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施工 竟然挖出明代太監古墓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訊】8月17日消息,古墓深埋地下,幾千年來數不清的王侯將相大家門戶,自然也有數不清的古墓。

這些古墓埋葬千年不為人所知,由於人們施工城市擴建等,經常在施工的途中挖出一些珍貴的古墓,例如著名的香妃墓。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成都一個古墓。

成都地鐵在施工的時候,竟然挖出了一個巨大的古墓群,考古學家前來鑑定後得知,這是一個明代古墓,裡面葬著的,正是明代的太監。

通過該墓群一墓碑碑文判斷,墓主身份或為明代太監,其官職為承奉司承奉正,從六品。

現場目擊:墓葬規格極高刻有「開國太師」

據附近市民說,這一處墓葬是在數月前開始發掘的,目前屬於封鎖階段。

「好幾個月前,就有人拿小鏟子在這兒挖了,後來聽說是古墓,我們就去看了熱鬧。

」在附近工作的曹小姐用手機拍攝到了幾張墓葬的照片。

在現場看到,該古墓群由六座古墓組成。

其中,有兩組古墓疑似合葬群的形狀,兩兩相連。

而剩餘兩座古墓則各自單獨而立。

這批墓葬均系豎穴式墓壙、長方形磚券拱的石室墓,即墓室用石條、石板構築,平頂。

墓室屋脊材質是青石構成,石室四周刻有精美獸圖花紋,墓室屋檐處也有水滴狀花紋,並用紅綠兩色著色。

雖歷盡朝代更迭,但色彩依然飽滿。

墓門處的紅色石牆以外八字狀向外擴。

值得注意的是,在墓門處赫然刻著疑似為「開國太師之墓」幾個大字。

參與本次發掘的考古隊負責人謝濤告訴市民,目前對於該區域的考古發掘工作仍然在進行當中,尚不能確認墓主人信息,也無法透露更多相關信息。

錦江區文管所工作人員彭進告訴市民,本次發掘的或為明代太監墓群,且距離曾發掘過十陵蜀僖王陵的地點很近。

據了解,此處不是成都首次發掘出的太監墓群,早在2005年,成都琉璃場一工地在施工過程中,就曾發現6座明初年間太監墓葬群。

根據發現,在該古墓群里出土了一座墓碑,墓碑似乎寫明了其中一墓主的身份。

墓碑上刻有「皇明勅賜承奉司奉正一石庵公墓表」。

資料表明,承奉司是明代年間的宦官官名,明朝在親王府設有宦官機構,稱之為「承奉司」,其內設承奉正、承奉副等職位,承奉正為從六品。

據碑文記載,其中一座墓主姓石,身份為明代蜀王府的宦官,其官職為承奉正,祖籍為麻城人,而該碑由其「子」所刻。

專家說法:不像普通百姓之墓

四川大學考古系教授羅二虎在看過市民提供的墓葬照片後,分析道:「從照片來看,墓葬風格的確很像明代時期的墓穴修建風格,屬於仿地面建築。

這個墓葬群規格較高,房脊、屋頂都相當精美,不像是普通百姓或一般富有人家所能達到的墓葬規格。

羅二虎指出,墓門處「開國太師」幾個字,一般是職位非常高的人,才能擁有如此稱位。

「成都以前應該沒有發現過可以明確為開國太師的墓葬。

所以,這應該是成都地區一項非常重要的考古發現,這對於成都地區的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羅二虎指出,就目前來看,這一墓葬群和過去成都發掘的蜀王墓風格較為相似。

太監墓在古代確實太少見,古代太監地位地下,名如草戒。

混得好的,家人接回安葬,混得不好的,草蓆一裹,甚至有許多死無葬身之地。

因此這個墓的主人非比尋常,這個古墓也具有很大的價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建昌發掘戰國古墓群

日前建昌縣鹼廠鄉東大杖子村戰國古墓群的勘探挖掘工作有了新進展。有關專家和考古工作者經過對古墓研究,認為此次發掘的戰國大墓具有重要考古價值與歷史意義,把建昌演變和發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忠縣發現宋明墓葬群 出土多件精美陪葬品

日前,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正式完成了對重慶忠縣生態工業園區內一處古墓群的搶救性發掘,期間發現多處南宋及明代雙室古墓,並出土仿宋青瓷、白瓷等精美陪葬品。此次發掘的宋明古墓群地處重慶忠縣的烏楊街道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