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多知道一些。」 專訪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序幕是「台北文學年金」頒獎典禮,掌聲如雷,眾目期待,身為得獎者的「滌姐」掉下眼淚,矛盾與荒謬,快樂與罪疚,同步席捲而來,「被 ... OKAPI閱讀生活誌選單 HOME ○作家上線中 ●熱門專欄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馬欣|孤獨眾生相 宅女小紅|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 比才|日常的講究 諶淑婷|思考教與養 王昀燕|文青理財的50道陰影 賴以威|數感超展開 黃麗如|玩真的 在10樓上班的OKAPI君 \本月大人物/ 新手上路 譯界人生 集散地 雜誌總編說 編輯、邊急、鞭擊 不讀不知道! 這本書很有事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滑滑圖文史 文字的旅程 紙的旅程 讀者告訴我們的事 內容的樣貌 OKAPI農曆春節不打烊 +製作我的特企 生活提案 早晨聽音樂 今天的餐桌上有什麼? 書桌上的甜點時光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無可取代的街角小店 於是,我這樣觀看 挖掘心裡的老派文具魂 咖啡日常的問與答 靈感的一體兩面 好書指南 作家專業書評 OKAPI選書推薦 詩人╱私人.讀詩 一起看圖文 一起讀輕小說 一起翻雜誌 鹹水傳書機 好評.外文書 博客來偵探社 好設計 書籍好設計 唱片好設計 年度好設計 設計視野 青春博客來 高中生讀什麼 青春一起讀 學習力倍增 親愛的十七歲 青春漾觀點 青春排行榜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選書 年度百大 獨厚心得 閱讀特輯 創作獨白 動漫編輯私推薦 電子書|有聲書 試讀偵探|無劇透閱讀 ►影音 #每天閱讀幾分鐘 小歇3分鐘 充電5分鐘 深讀10分鐘 防疫食譜快找 減壓解憂處方 會員專區 熱門文章 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文章NEWSTORIES 33年後揭開母親離家之謎,從此媽媽不再是虛擬人物──專訪田威寧《彼岸》 【青春大作家X2022數感盃青少年數學寫作競賽】新詩金獎:π 崔舜華/往事並不如煙,而如鬼魅──讀陳雪《你不能再死一次》 倪瑞宏/臺灣藝術史的女兒──讀《臺灣美術兩百年》 龍貓大王通信/30年前你讀過一次,你需要在30年後再讀一次──史蒂芬.金《燃燒的凝視》 熱門文章HOTSTORIES 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1 【青春一起讀】大坦誠:如果!大家都想看你死掉!你就要活下來,氣死大家! 2 【馬欣專欄】為何有如此失格卻如此耀眼的母愛?──《我們的藍調時光》的姜玉冬 3 【餐桌上的老二哲學|010】夏天必吃的消暑電鍋料理:醬蒸冬瓜 4 看完不一定會想登山,但一定會餓。

──美食登山漫畫《山與食欲與我》 5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6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7 日文譯者張克柔:「好」的字幕翻譯,是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 8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9 喬齊安/求職如戰場的密室狼人殺,日本「就活推理」最高峰──《六個說謊的大學生》 10 《蒼井優台灣的女孩》IvyChen:假設她是台灣女孩,回家時媽媽煮了一碗麻油麵線給她 1 【餐桌上的老二哲學|009】自助餐的低調經典配菜:滷豆腐 2 【青春一起讀】大坦誠:如果!大家都想看你死掉!你就要活下來,氣死大家! 3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4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5 【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食用窩邊草比亂吃山上的野菇危險多了啊 6 日文譯者張克柔:「好」的字幕翻譯,是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 7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8 【完美樹洞|來函照登】家人這種病—努力不被拉下去已是最厲害的能力/周慕姿心理師回覆 9 【馬欣專欄】不以演技聞名,阿湯哥為何是舊時代的最難忘?從《捍衛戰士:獨行俠》看正落幕的巨星魅力 10 【馬欣專欄】為何有如此失格卻如此耀眼的母愛?──《我們的藍調時光》的姜玉冬 1 五位你需要認識的台灣當代攝影大師 2 5個你想去但去不了的旅行觀光景點 3 太幽默!章魚燒有話說、花豹的斑點可以賣、妖怪爸爸要上班......這些繪本讓人嘴角失守 4 人妻人媳哩愛知影 5 返校前,返校後,幫助你更了解故事背景的四篇文章 6 《惡童當街》、《乒乓》與《花男》,松本大洋漫畫彩蛋與製作幕後大公開! 7 #國際不再恐同日性別取向不同,但幸福的模樣並無不同 8 下班也來得及做的5道明日便當菜 9 五月關鍵字:「母親」──從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窺見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10 這些繪本,大人比小孩更愛不釋手!體會給大人看的繪本魅力 頁面路徑列表 首頁 \本月大人物/ \本月大人物/ 「真實的去認識一個人吧,然後,再多知道一些。

」──專訪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採訪、攝影:柯若竹/2020-05-15瀏覽次數(26804) Share URL 字級 作家廖瞇。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序幕是「台北文學年金」頒獎典禮,掌聲如雷,眾目期待,身為得獎者的「滌姐」掉下眼淚,矛盾與荒謬,快樂與罪疚,同步席捲而來,「被書寫的人在痛苦裡,書寫者卻在接受掌聲。

」那或許歸根於家族書寫的宿命,當書寫者選擇揭開黑盒,光環也好、譴責也好、掙扎也好、療癒也好,註定都要概括承受。

沒用的東西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滌姐是「滌」的姐姐,筆名廖瞇,出過詩集《沒用的東西》。

滌的狀態被稱為「繭居族」,他不社交、不與家人對話共食,騎樓飄散的菸味、數層樓上的桌椅刮地聲、空間中他人的氣息存在……處處粗暴地侵略他的感官,令他難以忍受。

房間成為滌的繭,他受苦於對世界的敏感,家人則受苦於滌對世界的敏感。

廖瞇記得有一次在家看電視,房裡的滌因聲音干擾而暴怒,雙方雖未當場駁火,但廖瞇聽聞媽媽轉述後也湧上情緒,「在客廳看電視都不行,這樣我還要回家嗎?」 契機不僅僅源自單次衝突,而是很多場的碰撞。

有人說過,命運的另一個名字是時機,某天廖瞇累積許久的不適逢上左右無事,決定與房裡疏遠已久的弟弟攤牌,對話像打火石碰出星火,讓廖瞇重新認識了滌。

思考滌的事讓廖瞇困惑又混亂,骨牌般的另一日,無可傾洩的欲望催促她寫下感受,描繪(她所知道的)滌的生活,觀察到的家人互動;這個寫作計畫過關斬將獲得第20屆台北文學獎年金,更推了踟躕的廖瞇一把,攪動並試圖看清家中長年壅滯淤積的一切。

接下來的日子,跟媽媽飯後散步,嘗試各種滌可以接受的方式踏進他房門,各種相處過程的採集——大量談話、大量記錄,與大量反思——持續占據廖瞇的生活。

她形容自己是需要很多時間去做一件事的人,「跟滌講話一次至少要兩小時,而且要精神狀態很好。

」廖瞇並不討厭做這件事,「進入狀況後我們真的只是聊天,但密度更高。

滌講的話實在太有趣了,剛開始幾乎每句都可以寫下來,就算沒入圍年金,我也想記下那些內容。

」 廖瞇回到台東鹿野後,訂下固定的寫作時間,早起坐在案前,不上網不務雜役,順著昨天的尾巴回想對話,情景自然地湧入腦海,便啪啦啪啦順暢地敲起鍵盤。

她也逐漸發現,不可能只寫滌卻繞開其他家庭成員,被寫的人各有立場交織打結,有自己的聲音要求抗辯:「讀你的東西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不是我啊」「有些事情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但廖瞇歡迎不同版本加入,「如果沒有這些對話,沒有這部書寫,有些事我永遠不會知道原來是這樣。

」 對話點滴慢慢鑿壁,讓關係透進光。

但也有雷雨交加時刻,媽媽對家內隱私被攤在世人目光下始終抗拒,有次又提及出版之事,媽媽撂下一句:出不出版真的這麼嚴重嗎?廖瞇難受了一陣子後寫信剖白心聲,討論過程中她看見媽媽的糾結拉鋸:究竟要讓家庭故事止步於此,或成全女兒出版?……最後為什麼不反對了?廖瞇神情百味雜陳,「老實說,應該是母親為女兒所做的讓步吧。

有時真的覺得媽媽就是會這樣。

」 繭居是新時代崛起議題,不少家庭苦於此困境,或許有讀者想從《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尋求解答,但廖瞇輕輕點破希望泡泡,「這本書不是溝通範本,也不會教你怎麼跟繭居族對話,這沒辦法教。

書寫過程中我也一度挫折,我曾經期待媽媽和滌因此更相互理解,進一步能夠對話,後來發現沒有想像中容易。

畢竟每個人的位置不同,個性不同。

我平常不住家裡,之前覺得一個月才跟滌講話一次看似很少,可是能夠這麼高密度的對話,也許正因為生活空間不同,才有這個餘裕,每天住一起搞不好就沒辦法。

說不定媽媽也想這樣跟滌對話,但她做不到。

」 廖瞇很清楚,「你也可以...」這種話隨口輕巧,加諸他人何嘗不是暴力。

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但,若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彼此對待的方式也無法複製,那是為什麼而寫?「我相信對話可能帶來改變,但不代表每個人都要這麼做。

我想表達的,是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感覺,繭居族的家人也不容易啊!如果你現在生氣不想講話,不用逼自己打開心胸。

」她求教於先前因工作認識的心理學教授宋文里,在引薦下讀了心理學家羅哲斯(CarlRogers)代表作《成為一個人》,深受觸動。

「就像羅哲斯認為在心理諮商中,不需要告訴對方『應該變成』什麼樣子,也不須期待追求某種復原,或要破裂的變完好的。

我覺得如果有期待,比較接近『可以開啟對話的期待』。

」 這與廖瞇現職帶自學生的教學經驗相呼應,她提到不久前的小插曲:來上課的一對姐弟雙雙睡眼惺忪,原因是姐姐前一晚忽然創作欲爆發,半夜爬起來投入手作,弟弟跟著醒來,體驗人生首次凌晨兩點半的世界樣貌。

「其實一開始我試著進行當天準備好的課程,可是小孩興趣缺缺。

大人用權力強迫小孩,或許他還是會配合你,但效果很差,後來我發現該順勢而行。

在體制裡可能很難想像,但我帶自學生課程幾乎『不設目的』,羅哲斯強調的『非指導性』也類似如此。

就像我跟滌說話,沒有要去指導他,也不是以『希望他變好』為目的。

」 凌晨兩點半醒來算脫軌嗎?如果像滌,37歲、無產無業、嵌合不進社會,與世界互不順眼,算是脫軌還是不正常? 廖瞇借書名「不正常的人」對世界拋出質疑與戰帖,「到底什麼叫不正常?像農作物本來就有各種長相,不正常也不會怎樣。

只是要拿來賣或裝箱,奇形怪狀的傢伙就會對生產者造成麻煩。

」她邊思考邊陳述,「只有當東西或人必須被社會化解釋,正常/不正常的區別才被凸顯吧。

不正常只是跟多數人不一樣,唐鳳也不正常啊!跟多數人相比,她特別聰明。

」 然而困境就在,有些人的「不一樣」,並非與他人無關,比如滌對聲音極度敏感,家人連打蚊子都要戒慎小心,廖瞇倒是平常心看待,「爸媽跟滌會有衝突是必然的啊!就像交通號誌規則不同,勢必會塞車或車禍。

」她進一步解釋,「你是要讓衝突繼續,還是試著理解為什麼會有衝突呢?當衝突產生,我們要多數人改變嗎?還是要少數這方改變?可能都不是,而是去理解為什麼不一樣。

」 要理解就得先對話,且每次都堪比開箱,不知會開到驚奇箱還是恐怖箱,只能戰戰兢兢捏著踩雷碰壁的心,一次次深呼吸再前進。

對話從不只是張口說話,對話是最入世的修煉。

廖瞇自認不是主動噓寒問暖的個性,「原先有段時間我覺得滌不想講,那我也不找他。

可是後來想想不是辦法,難道滌一直不講話,我也真的不找他嗎?」於是她迂迴探路,知道滌喜歡草莓,便帶自栽草莓回家,交給滌的時候也不多說;當洗淨的草莓空盒靜靜躺在桌上,她知道雙方建立了一種互動默契。

「我之前害怕過,會小心翼翼,猜想他不想跟我說話所以沒反應,常常就覺得:算了。

但彼此理解後,衝突有機會變少,或因為理解而化解。

」人浮於世,不可能沒有衝突,廖瞇抱持的與其說樂觀,不如說是相信。

「滌沒有『變正常』,我們也仍然不一樣,不一樣可以並存。

這不能強迫,需要彼此的願意。

」 血緣從不承諾共通語言,即便同住一個屋簷下。

滌或許曾是廖瞇心靈上的遠方,但在侷限與疲憊之中,她仍不放棄想像這個不確定的遠方,嘗試理解和靠近,這本身就是無比晶瑩的善意。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帶她前往之處,破裂不必變成完好,不正常也不必變成正常,「有用」更不是重點。

最後我們追問廖瞇,那她關心什麼?她的回應簡單素樸,「就真實的去認識一個人吧,然後,再多知道一些。

」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電子書)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有聲書)  延伸閱讀  廖瞇/「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原本也可能發生在我家 吳曉樂:以直拳直接攻擊淚腺──讀《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編輯說書】摸著石頭過河的那段路途——關於廖瞇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為走不進診療室裡的人搭一座橋──專訪精神科醫師蔡伯鑫《空橋上的少年》 我們一離家,就不想回頭,直到父母生病那一刻──專訪夏夏《傍晚五點十五分》 回文章列表 Share URL 上下則文章 PREVIOUSARTICLE 盧郁佳:「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和其他世紀瞞天騙局──讀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NEXTARTICLE 陳浩基:既與社會攸關、亦與社會無關的異色傑作──讀臥斧「碎夢三部曲」 相關主題RELATEDTOPICS 廖瞇 家族書寫 繭居族 散文 CarlRogers 自學 延伸閱讀RELATEDSTORIES 陳思宏/天后宮奉祀凡人,花蝴蝶的告白──瑪莉亞.凱莉《花蝴蝶回憶錄》 「反迪士尼」的他,以「黑雪公主遇上睡美男」顛覆世界──讀《極度危險的經典童話》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上一則 下一則 主題推薦RELATEDSTORIES 當時他們為什麼上街頭?看文字與影像紀錄的反送中運動 距離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已經三年,紀錄當時現況的紀錄片《時代革命》近期上映,透過導演的攝影機,捕捉到什麼樣的緊張現場與參與者的想法?透過相關文章,讓我們貼近當時的事件面貌。

741 1 上一則 下一則 上一則 下一則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時他們為什麼上街頭?看文字與影像紀錄的反送中運動 距離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已經三年,紀錄當時現況的紀錄片《時代革命》近期上映,透過導演的攝影機,捕捉到什麼樣的緊張現場與參與者的想法?透過相關文章,讓我們貼近當時的事件面貌。

741 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