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神秘消失王國的蹤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千年前,在現今鄂、豫、川、湘、黔、陝等地,曾經生活著一個遠古族系,他們不斷遷徙,得山水靈性,藉漁鹽之利,勇猛無畏,聞名於先秦。

他們被人稱作巴人,古代巴人在長江流域創造了可以媲美中原文化的古老文明,然而兩千多年前,巴人卻神秘地消失了。

9月30日上午, 「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文物展將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幕,為觀眾揭開了巴人的神秘面紗。

巴人逐鹽而居為鹽而戰

歷史上巴人的消失與他們的突然崛起一樣撲朔迷離,史書中對其記載語言不詳,更多的是推測和傳說。

史書記載,巴人善製鹽,古人常把鹽叫做「鹽巴」,證明了巴國和鹽有著很深的淵源。

隨著三峽考古工作的開展,專家在很多古代鹽產地都發現了與製鹽有關的遺蹟、遺物,數量和規模都十分驚人。

此次展覽中展出的一些陶質花邊口圜底罐和圓錐形的小杯子,經考證底部都有鹽的殘留,這就是當時巴人製鹽用的工具。

據專家介紹,巴人製鹽主要是通過煮泉鹽、煮岩鹽等方法獲取鹽。

縱觀巴國疆域的擴充史時,不難看出其秉承先人采鹵、製鹽、販鹽而安身立命的古老傳統,為了完全控制三峽地區鹽的生產販運,巴人逐鹽而居、為鹽而戰。

多件展品都是全國之最

此次展覽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東周時期區域文化系列展」之一。

展覽以「巴」的文獻資料和「巴文化」考古及研究成果為依據,梳理巴國的歷史文化脈絡。

其中,展出的一件商代豬形捲雲紋銅磬,出土於湖北長陽官家沖運煤碼頭,是一種古代禮樂器,它的發現改變了我國古代只有石磬和玉磬的傳統認識。

此種形態的青銅磬,在我國有明確出土的磬中尚屬首例。

與銅磬相鄰展出的2枚西周陶戳出土與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殘長5厘米,刻面長徑2.1厘米、短徑1.2厘米。

外形簡樸,一枚為灰黃色,圓形印面上陰刻字符;一枚為灰色,橢圓形印面上也陰刻著字符。

這是目前我國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最早的璽印,揭開了古代璽印起源之謎,為古代璽印最初的質地、用途等問題的研究開拓了新思路。

200餘件組文物展示巴國文化

據專家介紹,巴國是先秦時期位處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為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

始於商周時期,公元前316 年,巴為秦國所滅。

一直以來專家們對於巴國的研究都是學術界較為薄弱的一環。

本次展覽站在全國的視野上收集文物,集中展現巴文化的特質。

展品由來自渝、川、陝、鄂、湘、黔六地十餘家文博單位的200餘件組巴國文物組成,其中包括青銅、陶、石、骨質文物,全方位地展示巴國文化的基本面貌,帶領觀眾探尋巴文化的歷史發展之謎,為觀眾理解秦國從封國到帝國的強盛之路增加了新的視角與內容。

首席記者 張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尋找消失的古代巴國」首次在秦兵馬俑亮相

新華社西安10月2日電(記者馮國)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首次把全國十餘家文博單位的近200件(組)古代巴人文物齊聚一堂,以歷史的視角全方位地展示巴人的科技、文化和藝術等,讓人們重回...

200餘件巴國文物亮相西安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9月30日,「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隆重開幕,展覽分為「巴國初立」「巴國春秋」「融入華夏」三個部分,共展出各類文物200餘件(組)。該展覽為「東周時期地...

「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開展

9月30日,「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展覽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郭憲曾出席開幕式並宣布開展。參加展覽開幕式的還有陝西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蔡理華、四川宣漢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局副局...

秦陵博物院首次舉辦巴文化主題展

9月30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辦並聯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12家國內文物單位協辦的「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展在秦陵博物院開展,展期持續至12月30日。這次展覽分為三部分,共展出各類文物20...

走!去秦陵博物院感受地中海文明

本報訊(首席記者張佳實習生張茹朱怡蘅)寧芙神廟的馬賽克花園壁畫、帝國時代的青銅阿波羅頭像、公元前4世紀的金橄欖葉頭飾、埃及法老的陪葬品……這些地中海文明的外國文物第一次走進中國就給西安人帶來了強...

跨越五千年歷史,遼博「古代遼寧」開展

9月22日,省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古代遼寧」正式與觀眾見面。該展由省文化廳、省文物局主辦,省博物館承辦,同時得到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及全省27家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此展共展出省博物館館藏展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