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溫度——頂級國寶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漢字是歷史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字能想漢字一樣經久不衰。

它不但承載了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更是發展出來一種藝術——書法。

而提到書法沒有不提及《蘭亭序》的,那可是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書法寶藏」。

只可惜的是《蘭亭序》真跡的蹤跡在歷史上已是謎團,無數的書法愛好者甚至非書法愛好者都及其好奇它的蹤跡(我也是其中之一)。

《蘭亭序》真跡乃是王羲之在公元353年,即永和九年三月初在蘭亭這個地方與友人一起「修禊事也」,然後在「一觴一詠」大家作詩喝酒差不多後的酒酣之際揮筆一氣呵成的。

其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

像其中的20個「之」字,竟無一雷同,為書法史上的一絕。

而傳聞這之後王羲之雖又多次重寫,但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

故他本人對其也十分珍惜,作為傳家之寶一直傳到第七代孫王法極。

王法極出家法號智永,他繼承了先祖王羲之的衣缽,精勤書法,尤工草書。

據傳,著名的「永字八法」就是由他所創,他所寫的《真草千字文》也一直流傳至今。

《蘭亭序》的真跡,一直被智永珍藏,臨去世時將其傳給弟子辯才。

辯才博學多才,精於琴棋書畫,尤其精於書法。

他得到《蘭亭序》後,十分珍視,秘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間房樑上掏了一個暗龕,專門用來珍藏《蘭亭序》。

而當時的唐太宗李世民也酷愛書法,尤其喜愛王羲之的真跡。

她大量搜集王羲之書法珍寶,經常臨習,他親自為《晉書》撰《王羲之傳》,搜集、臨摹、欣賞王羲之的真跡。

對《蘭亭序》這一真跡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懸賞索求。

後得知《蘭亭序》真跡在會稽一個名叫辯才的和尚手中,此後便有唐太宗令蕭翼賺取《蘭亭序》的事。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後,命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等人分別臨摹,拓數本以賜皇太子及諸王近臣。

李世民觀賞了一生,還覺不夠,命將《蘭亭序》真跡作為自己死後的殉葬品,同其他書法珍品一起隨葬昭陵。

蘇東坡為此有詩道:「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蹟猶龍騰。

」現今傳世的是馮承素、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臨摹本。

昭陵

到這裡《蘭亭序》真跡開始走進謎團。

據《新五代史-溫韜傳》載,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曾盜昭陵:「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

」鐵匣里儘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貴圖書字畫。

其中最貴重的當推三國時大書法家鍾繇和東晉時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

這些稀世珍藏,全被溫韜取了出來。

對於人們最為關心的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有些人認為,溫韜盜掘了昭陵,發現了王羲之的書法,但並沒指明其中包括《蘭亭序》,而且此後亦從未見真跡流傳和收錄的任何記載,真跡很可能仍藏於昭陵墓室某更隱秘之處。

而據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說,《蘭亭序》偕葬時,為李世民的姐妹用偽本調換,真跡留存人間。

只是此後世間《蘭亭序》真跡消息便鮮有傳聞了。

但也有很多人推測,《蘭亭序》真跡所以未見天日,是被也很愛好書法的李治暗中留下,調了包把複製摹本隨葬昭陵,武則天死後將真跡帶進了乾陵。

而這一推測是很有可能也是眾人所期望的。

乾陵

總之吧,對於《蘭亭序》真跡這一頂級國寶我們渴望它重現於世,重現它的書法輝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李世民與《蘭亭序》

2015.11.6《鄭州日報》 作者:程勉學先說《蘭亭序》及其作者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泰斗。自幼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了墨色。他廣采眾長,備精諸體,自成一家,其風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