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死?」——中國古代墓葬防盜措施(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咱們接著說防盜這點事~~~

太長不看版

接上文

5. 結構: 積石、積碳、積沙,什麼不好打洞積什麼;塞上石頭頂住門,咋「敲」也不給開……

6. 毒氣:呃……這條是假的

7. 澆灌:用水或者汞填充墓葬

8. 設置機關:木有見過……

5. 墓葬內部結構

積沙、積碳、積石

(1)積沙墓

積沙墓也稱積砂墓,這種防盜方式是在放置了棺槨的墓室中填充進大量的沙子。

因為沙子大量堆積在一起的時候結構比較鬆散,盜墓者很難在墓室上面挖出洞,即便挖出洞鑽進去也會因為沙子的流動性而坍塌。

積沙墓主要流行於戰國至西漢前期,到西漢中後期逐漸消失。

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的戰國時期魏國大墓中的2號墓,該墓壙底鋪設巨石,槨室兩側和墓道都用巨石砌牆,牆內充填細沙,最後填土夯實。

固圍村M2,圖片來源於發掘報告

2004年陝西省考古文物所在西安南郊發現的一座西漢時期的積沙墓。

該墓葬是一座深約11米的帶長斜坡墓道的磚室墓,在長達8米的墓室周圍有寬約2米,高約4米的沙牆,墓室頂部的積沙層厚度約1.5米,並且在積沙層之上還鋪設了一層厚約7.4米的夯土。

積沙墓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2)積炭墓

在墓葬中鋪設木炭除了有防潮的作用還起到防盜的作用,我國最早的積炭墓出現於西周時期,一直沿用到漢代。

1992年考古人員在山西省天馬——曲村遺址發掘了兩座西周晚期晉國諸侯夫婦異穴合葬墓,是「以環其外」的標準積炭墓。

「兩墓室均有木炭,其中二號墓中木炭較多,共用炭25立方米,槨室四周和底部、頂部都鋪設木炭」。

積炭墓主要的作用是防潮,這與木炭的吸附性有關。

但是,將木炭鋪設於棺木的底部、頂部及四周,其在防潮的同時也相當於一層外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盜的作用。

山西曲沃羊舌晉侯墓地的發掘照片發現,該墓葬中的木炭成顆粒狀。

同時考古發掘發現墓葬填土中有大量的木炭顆粒,「這些木炭顆粒存在一個明顯的範圍,其面積占到墓室的一半多」。

細小的木炭顆粒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於積沙墓的沙,利用木炭顆粒的流動作用防盜。

天馬曲村北趙晉侯墓地,圖片改編自報告

(3)積石墓

積石墓就是指在木槨四周積石塊,在增加墓室牢固度的同時起到了防盜的作用。

七十年代初發掘的山東臨淄齊故城五號東周墓,「該墓為甲字形大型土坑豎穴墓,現存墓口長26.3、寬23.35米,槨室建於墓室中部,槨室底部比較規整地平鋪一層自然石塊,槨壁用二至三層石塊壘砌,厚度在1.5—2.5 米,並用卵石填充縫隙,清理前上部石塊已被挖掉。

石槨南北長7.9,東西寬6.8米,殘高2.8米」。

與該墓葬採取相類似防盜方式的還有臨淄郎家莊一號墓,其除了在木槨積石外,還在頂部填土中鋪設卵石和蛤蜊殼。

此外,山東長清崗辛戰國墓、臨淄齊魯石化乙烯廠4 座東周墓、齊魯石化研究所東周墓、臨淄趙王戰國墓、臨淄淄河店二號戰國墓等也都是在木槨之外積石成槨。

這種壘石成槨的做法一直到西漢時期仍然有沿用的,其中臨沂西漢劉疵墓就是採用的這種方法。

積石墓還有一種變體形式是在填土中鋪設石板,即用石板把填土上下分開,石板本身成為一層,這種防盜方式較之之前的積石成槨更加的嚴密。

曲沃羊舌墓地M1,積石,圖片來源於報告

(4)積石積炭墓

積石積炭墓和積石墓、積炭墓的方法相類似,將石塊和木炭有序的排列包裹在木槨之外,填放時將石塊和木炭是分開,這樣就形成了石塊層和木炭層,給棺木雙重的保護。

這種方法在春秋時期由積炭墓發展而來,戰國時期開始流行。

1987年在山西太原金勝村發掘的251號春秋大墓,是一座大型的積石積炭墓。

其墓底先鋪一層厚10—15厘米的木炭,然後在炭上鋪50 厘米厚的礫石,在其上置木槨,隨後在槨室四周內填50厘米厚的礫石,礫石外面包裹30 厘米厚的木炭。

槨蓋上先蓋60厘米厚的礫石,再蓋50厘米厚的木炭,其中四角的炭痕比中間要高出50匣米,顯然其初填時比現存的要厚。

該墓的木槨被裡一層礫石外一層木炭包裹著。

該墓葬除了主槨室四周積石積炭之外,填土中每隔1米就在墓擴四周放一層大石塊,每塊重約50公斤。

「墓室上部1.2米的填土為礫石沙石,礫石大如拳頭,小似鵝卵」。

金勝村251號 春秋大墓,圖片來源於報告

1957年發掘的洛陽西郊一號戰國墓也是一座積石積炭墓,不一樣的是,先在壙穴的生土底上平鋪一層厚約10厘米的木炭屑,其上鋪蓋一層厚約21厘米的礫石,其上放置墊木和棺槨,壙壁與木槨之間用礫石填充,形成積石二層台。

接著再在槨蓋上鋪設厚約2 0 厘米的礫石,其上再蓋一層厚約40 厘米的木炭,然後在木炭層上填土。

二層台上繼續堆積礫石成斜坡狀,四周高出槨蓋,1.4米,四角高出槨蓋1——1.2米,在礫石的傾斜面上也鋪設一層木炭。

二層台上堆積的礫石、木炭和槨蓋上堆積的礫石、木炭緊密聯接,成為一體。

這種積石積炭的鋪設方法實際上是上下兩層木炭把積石夾在中間。

(5)積石積砂墓

在積石積炭墓興起的同時,有的諸侯國因地制宜創造了積石積砂墓。

積石積砂就是在沙土中放入石塊而形成的一種防盜方式。

裹在沙子當中的積石隨著沙子的流動而運動,比積沙墓更具有傷害性。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發現的1號墓就是一座積石積砂墓,「該墓墓口長12米,寬10.5米,深16 米,墓坑內積石積砂,容積約為1800多立方米。

砂石混合封填,砂多石少,砂石是砂岩,顏色呈米黃色,每塊一般重幾十公斤,最重的有一百多公斤。

填墓時墓壁四周積砂厚於中間,較大的石塊也位於此處」。

三合土澆築

這種防盜方法是宋明以來士大夫等級的人所採用的,主要是在木棺之外包裹石灰石、粗沙、糯米漿等材質攪拌成的「膠漿」,然後將其層層夯築而成,從而將墓穴緊密的包裹住,增強了墓葬的密封度和防盜性能。

最典型的例子應該是1964年在蘇州南郊盤門外吳門橋南發掘的元末明初張士誠母親曹氏的墓葬。

該墓葬在墓室的四周用「三合土澆漿」、石板、青磚等加固五層,由外向里依次為:第一層用長1.1米、寬0.65米、厚0.26米的石板豎身疊放六層,每層石板上都鑿有對稱的雙圓孔,孔內安圓木,彼此貫穿;第二層由「三合土澆漿」和碎石組成,厚約1.1米,該層在高至3.34米處又用不規則石板順身平疊,一共是四層,其頂與外層的高度相齊平;第三層是厚約0.37米的磚牆,磚採用一順一丁的方式平砌;第四層是厚約0.65米的石灰和黃土,似經過夯實,該三、四兩層高約為2.72米,並在其上疊放石板作橫列式;最內層是厚約1.8米石灰澆漿層。

該墓葬分別在第2層和最內層用了三合土澆漿,可見當時三合土澆築防盜之法是極其有用的一種方式。

而考古工作者對該墓葬進行考古發掘時,普通的鋼釺打禿了好多根,但是仍然無法進入墓葬之中。

最後,考古人員是動用了鑽井機械才打開墓葬。

由此可見三合土澆漿墓的堅硬程度。

此外,三合土澆漿的方法省時省力,材料普通,硬度大,能更好的保護木棺。

但三合土澆漿的方法比較粗糙,因此這種方式往往見於民間士大夫階層,貴族一般不採用該防盜方式。

塞石or巨石封門

「王陵塞石」一詞來源於曲阜九龍山第3號墓封門石上的「王陵塞石廣四尺」的刻紋。

這種防盜方式是針對依山為陵和崖墓的一種防盜方式,雖然依山鑿穴和崖墓在位置上給盜墓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但是墓室的墓道和墓門又給了盜墓者可乘之機。

用經過加工的石塊,將墓葬的甬道、墓道或是墓門封死,斷絕盜墓者想要進入的想法。

曲阜九龍山3號西漢魯恭王墓的墓門用十九塊長方形的巨石封堵,「巨石一共分為共4層,每層四塊到五塊,石頭的大小厚薄不一樣,最大的石塊長約2.3米、寬約1.18米、厚約0.5米」。

西漢魯恭王墓「王陵塞石」拓片,圖片來源於報告

河南永城芒山西漢梁王陵園中的柿園壁畫墓是典型的王陵塞石的墓葬。

「該墓塟的墓道全長約70 米,寬4.4米,高12.5米,墓道和甬道全部用黃腸石封填。

黃腸石為長約1.1—1.8米、寬約0.6—0.9米、厚約0.25—0.46米的條方石,共約2500塊」。

頂門器

雖然用巨石或是石板將墓道封死確實能夠起到防盜作用,但是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因此頂門器便由此產生。

帶有頂門器的墓葬,在墓門由內向外關閉之後,頂門器便在門後自動將門頂死,從外面不能推開墓門。

有石質和銅質之分,原理相似。

廣州象崗南越王趙昧墓的頂門器便是石質的。

該頂門器由5塊刀形石板構成,當中3塊略小的可以活動。

五塊並列在一起,在中間稍偏前的位置處橫貫一個直徑2厘米的圓孔,圓孔中插上一根與孔徑大小相應的短銅棒作橫軸。

頂門器被埋在石門檻後面正中的位置上,在墓門關閉之後,頂門器中間的3塊石板自動翹起,把石門卡死。

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的頂門器則為銅質,兩墓頂門器都安在後室門後。

1號劉勝墓的頂門器安在門下,頂門器為長19.3厘米的長方形刨狀,頂門器的後端實鉛加重,中間橫貫一圓軸,軸的兩端安插在地下槽內兩側。

在後室門閉合之後,頂門器前端自然翹起頂住雙扉。

2號劉勝之妻竇綰墓的頂門器安設方式與劉勝墓相反,其安在後室門頂部的長方形凹槽內,由於兩端都有橫卡,因此不致脫落。

在墓門關閉之後,頂門器自然下落,從裡面把門頂死,形成一種「暗閂」。

滿城漢墓,蕭藍逸攝

現在我們對頂門器的認識,大多來自明十三陵的「定陵」,這樣的裝備也成為盜墓小說必備的背景描述。

明代開始使用的這種頂門器,不僅皇帝陵有,貴妃甚至太監墓都有使用。

明代太監墓頂門器,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蓮英墓頂門器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頂門器復原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頂門器原理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拐釘鑰匙開啟有頂門器的墓門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墓內放置毒氣

這種防盜方式僅見於文獻記載,王充在其《論衡·死偽篇》中提到:「亡新改葬元帝傅後,發其棺,取玉柙印璽送定陶,以民禮葬之。

發棺時,臭憧於天,洛陽丞臨棺,聞臭而死。

」王充判斷,「臭聞於天,多藏食物,腐朽猥發,人不能堪毒憤,而未為怪也」。

一方面正如王充所判斷的那樣,墓內有毒氣體應該是墓內陪葬食物霉變之後釋放的毒氣,而不是為了防盜而填充的毒氣;另一方面,古人在埋葬時一般秉承土坑深埋的原則,有可能是墓葬挖掘的較深,在封閉墓葬後地下產生了一些氣體,例如瓦斯,開掘墓葬時未能及時通風,使得氣體濃度過高而造成人中毒的情況。

當然也不排除為防盜而在墓中填充毒氣,但目前並未有實物資料證明。

(我們一直聽說的進入埃及法老陵寢的人會莫名其妙的死去,其實原理也是有毒的古空氣的可能性居大⊙﹏⊙‖∣)

以水或汞灌墓

儲水防盜之法見於《晉書·石季龍載記》。

石季龍盜掘位於太原金勝村的春秋晚期晉國正卿趙簡子墓時發現,「邯鄲城西石子岡上有趙簡子墓,至是季龍令發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積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絞車以牛皮囊汲之,月余而水不盡,不可發而止」。

但是現在已發掘的墓葬中不見儲水之法,有可能是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理變化,墓葬內所儲之水乾涸,也有可能是墓內自然積水掩蓋了原先所儲的水。

根據上述材料可知,石季龍是後趙石勒的養子,其所處時期距趙簡子的時期較長,地理有所變化,墓內的水有可能是積水。

此外,趙簡子的墓葬比較深,並且「其水清冷非常,取之,月余而水不盡」,因此墓中的水應該是地下水,就如現在農村自己家開鑿的水井,水質清冷,取之不盡。

所以,儲水防盜之法是否存在仍然需要考證。

考古所見的晉國趙卿墓(趙簡子或趙襄子墓),墓坑深13.8m,積石積碳,圖片來源於報告

以汞灌墓的防盜方法也是見於史料記載,並未出土實物資料。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張守節《正義》引《括地誌》曰:「齊桓公墓在臨菑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墳。

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金蠶數十薄,珠襦、玉匣、繒彩、軍器不可勝數。

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汞揮發的氣體有劇毒利,用水銀來進行防盜的方式與墓葬內填充毒氣類似。

另一個在墓葬中填充水銀的就是秦始皇,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對於司馬遷的記載,學界一直對此一直存在爭議,直到八十年代初相關單位對秦始皇陵地宮上的封土進行了取樣分析鑑定。

結果證明秦始皇陵地宮封土表層中存在著很強的汞異常,其面積12000平方米,據考古鑽探資料,該異常面積正位於秦始皇陵園的內城中。

秦始皇陵地宮上可能如史料記載的那樣鋪設了水銀,那麼這些水銀是有意用來防盜的還是無意形成的?秦始皇死後想繼續生前的生活,用水銀仿照江河湖海置於地宮之中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秦始皇以為他的王朝要千秋萬代的傳下去,有人守護的陵墓並不需要太多的防盜措施。

不過,水銀的流動性和毒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墓葬。

墓葬中設置機關

我知道你們最喜歡這一條啦~~~盜墓小說裡面最喜歡描寫的就是這樣的情節,主人公可以吊威亞飛來飛去咯~~~氮素,這個尊的木有見過誒~~~

在墓葬中設置殺傷性暗器、機關的做法多見於大型高規格墓葬,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陵墓中「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武帝劉徹修建茂陵時「其設四通羨門,容大車六馬,皆藏內方,外陟車石。

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弩,設伏火」。

醬紫的機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已發掘的墓葬中並未出現機關暗器,一方面應該是墓葬年代久遠,設置在墓葬中的機關暗器等已經鏽蝕壞掉喪失了它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古人為了防止盜墓者盜掘墓葬而故意宣揚墓葬中設有機關暗器,使盜墓者不敢輕易進入墓穴中。

還有一種可能是古代大型墓葬中確實帶有機關暗器,但是其墓葬被先前的盜墓者破壞,暗器跌落在地表,考古發掘時將其認為是墓主人的陪葬品。

總之,機關暗器的防盜方式一直缺少考古發掘的實物證據。

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古代墓葬的防盜方法不只採用一種,有時一座墓葬中會出現多種防盜方法,上面提到的河南上蔡縣郭莊村外戰國楚墓、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等,都是各種措施結合的產物啦~~~

歡迎大家轉發到盆友圈啦~~~氮素,其他公眾號轉載請在後台留言授權哦,註明作者和來源是灰常好的哦~~~

蕭藍逸,典型白羊座,非典型女博士,專攻考古,兼攻人類學,愛好胡說八道給人科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流沙積石防盜——上蔡郭莊楚墓群暗藏玄機

郭莊楚墓位於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東部臥龍崗之上,東距上蔡縣城3公里,西至京港澳高速公路15公里。臥龍崗南北起伏連綿22多公里,俗稱「45里龍崗」,是早期文化遺址,該墓葬就建在臥龍崗楚墓群的文化遺...

上蔡臥龍崗楚墓群暗藏玄機

□晚報記者 任羽 上蔡古時候稱為蔡地,西周初年武王封他的弟弟叔度為侯,在此建立蔡國。此後,歷代王侯都把陵墓建在了自己的封地上。因此,就在這片土地下,埋藏著許多高規格的王陵。郭莊楚墓位於上蔡縣大路...

揭秘中國古代墓穴中的致命機關是如何設置的

近年來,隨著盜墓派小說《鬼吹燈》的風靡,在全國引發了一場古墓熱潮。小說裡面對古墓的描寫,可謂是機關重重。這不禁令人們好奇:古墓中真的存在這些神奇而又致命的機關嗎?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盜墓史》的...

盜墓發現古墓中的這些機關,太可怕了!

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盜墓賊侵擾,古人們在墓穴中設置了各種各樣的防衛機關,試圖阻止盜墓者的進入。在墓地里裝上暗器機關,設下陷阱,是在暗中將找上門來的盜墓者趕盡殺絕的常見方式。下面將向大家講述古墓中...

古人的智慧,讓你打擾我復活

無恥的盜墓賊,堪稱最古老的人類職業之一,從私有化出現,就伴隨著人類歷史。古代諸侯帝王,生前權傾天下,死後也妄想延續生前的榮華,甚至渴望復活。所以防止和懲罰盜墓賊,就成了古代墓葬設計建造者的重要任...

古墓機關之謎 古墓中駭人聽聞的那些機關

【機關】 古墓里到底有沒有機關 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所以就先講講這個首先明確一點:古代的墓穴中的確有很多防盜措施,但是往往不像電影中所拍攝的那麼神奇。那麼古代墓穴常用的防盜措施有哪些呢?以及...

防不勝防!古墓駭人聽聞的十大機關暗器

下面將向大家講述古墓中令人防不勝防的機關暗害。  一、機弩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在墓穴中設置一些主動防衛的設施,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儆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在中國所有的考古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