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與《蘭亭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5.11.6《鄭州日報》 作者:程勉學

先說《蘭亭序》及其作者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泰斗。

自幼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了墨色。

他廣采眾長,備精諸體,自成一家,其風格自然平和,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世人常借用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青松。

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書苑文人。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而被後人尊為「書聖」,其代表作有《蘭亭序》等。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臨河集》《禊(音xi)帖》。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居住在會稽山陰的文人雅士,諸如謝安、孫綽、支遁、王羲之等41人,雲集於蘭亭舉行「修禊」之典。

會上紛紛推杯換盞,飲酒賦詩,即興寫下了許多名章佳篇,後將其彙編成集。

《蘭亭序》,就是王羲之受命為這一詩集寫下的序文。

全文共28行324字。

這是他50歲時寫下的得意之作,造詣很高,獨樹一幟。

後人對此評贊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

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

」到唐代,其真跡被一個叫辯才的和尚收藏。

唐太宗李世民喜好書法,尤對《蘭亭序》崇尚有加。

為獲得這一書法珍品,李世民絞盡腦汁,在強取不成後,便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一書生與辯才和尚親近,經過多方周折,終以智謀騙取了《蘭亭序》真跡。

之後,唐太宗便敕許侍臣趙模、馮承素二人精心摹制一些摹本分賜給一些皇族與寵臣。

據說《蘭亭序》的真跡,在李世民死時作為殉葬品陪伴唐太宗永絕於世。

但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將李世民的昭陵盜竊後,卻沒有發現《蘭亭序》。

有人猜測,《蘭亭序》十有八九藏在乾陵武則天的陵墓里。

其根據是在乾陵一帶的民間,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後來流傳於世的《蘭亭序》多是趙模、馮承素的摹本。

此摹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紙張等,均幾近真跡,可以亂真,是公認的最好摹本。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在《蘭亭序》中已臻完美,達到最高境界。

作者的氣度、神韻、襟懷、情愫,在作品《蘭亭序》中均得以充分體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第一行書《蘭亭序》下落真相最終解釋!

《蘭亭序》,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是書聖王羲之巔峰之作,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失傳千年,讓人懷念!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換句話說,這件寶貝應在昭陵。五代溫韜滅絕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