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章句》菁華選粹白話解 -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白話解:孟子說:「像從前離婁 ...   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每周一字 德育故事 智慧話語 讀經教室 時尚話題 家庭教育 處世之道 科學發現 傳統文化 影音藝苑 人生智慧 祭祖報恩 儒學簡介 童蒙養正 讀書趣談 各地諺語 禮記選解 四書集注 德育課本   《孟子 ?離婁章句》菁華選粹 白話解 1.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白話解:孟子說:「像從前離婁那樣精明的眼睛,公輸般那樣的巧匠,如果不使用圓規、曲尺等工具,就不能制成圓形與方正的器具;還有像師曠耳朵那樣的靈敏,假使不用六律的音符做標準,就不能訂正宮、商、角、征、羽等五個音;因此以堯、舜那樣賢明的君主,他們治理人民,如果不以仁政為準繩,也不能平定天下。

」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白話解:空有善心而不行,仍然不能夠治理國家;只有法律,也不能叫它自己施行。

※ 善心還要有善行,善法還要人實行。

3.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 ◎白話解:孟子說:「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天下,是由於有仁德;傳到後來會失去天下,是由於失去仁德。

一個國家之所以會興盛、衰敗、存在與滅亡,原因也都是一樣。

」  ※ 夏桀、商紂、周幽王、周厲王,以致於中國歷代的君主治國,莫不如此,重蹈覆轍者何其多,「小心!歷史是會重演的。

」慎哉! 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白話解:凡是所做的事,有不如愿的,都應該自我反省,求自己改過。

等到自己的身心都純正了,天下的人自然都來歸附了。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5.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謂也。

」 ◎白話解:孟子說:「大凡一個人,必定是自己先有輕慢自己的行為,然後別人才會來侮辱;一個家必定是自己先不珍惜、自己先破壞,而後別人才會來破壞;一個國家必定是內部互相爭斗攻打,然後他國才會乘機來攻打。

《書經?太甲篇》說:『上天降下的災禍,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災禍,那就不能活命了。

』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 6.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

胸中正,則眸子了(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白話解:孟子說:「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神更好,更清楚了;眼神沒有辦法遮掩他的惡念,存心正直善良,眼神就明亮;存心邪惡,眼神就混濁不明。

所以只要聽他所說的話,再看看他的眼神,哪一個人能隱藏呢?」 7.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

」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

」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子欲手援天下乎?」 ◎白話解: 淳於髡問:「男生和女生彼此不能直接用手接受,這合禮節嗎?」 孟子說:「合於禮節。

」 淳於髡說:「假使嫂子掉到水里,能不能用手去救她?」 孟子說:「嫂嫂掉到水里不伸援手救她,簡直就是豺狼禽獸的行為。

男生女生不能直接用手接或受,這是禮節;嫂嫂掉到水里 伸以援手,用手救她,這是權宜之計,是變通的方法。

」 淳於髡說:「現在天下大亂,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老師不肯伸援 手救他們,是何緣故?」 孟子說:「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要用仁義的大道去救 他們,嫂嫂掉到水里,要用手來救她,你要我用手來救天下的百姓嗎?」 ※ 用手僅能救一人,用仁政能救天下百姓,千千萬萬人。

8.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 ◎白話解:孟子說:「事奉尊長,以哪一項為最重要?應當以侍奉父母親為最重要。

守護的事,以哪一種為最重要?應當以守護自身,潔身自愛不作壞事為最重要。

」 9.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白話解:孟子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當人家的老師。

」 ※ 自以為是,喜歡指導人。

10.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 ◎白話解:孟子向齊宣王說:「國君看待臣子像手足一樣的親切,臣子就會把國君當成心腹一樣的愛護;如果國君看待臣子像犬馬一般的卑賤,臣子就會把國君當成路人那般的疏遠;如果國君看待臣子像泥土、草芥一樣隨意踐踏,臣子對待國君就會像仇人一般的痛恨了。

」 ※ 讎與仇通。

11.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

」 ◎白話解:孟子說:「孔子處事待人,從不做過份的事。

」 1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白話解::孟子說:「有德行的君子,能永遠保持像嬰孩一般,純真無邪的心。

」 13.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白話解:孟子曰:「君子之所以不同於他人的地方,是因為他的存心。

君子以仁存心,也以禮存心。

以仁存心的人能愛人,以禮存心的人,能尊敬人。

能愛護別人,別人也常愛護他,能尊敬別人,別人也常尊敬他。

」 14.君子有終身之懮,無一朝之患。

◎白話解:君子有終生的懮慮,沒有一時的災難。

※ 終身之懮:懮不能致堯舜,不能行仁道;故非仁不為,非禮不行。

至於一時災難的來臨,既不是自己的過錯,也不是自己能力所能避免,內省不疚,也就坦然接受了。

15.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 ◎白話解:孟子說:「世俗所說不孝的事有五種:手腳懶惰不肯做事,又不能夠奉養父母,是第一種不孝;喜歡賭博下棋,又好飲酒,不能夠奉養父母,是第二種不孝;貪愛財物,偏愛妻子,不能夠奉養父母,是第三種不孝;縱情於耳目之欲,涉足聲色場所,使父母受辱,是第四種不孝;喜歡逞血氣之勇,與人打架爭斗,連累到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 前頁 後頁 大方廣網站   網站導航 - 聯系信箱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