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將相和他們的「皮帶」——玉帶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良渚文化 玉帶鉤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玉帶鉤,來自距今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這些玉質帶鉤是用事先修整好的長方形玉塊切割鑽磨而成,一端有穿系的孔,另一端做鉤形,用於鉤系,用法是鉤首向內。

鉤首較長,束帶牢實而不易脫鉤,實用性較強。

從其精美程度看,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帶鉤已經具有了禮器的性質。

從其沿襲和發展來看,這種玉帶鉤主要流行於戰國至漢代。

良渚文化 玉帶鉤

玉帶鉤賞析

戰國時期玉帶鉤形制確立,即鉤首、鉤身、鉤鈕組合完整。

形制多為長條形和飾有幾何紋飾的琵琶形,小的玉帶鉤長只有4~5厘米,均以優質和田玉製成,顯得凝重精巧。

其中龍形玉帶鉤的特色鮮明,成為戰國時期代表作品和斷代標準器形。

另外,具有典型特徵的尚有以下幾種:

戰國早期 鵝首玉帶鉤 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曲頸琵琶形玉帶鉤,鉤頭細小,多琢成鳥頭、獸首;背面較平,有一個圓形柱鈕;鉤腹上凸,上琢小雲紋、變形雲雷紋、連雲紋等。

如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鵝首玉帶鉤,其形體與後世相比,渾圓粗短,鑿制較為質樸,為戰國初期玉帶鉤的標準器;寬腹式玉帶鉤,鉤身短而寬,鉤腹整體似為方形或有委角,局部或整體帶有鏤雕;扁擔形玉帶鉤,鉤體較長,腹部凸起,形如扁擔,背有長方形鈕;獸頭鉤首雕琢較細;鉤腹或起方棱或加飾勾雲紋、饕餮紋,鉤身側面或飾細陰線紋。

戰國 寬腹式玉帶鉤

戰國中期 扁擔形獸首玉帶鉤

戰國 方牌形玉帶鉤

考古發掘的玉帶鉤規格大小不等,長者達20多厘米,短者僅2厘米左右。

如這件方牌形玉帶鉤,通長只有5厘米,由整塊長方形和田青白玉雕鑿而成;鉤身弧凸,四角打磨成弧圓,底棱鋒利;鉤身上部雕對稱的雲紋和菱形,下部雕獸面,正面紋飾邊緣雕鑿成對稱內切雲紋邊;背面正中有圓形鈕,鈕面刻有5條同心圓旋紋;鉤首作長頸螭龍頭形,與頸等寬。

漢代玉帶鉤的式樣主體上沿襲了戰國的風格和種類,有長條形、螳螂肚形、琵琶形等。

一些曲棒形鉤、異形鉤變化多端。

玉帶鉤中深淺浮雕手法的運用,以及多節鑲嵌的玉帶鉤,令人耳目一新。

漢代 鳳首玉帶鉤

漢代 龍首玉帶鉤

這一時期的玉帶鉤多較大且長,鉤首以龍首和禽首為主。

裝飾除陰刻紋飾外,龍首形狀也漸從抽象發展為寫實,鉤體開始出現浮雕與透雕蟠螭紋飾。

鈕逐漸向鉤體中部移動。

自宋代開始,玉帶鉤在社會上層又興盛起來,以浮雕螭紋玉帶鉤多見,甚至成為後世玉帶鉤紋飾的主流。

這種玉帶鉤往往鉤首為龍首,而在鉤腹上面先是浮雕繼而發展為圓雕手法琢出螭龍形象,鉤首的龍頭與鉤腹的螭龍相對而望,龍首大,螭體小,即常說的「蒼龍教子」「望子成龍」。

宋代 螭首玉帶鉤

宋代 鵝首玉帶鉤

宋代玉帶鉤以琵琶形多見,鉤頭彎回較高,可與鉤環配套,有蟠螭首鉤、鳥頭鉤等。

一類鉤身薄而寬,呈片狀,鉤頭亦薄;另一類鉤身窄而厚,鉤首多為動物頭形,紋飾線條柔軟,浮雕淺緩,鈕縮短而位置偏後。

元代 琵琶形蓮花紋玉帶鉤

元代玉帶鉤的鉤首多為扁平狀,長度增加,裝飾減少,以線刻為飾,鉤首與鉤身夾角較大,鉤鈕增大,元代螭紋玉帶鉤形體基本為琵琶形;螭龍多為浮雕,趴在鉤腹上;不作騰空狀。

螭龍圓雕不多見,個別出現的高浮雕螭龍紋,螭龍造型多骨瘦且仰頭,與明清螭龍有明顯區別。

元代 螭龍紋玉帶鉤

元代 高浮雕螭龍紋玉帶鉤

明代玉帶鉤造型豐富多變,有板形、橋形、琵琶形、螳螂肚形、圓棒形等,以琵琶形帶鉤為主流。

以龍首鉤、螭紋身以及小帶鉤最為常見。

明代龍首螭紋玉帶鉤浮雕、圓雕並用,龍首較前代寬短,龍頸較窄,鉤身上的鏤雕螭龍龍角由雙變單,螭爪拳握,四腿關節處方折有力。

明代 螭龍紋玉帶鉤

明代 龍首螭紋玉帶鉤

明代 龍首螭紋玉帶鉤

清代雖然不再像前代有玉帶制度,但玉帶鉤製作並未停止,細部的刻畫更具匠心,琢工一絲不苟,極盡精緻細巧之能事。

在前期工藝基礎上選材講究,製作拋光細膩;後期製作略顯粗糙,鉤首變大,頸部粗壯,紋飾,地子不平。

造型上繼承明代風格,琵琶形帶鉤仍是主流形態,有些鉤身雕鳥獸、蟲魚等圖形。

鉤體上的紋飾大多具有吉祥含義,成為人們追思摹古、懷舊雅玩的精神產物。

清代 龍首玉帶鉤

清代龍首螭紋帶鉤,用料種類豐富,整體雕琢細緻,線條柔美。

螭紋有趨向圖案化的傾向。

鉤首龍頭較短,頭額凸出的圓頂狀明顯,眼珠打磨圓滑,鼻樑下凹較深,龍眉陽起似鋸齒,與明代陰刻不同。

龍有雙角的,也有獨角的,彎伸至頸部。

腦後飄拂一縷毛髮,龍鬚根發可數。

清代 龍首螭紋翡翠帶鉤

作為古代服飾用品除玉帶鉤外,還有玉帶扣、玉帶銙等。

漢代以後,這種玉帶鉤被帶扣替代。

隋代以後,伴隨著帶綴飾玉銙,以顯示身份、地位及等級,從而完成了由實用向精神層面轉變的過程。

清代 白玉龍首螭紋帶鉤

其他玉質帶飾賞析

帶扣多為扣環和扣舌兩部分組成,裝於帶頭便於解結。

有死舌和活舌兩種,死舌固定在扣環一側,活舌則可轉動自如,而死舌比較接近帶扣的原始型。

北方草原地區帶扣一開始便用於人的服飾束帶,中原地區的帶扣則是從馬具開始的。

大約到西漢時,帶扣開始作為服飾束帶。

到兩晉時,帶扣的使用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不同規格和不同質料的帶扣分別為不同階層的人所用。

南北朝時帶扣還被用於武士披甲掛鎧。

因帶扣的實用優勢,逐漸取代了帶鉤。

宋代 禽鳥紋玉帶扣

宋代玉帶扣鉤體、扣環多為對稱的素麵方牌形,背有扣隼。

也有橢圓形的,或浮雕或鏤雕而成。

如宋代白玉螭首帶扣,和田白玉,有玻璃光,長10.2厘米,寬3.3厘米,高1.6厘米。

扣身呈厚薄均勻的弧狀,背有平直橋形穿,用於連綴革帶。

螭首不大,但有畫龍點睛之妙。

宋代 白玉螭首玉帶扣

元代玉帶扣則由三部分組成,兩塊委角方形或近圓形帶環的玉板中間還有一個套環,呈三環相接狀。

有浮雕螭虎形象,鏤雕更為複雜。

明代玉帶扣以兩個委角形玉方板相連,玉板上有孔可以扣合帶頭,孔四周或板身圓雕螭紋或雲紋;或兩個玉板間以一個玉套管套住玉板的半環,或採用類似合頁的連榫相接。

還有一種玉帶扣,一塊玉板有鉤,另一塊玉板帶環,兩個玉板可以直接鉤連。

有長圓形者,鏤雕有各種紋飾,製作華美。

明代 雙螭紋玉帶扣

明代 鏤空雕螭龍紋玉帶扣

清代玉帶扣形制多為規整的方牌形,器表紋飾較為豐富。

清代 螭首玉帶扣

清代 鴛鴦戲水玉帶扣

清代 圓雕雙螭紋玉帶扣

從南北朝流行的帶發展而來的革帶,到隋以後出現鑲有玉銙的玉帶。

唐代 玉帶銙

唐代 金鑲珠玉帶銙

玉帶包括帶銙和銙尾,是綴飾在革帶上的玉飾,為貴族顯示身份高低、地位尊卑的象徵。

玉帶制度形成於唐宋,完善於明代,最典型的是唐、明兩代。

《唐實錄》:「高祖始定腰帶之制,自天子以至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需用玉帶。

」其結構是將帶扣、帶銙和尾,綴縫於鞓上。

尾作一端平直、一端弧凸形,帶銙多為方形,以素麵居多。

也有雕飾人物、花鳥和動物的,人物以胡人、伎樂形象居多。

尤為精緻的當屬雕有龍紋的,採用剔地隱起法,先將主體勾勒出後從廓邊剔地,凸顯主題,並輔以短陰線加強立體感。

背面四角有牛鼻孔以便縫綴。

五代時期大體沿襲唐代形制,刀法奔放流暢,製作比較精細,雕飾以雲龍紋。

唐代 白玉帶銙 西安何家村出土

五代時期 雲龍紋玉帶銙

明代有一套完整的輿服制度,腰帶是服飾不可或缺的禮儀用品。

不同的玉帶銙和紋飾標誌著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地位,用材也有等級差別。

玉帶只有皇帝、皇后、妃嬪、太子、親王、郡王、公、侯、伯、駙馬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資格使用。

《明史》記載:「文武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腰帶,一品玉,或素或花。

明初親王用的玉帶銙每副為23到25塊不等,中期以後大體固定為20塊。

玉帶銙有長方形、方形、桃形等,尾為一端弧凸的長方形玉板。

按帶銙的形狀及其訂綴在革帶上的位置,分別為「三台」「六桃」「兩輔弼」「雙尾」「七排方」,總計20塊。

帶銙多為白玉,正面拋光,背面磨砂,有數量不等的牛鼻孔用於金屬線訂綴在革帶上。

明代鏤空雕玉帶銙

明代鏤空雕龍紋玉帶銙

明代青白玉鏤空雕雲龍紋帶銙 明梁莊王墓出土

帶銙正面中心鏤空或浮雕雲龍紋(放大圖)

明前期,玉帶雕飾有雲紋、鹿紋、獅紋、海水江牙紋及各種花鳥蟲魚、百子圖等,極為豐富;且多運用「花下壓花」的鏤雕技藝,表現出多層圖案,下層為纏枝蓮或錦紋底子,上層雕琢主圖案,精美異常。

明中葉以後的玉帶則以素麵居多,玉質純正,拋光細緻,端莊素雅,別有韻致。

-END-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網際網路搜集並整理髮布,侵刪。

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