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耐銹,鑄法高超的青銅劍為何會被鋼鐵劍取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商周時代,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
嗣後,一直延續到秦漢。
「越王勾踐劍」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據考可能是歐冶子所鑄名劍之一的「純鈞劍」。
1965年考古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不銹且依然寒光四射、一次劃透19張紙,可謂鋒利無比。
電子鍍鉻防鏽技術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產生的,那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
而古代化學鍍鉻技術的發明,是我國2200年前首創的奇蹟,並首先在青銅兵器上取得成功。
不可謂不先進。
秦青銅長劍。
柳葉狀劍身的秦劍,又細又長又尖,長度約在81~94.8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曾出土一批八面青銅劍。
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經測量發現八個棱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且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
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亦是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一號坑發現的一把青銅劍被一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程度超過45度,移開陶俑後,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能奇蹟般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精湛的兵器及高超的鑄造技藝,為何會被鋼鐵代替呢?
1關於長短、用途:
青銅劍是我國古代戰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兵器。
一般是銅、錫合金冶煉製作而成的。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
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
所以青銅劍大都是含錫較高的青銅做刃,用含錫較低的青銅做劍脊,以制刃堅硬,脊柔韌的劍。
俗語說:「一寸長,一寸強」,短柄近戰的年代,兵器的長短至關重要。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
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
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
上圖有「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長度僅55.7cm。
作為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青銅劍的長度最長達到95cm。
作為青銅劍(銅錫合金)兩大巔峰,二者屬於同等材質,元素配比不一樣,勾踐劍短而硬,秦劍長但材質略軟。
關於硬度、韌性:
越王勾踐劍元素成分
由於劍的好壞取決於硬度和韌性,現在勾踐的劍無法檢測具體硬度和韌性,鑄造青銅在含錫21%的時候強度達到頂峰,硬度可以達到200HV以上,秦劍外部含錫量17~20%,兵馬俑中出土的秦劍硬度檢測數據是106HRB,約296HV(28.5HRC),但青銅製品無法超過HRC40。
所以不可能比鋼製寶劍更鋒利,鋼製長款寶劍硬度及韌性兼具最優則可達60HRC。
青銅劍錫含量和性能關係曲線
2關於不銹:
銅及銅合金的抗腐蝕能力要遠強於鋼鐵,但是也並非不銹不爛。
越王勾踐劍不銹之謎:
越王勾踐劍其實也生鏽:
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於將領馬山楚墓,優於該墓的保存情況不好,灌木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布滿了綠色的銹層,後德俊研究員說其曾親手保護處理過這件珍貴文物,起鏽蝕情況與同時期的其他出土青銅器相同。
綜上所訴已明,越王勾踐劍的千年不銹除本身鍍鉻防鏽以外,完全是所處環境所致。
3關於性能:
公元前2世紀西漢劉勝墓的錯金書刀,也是低碳鋼滲碳疊打而成,經過表面滲碳,最後局部淬火,刃部硬度570HV,刀背表面硬度260HV,芯部硬度HV140。
也是內韌外堅。
劉勝的佩劍刃長達86.5厘米,寬3.4厘米,也是疊合鍛打滲碳和局部淬火,每層鋼層厚度僅為0.05~0.1CM,已經是花紋鋼了,刃部硬度達900~1170HV,比日本刀還硬,芯部硬度220~300HV,韌性是相當好的。
東漢時期鋼鐵冷兵器依然完全取代青銅存在。
甚至出現了長達120cm的環首長刀,長度和性能上完爆青銅劍。
全文綜上可知,由於硬度、韌性的材料限制,導致鋼鐵劍的長度、強度及鋒利度急重量(輕)等綜合性能都優於青銅劍,青銅的鋒利度不夠,這也是青銅砍與劃的功能不如刺,進而用劍而很少用青銅刀的原因。
鋼鐵劍也更易研磨,能夠達到更高的鋒利度,所以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提高,冷兵器的鋼鐵逐漸取代了青銅!
-
交友、論劍加鑄劍葉師傅微信~:y13757835349
-
更多精彩 免費訂閱龍泉寶劍:微信搜索→「longquanbj」(長按可複製)
秦朝的兵器 創造出兵器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
秦朝,距今2000多年,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大一統的帝國,雄厚的國力讓秦國可以製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武器,秦人製造的武器,是按照標準化製造的,誤差之小,讓人難以想像,在那些英武的兵馬...
古劍小常識:關於青銅劍那些誤解或你不知道的!
劍是中國古代用於近戰刺殺和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又稱直兵。一般由首、柄、格、身構成。劍身細長,兩側有刃,頂端尖而鋒利,劍柄短,便於手握。早期劍都比較短,無鞘,所以早期佩劍一般都是在劍首設有一個圓環...
揭秘青銅劍的歷史起源 專家點評青銅劍名劍
青銅劍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
世界六大青銅劍:西洋三把劍很牛,中國三把劍更牛,秒殺西洋三劍
青銅劍是青銅時代主要近戰和防身兵器,不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有青銅劍出土。以下是世界上出土的六把青銅劍,但從造型、鑄造水平及鋒利程度來看,西洋三把劍算不上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國的三把劍,無論從造型、...
揭密中國劍的前生今世
劍是中國古兵史上很熟悉、很常見的古代兵器。劍的歷史悠久,構造極其簡單,使用靈活方便,兩面都有利刃,劍端有鋒,即可橫斬,又能直刺。平時帶在身上能夠自衛格鬥,戰場上揮劍格鬥用以殺敵,實戰應用十分廣泛...
為什麼秦國士兵的劍比其他6國的長30厘米?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兩大要素一是軍隊,二是兵器。在秦統一六國中,武器的勝出是攻城掠地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發掘的秦始皇陵側的兵馬俑坑,估計其中兩坑有武士俑七千件,戰車百乘,戰騎百匹。秦兵馬俑坑出土...
古羅馬鐵與秦朝青銅劍、戰國劍兵器的比較誰更勝一籌!
有關青銅時代中西方青銅劍的優劣,應先回顧一下戰國劍兵器之秦劍,含鉛甚微的秦劍和走高鉛邪路的西方青銅完全不同,含量合理的銅錫比率使秦劍的韌性和強度結合的恰倒好處,鄂洲博物館的董亞巍先生複製過戰國...
中國首創世界最早的冷兵器「鍍鉻」防鏽技術!
世界上鍍鉻的方法分為電子鍍鉻和化學鍍鉻。電子鍍鉻技術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產生的,那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而古代化學鍍鉻技術的發明,是我國2200年前首創的奇蹟,並首先在兵器上取得成功。
統一六國成霸主,兵器因素不容忽!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
從越王勾踐劍鑄造工藝看春秋時期青銅冶煉技術
根據我國考古研究顯示,春秋時期青銅劍已經擁有了非常精美的外形和複雜的鑄造工藝,體現了當時青銅冶煉技術的巔峰,在春秋各個諸侯國中,越國和吳國的鑄劍技術處在當時時代的尖端,古籍中就曾明確提到過「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