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真的盜了秦始皇陵,動用三十萬人搬寶藏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始皇陵既然埋藏著這麼多寶貝,難道不怕賊偷嗎?就算沒偷,難道不怕賊惦記嗎?
據歷代文獻的記載,秦始皇陵不但被人盜掘過,而且被人有意無意地毀壞過。
而盜掘過秦始皇陵的人有項羽,有「天下盜賊」「關東賊」,還有無名之賊;毀壞秦始皇陵的則是一個牧羊人。
這些記載可靠嗎?
我們不妨考察一番。
(圖)項羽,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
我們的考察先從有名有姓的項羽開始,至於「天下盜賊」、「關東賊」、無名賊、牧羊人,我們很難確指這些人是誰,因此把他們暫且放到後面再談。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四年(前203),劉邦、項羽滎陽對峙之際,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其中第四條即是:「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這是中國歷史上傳世文獻中第一次披露項羽盜掘秦始皇陵。
《漢書•高帝紀上》也有記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財,罪四也。
」
司馬遷和班固都記載了劉邦在廣武對峙之時痛斥項羽的十大罪狀的第四條大罪即焚燒秦宮室,盜掘秦始皇陵。
但是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沒有關於項羽盜掘秦始皇陵的記載。
《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入關之後對大秦帝國只做了三件事:
-
一是「殺秦降王子嬰」;
-
二是「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
三是「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
沒有涉及盜掘秦始皇陵。
《史記》的《高祖本紀》也沒有記載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一事,只有劉邦、項羽在滎陽廣武山間對陣之時,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其中有「掘始皇帝冢」一大罪名。
但是,這一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劉邦有可能誇大其詞。
誰說項羽盜掘秦始皇陵都可信,唯獨劉邦之說最不靠譜,因為劉邦與項羽是你死我活的政敵。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一直高舉著正義的旗幟,聲言項羽犯有十大罪狀。
劉邦列舉項羽的十大罪狀完全是為自己奪取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務的,所以,他會不惜一切地從政治上詆毀項羽。
因此,劉邦說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不靠譜。
尤其是劉邦這個人,一貫謊話連篇,說謊技能世界一流,雖然他未必在盜掘秦始皇陵一事上一定也說謊,但是至少對劉邦這麼一個說謊不眨眼的傢伙說的話,我們得慎重聽之,不可盡信。
而且,兩漢史書中的此類佐證極少。
所以劉邦指責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一事未必是真。
第二,項羽沒必要盜掘秦始皇陵。
項羽如果要盜掘秦始皇陵,只有兩種原因可以解釋:一是仇恨,二是尋寶。
項羽與秦始皇確實有仇。
項羽的祖父項燕當年就是在秦王趙政滅楚的戰爭中因戰敗而被迫自殺的。
項氏世代為楚將,楚國滅亡對於項氏家族來說也是滅頂之災。
項羽因此對大秦帝國、對秦始皇懷有刻骨銘心的仇恨。
項羽如何發泄這種家恨國讎呢?這就是《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的四件事:一是滅其國,二是殺其王,三是焚其宮,四是掠其寶。
大秦帝國表面上看是亡於劉邦,但實際上是亡於項羽,因為項羽消滅了大秦帝國最後的軍事力量,殺死了秦降王子嬰,放火燒毀了大秦帝國的宮室,這把火竟然燒了三個多月才自然熄滅;他還將大秦帝國帝都咸陽及其附近的秦宮室中的財寶與美女悉數掠走,帶到了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這就是項羽對大秦帝國刻骨仇恨的發泄。
他做完這一切之後,仇恨可以說已經得到極大的宣洩。
《史記》中確有伍子胥鞭屍楚平王的記載,但那是因為伍子胥並未能滅楚國、殺楚王、焚楚都、掠楚寶,僅僅是破楚國、敗楚軍。
所以,伍子胥的怨恨沒有得到充分發泄,這才導致了掘墳鞭屍事件。
對於這一事件,《史記》做了非常詳細的記載。
如果項羽真的盜掘了秦始皇陵,如此重大的事件,《史記》能不記載嗎?項羽的名氣可比伍子胥大得多,秦始皇的名氣更是楚平王無法相比的。
(圖)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再說尋寶。
《項羽本紀》明確記載項羽在焚燒大秦帝國都城咸陽的宮殿之後,「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這些「貨寶」是什麼?是大秦帝國宮廷中的寶物。
秦始皇陵中確實埋藏了大量的寶物,但是大秦帝國宮殿中的寶物肯定大大多於秦始皇陵墓中的寶物。
這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決定的:
-
一是活人肯定不會將全部寶物埋在地下讓死人享用;
-
二是秦二世肯定不會將大秦帝國宮殿的所有寶物全部埋在地下,都埋進去了,秦二世還享受什麼?
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從六國宮廷中獲得的寶物太多了,包括金銀財寶與絕色佳麗。
這些寶物在秦王子嬰投降之時並沒有遭到損毀,最終被項羽洗劫一空,運到西楚國國都彭城。
當然,劉邦也得到了一部分寶物。
項羽基本上擁有了大秦帝國宮廷的全部財富了,他還有必要去盜掘秦始皇陵嗎?挖墳掘墓,一是費勁大,二是罵名大,三是收穫未必多。
所以,筆者認為項羽犯不著挨千古之罵再去盜掘秦始皇陵。
所以,我們不能僅僅依據劉邦臭罵項羽的一面之詞,就為項羽定下盜掘秦始皇陵的罪行,我們尚需要其他文獻佐證。
(圖)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這方面的傳世文獻有沒有呢?
有!
《漢書•劉向傳》記載了劉向講的一段話:
及秦惠文、武、昭、嚴襄五王,皆大作丘隴,多其瘞臧,咸盡發掘暴露,甚足悲也。
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石槨為游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臧,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
又多殺宮人,生薶工匠,計以萬數。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
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
劉向說,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五代國君都施行厚葬,封土極高,最終都被後人盜掘。
這是劉向為諫阻漢成帝大修寢陵所上奏書中的一段話。
劉向通過這段話告誡漢成帝大修陵寢、施行厚葬只能成為後世盜墓人盜掘的對象,遠不如薄葬更安全。
因為薄葬無珍寶,陵寢自然不會成為時人與後人爭相盜掘的對象。
為了勸諫漢成帝,劉向還列舉了秦始皇陵被發掘一事為例,並且明確指出是項羽盜掘了秦始皇陵。
劉向的根據是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劉向說此番話的意圖,是為了阻止當今皇上厚葬,因此,這話也有誇大的可能。
只有誇大其辭,講清楚厚葬的可怕後果,才能讓漢成帝幡然悔悟,終止大修陵寢。
班固是一位偉大的史學家,《漢書》是史學正宗,其記載應該非常可靠。
但是,《漢書》可信不等於《漢書》中的每一條文獻都可信。
兩漢之後,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一事仍然被人不斷複述。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記載: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關東盜賊,銷槨取銅。
《水經注》記載的可靠性非常之高,因此它才成為中國古代地理學名著。
但是,這也不能保證《水經注》中的每一條文獻都準確無誤。
(圖)秦始皇陵
就以此段記載為例,如果項羽真的挖掘了秦始皇陵,而且用三十萬人搬運地宮中的寶物,三十天尚未搬完,那麼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寶物,竟然要三十萬人搬運三十天還不能搬完呢?
以常理推測,這是不可能的。
北魏學者酈道元的《水經注》的這條記載實在太離譜,完全不足信。
以上我們講了第一位被指責盜掘秦始皇陵的項羽,筆者不認為項羽是個盜墓賊。
○摘自《千古一帝秦始皇(上、下)》王立群(著),大象出版社授權合作稿件
這個小孩不得了,是他一把火燒了秦始皇的皇陵地宮
秦始皇贏政13歲登基,50歲病逝,在位37年,在他登基的第二年,開始修建皇陵,一直到秦二世登基第二年才修建完成,耗時37年,剛好和他在位時間相同。秦始皇陵號稱千古第一陵,其高大的封土堆高聳入山,...
項羽盜秦始皇陵?原來是劉邦為搞臭項羽的公關策略,實在是高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了大一統的有為君主,使秦國國力在其位時達到鼎盛時期。秦始皇從13歲起,著手給自己修建陵墓,直至50歲去世。這個陵墓規模宏大、建造精美,堪與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至今,...
秦始皇墓是否被盜過?有鼻子有眼兒的記載就有10次!
豐鎬遺子/書文;頭條號/睜眼看西安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腳下有秦始皇陵,是祖龍秦始皇的陵墓。之所以稱秦始皇為「祖龍」,皆因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真龍天子。關於秦始皇的陵墓,史載:"奇器珍怪,徒臧...
為什麼老有人喊著挖秦始皇陵?目的是啥?
豐鎬遺子/書文;頭條號/睜眼看西安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腳下有秦始皇陵,是祖龍秦始皇的陵墓。之所以稱秦始皇為「祖龍」,皆因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真龍天子。關於秦始皇的陵墓,史載:"奇器珍怪,徒臧...
秦始皇陵歷經滄桑,至今未盜,真有神秘守陵人?
秦始皇陵墓的地宮居然至今依然保存完整,這一事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雖然自古以來盜掘皇陵都罪在不赫,但「關中七十二陵」中,除極少數以外,大多都未逃脫被盜的厄運。皇帝在位時,陵墓砍一棵樹都得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