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館長怎麼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今天開幕的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上,故宮博物院等近30家中國內地博物館的負責人均將亮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業學者們匯聚一堂。

深圳商報記者昨日採訪了內地幾大著名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聽他們講述對博物館的認識與觀點。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博物館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新文化勢力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受訪者供圖

「我很高興作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受邀出席此次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活動。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進入21世紀以來,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成績顯著。

」昨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深圳博物館新館、梅州中國客家博物館等相繼建成;深圳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廣東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0年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在文化設施上投資最大的項目——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開館,都是廣東省博物館事業發展歷程中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

「此次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在深圳舉辦,希望通過這種多元文化與聲音的對話窗口,加強博物館之間的對話、融合,共同塑造博物館的未來。

期待本次論壇能夠成為一場特色鮮明、成果豐碩、令人難忘的高質量學術盛會」。

單霽翔說。

國際博物館介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單霽翔表示,由於博物館的建立與發展具有漫長的歷史,不同時代人們對於博物館的理解不盡相同。

關於博物館職能的定位,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

世紀之交,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延伸,新的觀念被注入到原有概念當中,開始探索博物館事業發展進程中更為核心的問題。

「近十年來,全球範圍內博物館的工作重心在悄然發生轉移,在很多情況下,博物館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新文化勢力,開始以各種姿態呈現於大眾的社會生活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但博物館事業起步相對較晚。

自1905年中國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創建南通博物苑以來,歷經坎坷,不斷發展壯大。

特別是中國政府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博物館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博物館建設熱潮持續高漲。

進入21世紀後,每年新建、改擴建的大中型博物館均在70座左右。

截至2015年,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4692座,其中,國有博物館3582座、非國有博物館1110座。

中國博物館形成了門類眾多、特色化專業化博物館成為發展主流、覆蓋全國大中小城市並逐步向農村拓展、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兼顧的蓬勃發展態勢。

在單霽翔看來,此次國內外重要博物館的館長們相聚於深圳,表明國際博物館介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正在及時捕捉全球信息,不斷跟蹤時代前沿,從理論層面對博物館事業的未來使命進行深入思考,並將研究成果及時應用於實踐,使博物館事業不斷處於積極向上、創新突破的良好態勢。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博物館事業更面臨新的重要發展機遇,也面臨不少挑戰。

積極適應新形勢,加快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提升博物館的專業化水平,激發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活力,加快博物館融入社會生活的步伐,是國際博物館界共同關注和積極實踐的重大命題」。

單霽翔說。

增加國內外博物館界從業人員交流頻率

單霽翔告訴記者,從近年來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可以看出對人類面臨問題的普遍關注,以及鮮明的時代特點。

中國博物館界始終關注社會發展、跟蹤社會熱點,先後針對博物館與環境、與全球化、與無形遺產、與文化多樣性、與社會變革及發展課題進行積極探索,開始將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全體公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和文化需求。

「這些博物館發展理念的變化,充分反映出新時期博物館關注社會現實、承擔社會責任的清醒意識。

博物館不僅從最初的收藏保護髮展為開放展示,而且逐步從『以藏品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建立起更加融入社會的發展理念。

」單霽翔說。

單霽翔指出,從數量上看中國已經逐漸躋身博物館大國行列,但是從博物館功能的發揮和博物館職能的履行上看,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不小差距,必須積極吸收國際先進經驗,轉變發展模式,實現從「數量增長」走向「質量提升」,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的轉變。

值得關注的是,故宮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遺產,兼容建築、藏品與蘊含其中的豐富宮廷歷史文化為一體,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載體和見證,也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與互鑒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通過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多種渠道,研發數字化產品,將「故宮藏美」以更便捷和更親民的方式推向大眾,方便大家欣賞故宮建築及文物。

這些皆以普通博物館愛好者作為目標受眾,簡單易懂,生動可愛,取得了極高的下載量和很好的推廣效果。

此外,不斷與國際博物館界加強合作,國際博協培訓中心、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先後落戶故宮博物院,這反映了國際組織對中國博物館界、對故宮博物院的信任,也證明了故宮的文化魅力與故宮博物院的文化視野。

「作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記憶,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故宮博物院邁進世界一流博物館行列和『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的宏偉目標,需要繼續依靠敬畏文物、典守國寶的精神矢志不渝地去達成。

」單霽翔強調,在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博物館雖處於不同地域,但全世界的博物館都面臨著如何解釋我們本質上從哪裡來和處於什麼地位這一問題,並試著探究我們是誰和我們將如何發展一個共同的未來。

「國際博物館介面臨著共性化的發展難題,因此,增加國內外博物館界從業人員之間交流的頻率,提升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共享資源、觀點和戰略,確實必要且具有重要意義。

我相信這次論壇提供了這樣的溝通、對話、交流和合作的機會,也相信我們能攜手共同創造博物館事業的美好未來。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

讓「躺」在庫房裡的典藏「活」起來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

作為中國第一座由國家創建的綜合性博物館,從南京博物院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縮影。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昨日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專訪時介紹,近年來,南京博物院深入挖掘博物館內涵,縝密規劃布局,完善功能設施,創新服務方式,致力於建設展覽特色強、科研能力強、文化氛圍強、服務功能強的綜合性博物館,在傳承中謀求新變革。

如今,南京博物院以館藏資源為突破口,架起溝通公眾與社會的橋樑,已成為匯集中華歷史積澱、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標誌性場所。

深度挖掘館藏資源學術價值

談及當下國內博物館的發展現狀,龔良指出,國內博物館數量快速增加,卻出現「千館一面」的現象,難以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為呈現不同的面貌,南京博物院管理團隊花費4年時間進行規劃、梳理自身定位。

2009年首次提出「成為全國綜合性最強的博物館」的目標定位。

龔良介紹,「綜合性博物館」的特色定位基於南京博物院豐富的館藏資源。

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42萬件,既有出土文物,也有宮廷傳世品,文物類別之豐富堪稱全國之最。

「1933年後,包括中央博物院所屬的古物陳列所文物與故宮文物一起南遷到南京,後又移遷到四川、貴州等地,抗戰結束後,有20萬件運到台灣,目前南博還餘留10餘萬件。

從上世紀30年代起,南博除面向全國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外,還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保護活動,收集大量珍貴標本,成為今天的非遺藏品。

然而,數量巨大、品種豐富的收藏並未讓南博的發展止步於「守成」,而是積極探索「活化」館藏資源的方式,深度挖掘館藏資源學術價值,讓「躺」在庫房裡的典藏「活」起來,且進一步突出綜合性特色定位。

讓公眾喜歡來、願意來

龔良表示,南京博物院主要從兩方面「活化」館藏資源,突出綜合性特色。

第一,強化綜合性的機構建制,為「活化」館藏資源建立學術支撐體系。

具體來講,南京博物院以科學的機構分類為依託,充分發揮館藏資源優勢。

在江蘇,所有跟文化遺產保護有關的省級研究部門,全部集中在南京博物院,包括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江蘇省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江蘇省古建研究所,以及南博陳列藝術研究所等,並且設置大遺址保護中心和開放管理中心。

目前,南博每年保持同期開放的展覽在22個左右,每月保持2至3個展覽的更新頻率,試圖將館藏資源打造為更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第二,拓展工作範疇,對館藏資源實現綜合性利用、開發。

近年來,南京博物院工作重心從單純的博物館內文物徵集、展覽、研究轉向對江蘇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

綜合性的工作性質促使南京博物院在推出精品展覽的同時,也能做好收集、保護、研究、利用館藏藏品的大文章。

為充分挖掘館藏文物資源,南京博物院於2013年在調查走訪、研究篩選的基礎上,結合館藏文物特點,研發出一批具有南京博物院風格的文創產品7大類近3000個品種,包括陶瓷、銅器、琉璃等典藏精品類,山水、花鳥、人物畫等書法繪畫類,文房四寶等趣味生活類,共計文創產品十餘萬件。

「最為關鍵的不是南博擁有多少資源,而是能夠用活多少資源。

」龔良說。

此外,南京博物院致力於將「綜合性博物館」的效能最大化,積極創建集歷史探索、文物欣賞、藝術展示、社會教育於一體的多樣性公共文化空間。

同時,完善公共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創新引入多媒體導覽系統,增進公眾參與感。

「南京博物院正以藏品架起溝通橋樑,以多元、分眾的服務方式吸引觀眾,試圖將博物館優質資源與社會共享,努力成為公眾喜愛的博物館。

讓公眾喜歡來、願意來,逗留的時間更長」。

龔良說。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

博物館要「歷史與藝術並重」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

「建設與維護公共工程和公共事業,曾被西方經濟學家將其與保衛本國安全、維護社會治安並列為政府的三大職能。

回顧往昔,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其產生、發展的歷程與政府在行使這一重要職能中所體現出來的文化政策有效性緊密相連。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

昨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政府文化政策的有效性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規律性發展之間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陳成軍表示,在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如何協調符合自身規律的發展與政府文化政策的動態平衡,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同仁始終思考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學術界出現的學術自覺和學者自立的風氣,推動中國國家博物館同仁在與國內外博物館交流中思考自身的發展之路,這一思考終於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立後結出碩果,以呂章申館長為代表的新時期博物館人確定了『歷史與藝術並重』這一新的定位,使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展覽、藏品徵集、公共服務等基礎工作產生根本性變化。

陳成軍介紹,在陳列展覽方面,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僅構建了「古代中國」和「復興之路」2個以歷史為重點的基本陳列,還構建了以藝術為重點,包括瓷器、玉器、書畫、青銅器等在內的十多個專題陳列;不僅與德國、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的世界知名博物館合作,舉辦了具有世界聲譽和廣泛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大展,還舉辦了眾多文化名人和藝術大師的臨時展覽。

2015年接待觀眾達760多萬。

在藏品徵集方面,採取多渠道的藏品徵集方式,大力加強文物和藝術品的徵集工作,使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數量由2010年的80多萬件猛增到現在的130多萬件,藏品數量取得歷史性突破。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以青少年教育為重點,自主開發公共教育課程,舉辦形式多樣的互動式教育活動;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方面,深入挖掘藏品文物資源,設計開發出具有中博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2000多款,還與相關社會力量聯手打造「中國文博智慧財產權交易平台」「文創中國」網絡平台。

陳成軍強調,定位的自覺改變,使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各項工作呈現出多元的、立體的、兼容並包的時代特點,不僅與國際博協修訂的博物館「為教育、研究、欣賞的目的徵集、保護、研究、傳播並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這一內容高度契合,也與政府文化政策所賦予的建設文化強國、展示文化自信的歷史使命相一致,充分彰顯了政府文化政策的有效性。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2015年被英美有關機構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博物館第二名,成為全世界人氣最旺、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在陳成軍看來,政府文化政策的有效性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各種資源配置提供了宏觀的優勢決策,而中國國家博物館自覺的定位思考和改變,不僅固守了博物館這種公益機構的屬性,也使這種公益機構的屬性綻放出時代的光芒。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博物館要打開眼界、心胸和格局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今天的博物館已經不能關起門來辦館。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博物館現正面臨著一個發展的大好契機,已經正式立項審批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建於上海浦東新區。

這座正籌建中的東館,將成為集中國古代藝術收藏展示、古代文化教育、古代文化研究與交流及公眾文化休閒娛樂的開放性公共平台。

「上海博物館東館建好以後,將同本館形成『兩館一體』的格局,藉助硬體,推動整個博物館功能的提升。

」楊志剛表示,這些年來,對博物館的責任和使命增加了很多新的認識。

而博物館新的責任和使命的提出,對於博物館作用的發揮和工作的定位同樣帶來很多新的要求。

「伴隨著東館的建設,上海博物館的功能將會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公共服務方面,包括發揮公眾教育、科學研究、文化交流、文化創意方面都會有新的發展,這是一種新的提升計劃。

因此,為實現上海博物館「兩館一體」的轉型,該館啟動「WINDOW」計劃。

楊志剛解釋說,所謂「WINDOW」,其六個字母分別代表六個關鍵詞,亦即每個字母代表一種辦館理念。

「W」代表「Wisdom」,即「智慧」;「I」代表「Interaction」,即「互動」;「N」代表「New」,即「拓新」;「D」代表「Diversity」,即「多樣」;「O」代表「Open」,即「開放」;「W」代表 「World」,即「世界」。

「『WINDOW』的中文解釋是『窗』,意即要把窗戶打開,代表博物館要打開眼界,打開心胸,打開格局,和外界產生更多的互動,因為今天世界的發展是如此之迅速。

」楊志剛告訴記者,上海博物館自去年開始啟動「WINDOW」計劃後,已經過了三個階段,現在處於Window3.0的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館近年來在公眾教育方面的推動力度也非常大,具有成品牌的系列講座,分為幾個主題,每年數量大概在170到200場之間,這在國內博物館同行之中鮮少能達到如此大的規模。

「我們邀請的國內外知名專家,都是某個領域裡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學者。

比如現在啟動了跟『一帶一路』相關的系列講座,就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研究專家和收藏『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有關的文物專家來演講。

講演最後都會整理髮表,進一步擴大學術影響力。

在楊志剛看來,「守正」和「開新」是博物館兩種很重要的價值理念。

所謂「守正」,即博物館有自己的工作規律和領域;同時,博物館不是與世隔絕的,館裡所有工作人員都是積極入世、有著現實關懷的人;所謂「開新」,則是要研判新的趨勢和新的格局,樹立國際和國內的博物館發展的兩個坐標體系,開創新的局面,繼續提高館裡人員的學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把基本的業務工作做紮實。

楊志剛認為,陳列布展是博物館的核心產品,也最終體現了博物館的存在價值。

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

博物館事業就是百姓的事業

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

作為東道主的深圳博物館將成為此次論壇的重要關注點。

而且通過深圳博物館,各國「文博大拿」均能親眼看到深圳的文博發展現狀,同時將深圳文博的發展現狀帶給全世界的大眾。

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聽他講述深圳30多年文博發展路。

中國人均博物館擁有量處在較低水平

葉楊表示,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在中國召開的博物館高級別論壇,這是一種上升到國家層面對於文博事業的高度關注,是一個大好事,將對中國的文博事業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讓世界文博走進中國,也讓中國文博跟世界聯繫結合更密切。

「博物館事業說到底是老百姓的事業。

」葉楊表示,現在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最想去看的就是博物館。

因為這能讓你最快地了解這個地方,了解這裡的人,了解他們的環境、歷史、文化、藝術。

「由此可見,博物館在社會上和人們的心目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博物館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特別是中國的博物館,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數量和質量都迅速提高,但與世界發達地區相比是遠遠不夠的,相對於經濟增長速度和公眾需求而言,人均博物館擁有量還處在較低水平,所以中國博物館的快速發展是必然的。

深圳文博始於1981年

深圳博物館的發展勢頭怎樣?葉楊介紹說:「深圳博物館目前已經擁有歷史民俗博物館、古代藝術博物館和葉挺指揮部紀念館3座博物館,此外,現在還在建設自然博物館、深圳特區管理線博物館、咸頭嶺遺址公園博物館3座博物館。

這說明像深圳這樣遠古文物相對缺乏,最近30多年才迅速崛起的新型現代化城市,對博物館的需求同樣是強烈的。

但是,博物館發展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大問題是文物藏品的不足。

特別是遠古文物,畢竟資源有限,不可能迅猛增加,這就需要我們敞開思路,根據各區域不同的狀況和特點,發掘更多的博物館資源,建設更多各具特色的公眾喜愛的博物館。

葉楊介紹說,1981年之前,深圳沒有相應的文博專業機構,1981年才正式成立深圳博物館,這是一個重要的開端。

而後1983年開始進行深圳文物普查,查自己的文物家底,才有計劃地發掘出土文物,也才知道深圳的歷史竟然有7000年,繼而才有了兩次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咸頭嶺」和「屋背嶺」。

從此深圳文物保護有了自身的體系。

葉楊說:「深圳博物館老館於1984年1月動工興建,1988年11月落成開館,從這時開始,深圳博物館有了自己的展覽。

不僅把自己的展品拿出來,還把全國的文物拿過來展覽。

當時,國家文物局在博物館老館那邊有辦事處,大家共建了一個樓。

這說明國家對深圳的文博事業是很重視的。

那個時候全國各個博物館還沒有這個概念,一般就是展自己的東西,展什麼觀眾就看什麼,很難有專門根據老百姓的需求做的策劃並引進展覽。

深圳博物館就走到了前面,那時候就開始做專題展了。

2007年深圳博物館開始面向全體公眾免費參觀,2008年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這也是重要的時間節點,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走進了博物館。

「本土出土+捐贈文物」

從零起點到目前擁有4萬多件藏品和40多件國家一級文物,深圳博物館是怎麼做到的?葉楊表示,深博剛剛起步時,國內其他博物館沒有錢,設施簡陋,但文物多,他們很願意用文物換一些資金來改善博物館設施。

1984年5月,國家文物局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大博物館從全局出發,調撥文物藏品給深圳博物館,助其建成宣傳我國文明和反映我國文博事業的窗口。

國家文物局調撥了文物2000餘件。

河南博物院、河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等調撥文物670多件,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三級以上珍貴文物。

「深圳博物館也有一部分文物是自己的出土文物。

」葉楊介紹說,「還有一部分是捐贈文物,主要是日本某企業無償捐贈中國古代文物310多件,包括三級以上珍貴文物近200件;美國著名慈善家貝林捐贈世界野生動物標本230多件;商承祚教授子女捐贈古書畫、印章等文物500多件;孫中山家族後人捐贈各類文物藏品3700多件;鄧拓家屬捐贈古書畫40餘幅。

這些都成為深圳博物館的重要館藏。

深圳已有7000年的歷史

「都說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其實,它的歷史已有7000年,有考古為證。

」葉楊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方面,對深圳市的地上地下文物作了全面系統地調查,發現並發掘了許多重要考古遺址,基本查明深圳地區地上地下文物分布情況。

「大梅沙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址、咸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屋背嶺商時期墓葬群、向南村商時期遺址、鐵仔山古墓葬群遺址、南頭古城東晉南朝及明清時期遺址等深圳重要考古遺址相繼被發掘,深圳7000年歷史逐步廓清,大批各時期文物出土。

其中屋背嶺遺址和咸頭嶺遺址,分別被評為2001年和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咸頭嶺遺址在考古界的影響已擴至世界範圍。

「深圳博物館沒有『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踐劍』這種特別凸顯的文物,深圳博物館暫時還沒有評出『鎮館之寶』。

以後,可以讓公眾或者媒體一起來評出深圳館的『鎮館之寶』。

」葉楊說。

中國博物館專業研究隊伍欠缺

葉楊介紹說,深圳博物館是廣大市民參觀學習、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貴賓及觀眾1000多萬人次。

目前年觀眾量超過150萬人次,位居國內博物館前列。

深圳博物館已成為普羅大眾乃至世界了解深圳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榮獲廣東省博物館最佳導覽服務獎。

葉楊表示,西方的博物館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中國的發展起步很晚,大多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有的。

中國快速的發展,使得文物的數量有些跟不上,「因為文物和藏品的積累需要時間。

但中國的後發優勢很強,硬體非常好。

同時,中國的博物館的專業研究隊伍是比較欠缺的,國外一個博物館動不動有幾百人的研究團隊。

所以,他們的博物館在對於文物上會有深度的維護,有利於事業做深做透,還能更廣泛地影響全社會。

中國和國外的博物館在歷史過程和體制上都不一樣,中國的優勢是效率更高,迅速發展。

雙方有相互學習的地方,盲目照搬都不可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座城的眼,每個人都應該走進

她是一座城的眼,我們從中得以窺見靈魂的樣貌對於一個人,博物館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課堂,代表日常生活之外的「詩與遠方」;對於一個國家,博物館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民族文化的傳承者,代表著一種綿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