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前中國古錢幣,鑄造流通概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東周時期以來,歷代都鑄銅錢。
漢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鑄五銖錢,開創了長達七百三十餘年的五銖錢流通時期,直至隋朝仍鑄五銖錢。
這期間,雖然也鑄行其它錢文的錢幣,最常覓的則是五銖錢。
唐代因隋末惡錢泛濫,廢五銖,行新錢。
唐商祖武德四年(621年)開始鑄開元通寶,遂開「通寶、元寶錢」的流通時代。
開元通寶鑄行了兩百多年,是唐代流通的主要錢幣,唐亡以後繼續流通。
兩宋三百餘年,銅錢一直是流通領域的主要貨幣。
由於絹帛等實物已經退回到日用品的地位,成為了普通商品。
加上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宋代的錢幣數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北宋時期。
單據元豐年間鑄錢數量來看,每年平均鑄錢數額,超過唐代的二十倍。
北宋錢不但數量多,面且品種繁多,版別複雜。
各種寶文錢達二十餘種,有宋通元寶、太平通寶、皇宋通寶、大宋元寶、聖宋重寶等等。
有些錢幣的版別複雜,如「政和通寶」和「宣和通寶」錢的版別均達百種以上。
從出土的情況來看,宋代錢遺留數量相當多,不論是墓葬還是窖穴或其它情況出土的古代錢幣錢當中,宋錢數量都極巨大,多得驚人。
比如湖北黃石市出土的宋代窖藏,一次就出土了22萬斤錢幣,其中宋錢占絕對多數。
遼代鑄錢的情況文獻記載甚少,從流傳的實物來看,大抵最初契丹族使用的錢是唐五代舊錢。
自遼世宗開始鑄錢,重熙以後鑄錢數量才開始增多。
不過其地處東北,鑄錢量自不可和宋代相提並論。
西夏鑄錢的情況大體與遼相同,其傳世品也比較少見。
金初「用遼宋舊錢」惻,建國四十餘年後才開始鑄錢。
因其鈔、錢、銀並用,鑄錢數量不多。
元代大量發行紙幣,又雜用銀兩,鑄造的銅錢數量比宋代減少極多。
「至大三年,正月丙申,立資國院、泉貨監,命以歷代銅錢與至大錢相參行用」。
可見直至元代,唐宋舊錢仍在流通之中。
同時由於元代紙幣的大量發行,銅錢在流通領域的作用大大減小了。
《明史》載「元世始終用鈔,錢幾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