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職業倫理中的“義利之辯”--評論-人民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教師為例,專注於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不僅會伴隨著待遇的提高、體面的生活,更能享受到學生的愛戴、同行的尊重、社會的認可,這些都是勞動本應具有的 ...
七一社區 記住登錄狀態 注冊
退出
中國共產黨新聞
中國青年報:職業倫理中的“義利之辯”
孫燾
2014年01月13日14: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職業倫理中的“義利之辯”
近來在網絡上有一個調查,讓人們用一個字來概括已經過去的2013年,據說最受認可的一個字是“累”。
網絡上還有一個新詞是“累覺不愛”,因為身體心靈的各種累,人生都失去了樂趣。
在技術發達的今天,人的“累”主要是心累。
找不到做一件事的意義,心就會累。
筆者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在職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面臨著來自工作、家庭的方方面面挑戰。
筆者認為,待遇、職稱固然是直接的問題,但如何認識工作的意義,才是最大的問題。
對於工作意義的認識,直接決定了人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和評估自己的處境。
問題想清楚了,有利於心態的平和,免得受累。
對工作意義的追問指向著儒家提出的“義利之辯”。
《論語》當中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說法,《孟子》中也有“何必曰利”的告誡。
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記、文學藝術當中也有大量崇義抑利的作品。
經典當中的告誡,加上后世的不斷強調,逐漸造就了中國人“重義輕利”的意識,就是說,人要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去追求義,而不要追求利。
我認為,崇義抑利是當今社會仍然要發揚的傳統。
不過,這個傳統的內涵首先要加以澄清。
長期以來,中國人對“義利之辯”其實存在誤解。
誤解有兩個極端的表現:一是傳統社會裡那種羞於談利益的風氣。
即使在今天,一些人說起“公益”、“道德”,似乎就不能跟財富、商業有任何關系。
這種觀念常常讓許多事做不成,人際關系也搞得十分扭曲。
這種對於“義”的誤解和迷信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彈,於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徹底地否定“重義輕利”的原則。
這些人會認為現代社會就應該理直氣壯地追求“利”,講究“義”已經是過時的觀念了。
這種觀念的后果則是人們為了“利”無所不用其極——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已經多得不必列舉了。
我認為,這兩種認識都是狹隘地理解了“義”和“利”,把“利”狹隘地等同於金錢、名聲等好處,同時把“義”作為它的對立面。
筆者認為,所謂“義”,其實就是人們通常講的“做好本職工作”或者“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中國人提倡的“本分”,也就是把心思放在自己的社會位置所要求的那些正當事務上面。
這並沒有排斥待遇、榮譽方面的考慮,因為世間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要有一定的財力物力做保障的,有些還需要有相當的體制資源和名分來做擔保。
以青年教師的工作為例,“義”就是專心於教學和科研工作。
為了給學術工作一種超脫的地位和立場,我們當然可以並且應該去為自己爭取比較體面的待遇——包括薪資、職稱、頭銜、榮譽、稿酬、項目費、講課費,等等。
如果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著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要用心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提升講課水平,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學術界和社會公眾的需要,這就是“義”﹔相反,當教師把待遇、名分等當成目的,而把教學科研工作當成手段、工具,這就是本末倒置了,說得嚴重些,就是“見利忘義”。
澄清了這一點,“重義輕利”就不是一個空洞的、虛假的口號。
我認為,“見利忘義”的弊病不是太熱衷於好處,反而是沒有認清什麼才是真正的好處。
以教師為例,專注於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不僅會伴隨著待遇的提高、體面的生活,更能享受到學生的愛戴、同行的尊重、社會的認可,這些都是勞動本應具有的尊嚴。
尊嚴感和價值感會比單純的待遇更能激勵人去專心工作,即便有時也會覺得疲倦,但不會覺得累。
這種正反饋就是“義”的最大價值。
而一旦人把工作當成謀取某種利益(不論是財富、名譽、地位,還是其他虛幻的外在肯定),那麼工作本身就不再具有樂趣。
人往往不是因為累而不愛,反而是因為不愛才覺得累。
疲累感、無價值感正是“利”的最大代價。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容易讓人累的。
多少青年才俊把大好時光和才華消磨在逢迎和鑽營上,即便爭取來一些待遇、名分,從體力到心力卻都處於一種透支狀態,一肚子的苦水無處傾訴。
更可怕的是,長此以往形成了習慣,就會認為這就是人生和社會的常態。
甚至對於這種“常態”的無條件接受,倒成了所謂“成熟”的標志,以此再去敲打那些尚懷有理想的青年。
這真是十足可悲的事。
在這種環境中,要真正享有“義”的益處,首先需要每個人自己時時清醒,守好自己的本分﹔其次也要呼吁政策制定者創造寬鬆的條件,讓一個開放的市場來保障誠實的勞動能夠與相應的待遇、尊嚴發生必然的聯系。
這將是比簡單的提高待遇、發放福利更有建設性的舉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猜你喜歡
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兩會強調了這些關鍵詞
習近平牽挂少數民族的那些事兒
圖解:習近平在兩會上的連珠妙“喻”
五年間習近平去的第一個“團組”是哪些?
回顧:五年來習近平的“兩會金句”
習近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高清圖集:二月習近平精彩鏡頭全紀錄
習近平2018年春節團拜會講話十大金句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
建黨95周年學習路上改革創新案例征集中國政要資料庫“兩學一做”黨建雲平台
延伸文章資訊
- 1從食安風暴探論孟思想與商業利、義之關係作者
因此,本文將由論語以及孟子的思想對此社會問題 ... 本文藉由探討社會主要議題「食安風暴」, ... 四)孟子所談的義利之辨,在追求「利」的同時,「義」也該兼顧。
- 2中國青年報:職業倫理中的“義利之辯”--評論-人民網
以教師為例,專注於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不僅會伴隨著待遇的提高、體面的生活,更能享受到學生的愛戴、同行的尊重、社會的認可,這些都是勞動本應具有的 ...
- 3儒家的義利觀與現代社會公平正義之實踐 - 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前文已經指出:儒家的義利之辨,在行為的抉擇中,有強調「先義而後利」的意義。也就是說:儒家主張任何人在現實的行為當中,應該先考慮到行為對整體社會所可能帶來的結果, ...
- 4孔子義利觀之辨明—兼論對現代企業經營之省思
營」之間議題的延燒。不可否認,企業體存在之目的,在於「獲取最大利益」,. 不過,在謀求私利的過程中、經營者必得同時考量所應善盡之社會責任,亦或遵.
- 5【泛哲學】義大於利?何必曰利?還是先義後利?
論儒家「義利之辨」中道德與幸福的關係:或許有人會認為主張「存天理, ... 哲學與西方哲學皆關注之重要且普遍的哲學議題,也同時為一般人所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