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青銅劍的歷史起源 專家點評青銅劍名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銅劍始於商代。

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

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

青銅劍的歷史起源

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

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

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

西漢以後,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青銅劍是我國古代戰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兵器。

它一般是銅、錫合金冶煉製作而成的。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

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我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商周時代即已出現,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嗣後,一直延續到秦漢。

到鐵劍出現時,青銅劍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全國各地出土包括青銅劍在內的青銅兵器,可說是層出不窮,異彩紛呈,特別是前些年,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更是震驚中外,成為稀世之寶。

天下第一青銅劍——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極其鋒利。

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

越王勾踐劍,屬青銅劍,製作精美。

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

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

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歷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

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龍泉寶劍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

其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

據稱,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曾把湛廬、勝邪、魚腸三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

為此,吳楚之間還曾大動干戈,爆發過一場戰爭。

此劍雖歷經數千年,但劍身沒有銹跡,花紋光亮如新,劍鋒閃爍寒光,依舊鋒利無比,實為曠世罕見之奇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時代的最精美作品——越王勾踐劍

春秋時代,吳越地處江南水鄉,山地丘陵多,地理位置決定了適合短兵器使用,因此刀劍製造業相對先進。當時最有名的鑄劍師之一干將是吳國人,打造了「干將」、「莫邪」二劍;另一個最有名的鑄劍師歐冶子是越國人...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此劍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

大寶劍千年不腐之謎——越王勾踐青銅劍

削鐵如泥,吹毛斷髮,外星製造……千年寶劍越王勾踐劍從它出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帶了諸多謎團。今天小小白就來給大家一 一解惑。01美國人曾經評選過世界五大著名刀劍,越王勾踐劍打敗了山下奉文軍刀、七支...

春秋短兵之冠——越王劍(圖)概述

劍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近戰短兵器。它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構成。劍身修長,兩面都有利刃,頂端收聚成鋒;劍柄則較短,用於手握。由於在格鬥中其功能以推刺為主,故又稱為「直兵」。

越王勾踐的這把「天下第一劍」 千年不銹

提起勾踐,比「臥薪嘗膽」更有名、同樣有歷史研究價值的,還有一把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是春秋晚期越國製造的青銅器,劍長55.7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