釉里紅的窯變還是偶然,「現在經過十多年的實驗,已經初步琢磨出窯變的規律。

不管是何平揚,還是繼承他衣缽的兒子何丹,在傳承非遺的同時,都看到邛窯唯有創新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在做仿古的收藏品同時,還設計了很多滿足現代人審美需求的茶具、花瓶等器物。

邛窯洗凈鉛華的氣質,在中高端市場很受歡迎。

對於剛剛開園的邛窯遺址公園而言,顯然還希望邛窯能走得更遠。

這片占地面積達300多畝的遺址公園內,專門開闢了國際交流及大師工作站。

主持工作站的新一代邛窯人、青年陶藝家李清泉透露,工作站為何平揚、韓進富等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成立了工作室。

「不僅可以免費使用場地,政府還有30萬元補貼,以此鼓勵他們根據邛窯的特點創作出新的邛窯精品。

」駐留大師之外,工作站還制定了國際藝術家駐留、國際青年陶藝雙年展、開設邛窯陶瓷雙年論壇以及建立邛窯陶瓷傳習基地等4大計劃,「其主要目的,就在於創作把傳統融入現代,讓古老遺產能夠融入日常生活、與時代同步的作品。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邛窯遺址考古發現唐與五代時期建築基址

中國文物報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保護單位邛窯十方堂遺址的新一輪發掘中有了新進展,「不但確定了五號窯包的西北側邊界,還在這裡發掘到唐、五代、宋三個時期的珍貴歷史遺蹟。」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