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貴州完成考古項目330項 土司考古,5年收穫7項大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楊鏗墓全景。

楊價墓出土螭首金杯。

黃金灣遺址工作照-室內修復。

 圖由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記者近日從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十二五期間,我省考古工作碩果纍纍,共完成考古項目330項,其中土司考古申遺成功,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大獎,其它如平壩牛坡洞遺址、習水土城黃金灣遺址等的考古發掘,為研究我省歷史文化提供了更多翔實的證據。

獲獎無數的土司考古

播州楊氏土司遺存,主要包括海龍囤遺址、新蒲楊氏土司墓地、團溪楊輝墓與墓祠。

5年間獲得了多個國家考古大獎: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論壇201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貴州遵義市海龍囤遺址。

2.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貴州遵義海龍囤遺址。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會論壇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貴州遵義市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

4.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貴州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

5.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土司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囤遺址)。

6.2015年世界考古論壇田野考古發現獎:「中國西南土司遺址考古調查和發掘」。

7.2016年「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項目」獲得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一等獎。

牛坡洞遺址

中國社科院公布的2016年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入選。

2012年10月,貴州省考古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對牛坡洞進行發掘,根據地層判斷,時代可能不晚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考古人員在遺址中發現了10多處用火遺蹟、2處活動面、7座墓葬。

此外,還發現大量地層關係明確的文化遺物,包括石器、骨器、陶器等生活、生產用具等,遺蹟水、陸生動物遺骸、植物果核。

牛坡洞遺址的發掘,為進一步研究黔中地區的洞穴遺址、貴州史前史、雲貴高原地區的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史前人類行為模式、人類體質、人類對喀斯特山區獨特的適應方式,提供了重要資料。

土城黃金灣遺址

黃金灣遺址,位於習水縣土城鎮的赤水河邊。

2014年11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區域開始搶救性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4000平方米。

共發現房遺、灶坑、陶窯、灰溝、墓葬等各類遺蹟300多處,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銅器、鐵器、銀器、鎏金器等文物標本上萬件(片),其中,完整和可修復器物有1000餘件。

這些重要的收穫,使得黃金灣遺址的考古發掘入列2015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漢代墓葬中出土的遺物,反映墓主人生前可能與軍事屯墾有關。

一定程度上,這與漢代向西南夷地區移民屯墾的歷史史實相契合,為研究中央王朝開發經營邊疆地區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也對研究南方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其它重點考古項目

赫章可樂廖家坪遺址。

2012年7—9月,省考古所在赫章可樂廖家坪遺址發掘清理出房屋、灰坑、灶、溝等遺蹟,出土大量遺物,極大地豐富了赫章可樂墓葬的文化內涵。

務川鎮南漢墓。

2012年11—12月,省考古所在務川鎮南發掘漢墓遺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灰坑9個,溝3條,房屋3座,柱洞100餘個,灶1座,出土遺物有陶片、瓷片、錢幣。

貴安新區考古發掘。

省考古所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博物院合作完成了貴安新區馬場中灣洞遺址的發掘,發掘面積約20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標本200餘件。

安順寧谷遺址。

分三個時期堆積:分別為清代石牆、房址、灰坑、淬火爐;明代石砌圍牆、房址;漢代夯土牆、灰坑、灰溝和排水溝所構成城址。

夾岩水庫塘邊遺址。

發掘總面積1500平米。

遺蹟有房址6座,灶坑10個,灰坑37個,灰溝4條,其中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遺蹟有房址5座,灶坑5個,灰坑23個。

馬場遺址。

發掘面積2500㎡。

共發現灰坑35個,房址7座,溝4條,灶5座。

出土陶器多為碎片,發現2件較為完整的陶器,一件為灰陶小平底罐,另一件為盤口陶釜。

文:李屹 鄔建玲 來源:貴州都市報 編輯:張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