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不能挖的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

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

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

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古往今來,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騰,死後被人折騰。

自己折騰,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別的皇帝不一樣的事,謎團太多,蓋得了棺,定不了論。

於是後人跟隨,破解謎團。

不客氣地說,就是接著折騰他們,讓他們死後都不得安寧。

後人折騰的最大特點,過去是貶褒功罪,評判得失;現在流行避虛就實,也就是挖墳掘墓。

往客氣了說,這叫關注,但關注的問題點,各有不同。

平民百姓關注秦陵和乾陵,集中在一個疑惑上:為什麼不挖?感性色彩比較多。

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是,挖和不挖哪個更重要?學理成分更大。

這些年情況又變了,好像各級政府也開始摻和進來,仿佛辯論賽上的辯手,成了正方反方,正方肯定挖掘效益,反方強調保護功德,一個說YES,一個說NO。

秦始皇和武則天老是被後人這樣折騰得死去活來,其實也怪他們自己。

因為他們實在是生前太"出格",死後也太另類了。

要不然,和武則天同葬一個寢宮的李治,怎麼不太被人提及,也不太被人折騰呢?原因就是人家李治生前沒太折騰,屬於常態國君,壽終正寢時,也按皇室禮數大殮入葬,一切都中規中矩。

秦始皇那會兒,大開刻石紀功和樹立碑碣風氣,自己陵前卻沒留下只石片碣,這事好像沒有多少人關心,可武則天樹起的無字碑卻是世人皆知。

一個不留碑,一個留了碑,碑面又不著隻言片語,這都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揣測和聯想,激起專家無數的研究和爭執,成了報刊傳媒的頭條稿源,成了人們茶前飯後的談資。

不留名句,沒有恆言,二人身後都沒有什麼能傳詠的名篇詩句在世。

秦始皇曾東臨碣石,求仙問神,但後人吟詠的卻是"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曹操,讓一代梟雄曹操風光無限,名垂汗青。

說實話,不少人對評價秦始皇與武則天的歷史功過已經提不起太大的興趣,那是專家學者們的事情。

明眼人都知道,現代人關注的是如何古為今用,為我所用,還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實際得多,也現實得多。

急性子的人早就顧不上澄清歷史事實,尋找歷史規律,叩問文明興衰了,而是來他個"夢想照進現實",干他個考古大揭密才爽快。

歷史事實被研究了多少年了,誰也沒說出普適性的結論,總是這樣懸著,叫人鬧心,挖個真實出來不就完事了麼?而且還有視覺,有觸覺,有效益,有業績。

秦始皇陵是否真的有地宮?地宮有多大呢?地宮有沒有其他入口?如果有,出口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桃花源呢?最近考古學家利用現代先進的測量儀器,測出秦始皇陵的地宮最深可能達到了1500米。

按照這個數據的話,秦始皇陵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為從已經挖掘的部分秦始皇陵往下再挖1000米已經超過了陵墓和渭河之間的落差。

渭河的河水就倒灌進陵墓。

所以地宮下面有多深,是不是真的超過了1000米?超過了1000米又是怎樣防止渭河水的倒灌的呢?這些到目前為止都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秦始皇陵在世界歷史也可以算得上數一數二神秘的陵墓。

秦始皇陵還有許多無從考證的之謎。

例如秦始皇陵中是不是真的有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兵馬俑的詛咒是不是真的?還是再如電影《九層妖塔》中描述的,秦始皇陵下的地宮裡有九層妖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陵裡面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考古之謎:為何到現在秦始皇陵至今未開

隨葬品在古代,它標誌著墓主的身份、等級。古代國家的禮制大多規定死者生前身份、地位及相應的隨葬品,超過這種級別的稱作"逾制",按理是要受處罰的。而隨葬品的出現、發展是與人們的社會"意識、宗教、信...

秦陵挖還是不挖?

中國有兩個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矚目,一個是秦陵,一個是乾陵,前者是秦始皇的陵寢,後者是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寢。今天小編就帶你詳細解讀一下工程浩大的秦始皇陵。

以現代的科技水平,能否進入秦始皇陵

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的秦始皇陵,動用了80萬人力,耗時39年,是中國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且讓其後人嘆為觀止的帝王陵寢。秦始皇,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死於公元前210年,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