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军事制度: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根基- 禁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常备的军队产生了与军队有关的人员管理、日常事务、后勤保障等事务,军队行政出现,军政长官随之产生。

战国时期,楚国的司马、秦国和赵国的国尉,都是负责 ... 首页新闻无障碍先秦时期的军事制度: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根基小阿说剧11天前 原始社会是“兵民合一”的。

平安无事,大家各自生活,一旦开战,青壮劳力齐上阵。

当时的战斗规模也小,用后来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小摩擦、小冲突甚至是"群殴"事件。

各派政治势力都没有常备军,更谈不上固定的军事机构,也没有专职的军官。

部落首领在战场上,就是天然的指挥官。

看一些发展不太成熟的民族,军事体制大体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仗越打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原始的军事体制就不灵了。

军队组织朝着专业化,军事制度朝着规范化发展。

夏朝、商朝利用政权组织动员军队,开始出现了成千上万人参战的场面。

当时的军队分车兵和徒卒,以车兵为主,主要装备是畜力驾挽的战车。

战车的单位是"乘",一乘有一个驾车的人,在实践中占据指挥官的角色;此外还有左右两个战士,一个射箭,负责远射,一个持长矛,负责近战,三个人都是站着的。

这就是标准的一乘战车。

战车实际上是移动的射箭平台。

先秦时代的贵族子弟,都要受所谓的"六艺"训练,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的射(射箭)和御(驾车)就是为驾驭战车作战准备的。

战车对徒步的士兵拥有绝对的优势,在先秦的战场上起到了核心作用。

能够动员的战车的多少,是一国国力的象征。

商汤灭夏的主力是“良车七十乘”,周朝灭商的牧野之战中,周朝的主力军是“戎车三百乘”。

齐桓公九合诸侯,号令天下,在于齐国能一次性出动战车八百乘作为武力后盾。

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晋文公出动了战车七百乘,最后取得了胜利。

当时的人常用“千乘之国”来炫耀武力。

先秦的战争,往往是“一个战场”、“一次交锋”、“一天之内”决出胜负。

贵族们堂而皇之地列队布阵,双方都倾尽全力,用主力对主力、从正面发动攻击,决出胜负。

当时的宋襄公,就因为坚持不进攻渡河的楚军、不进攻没有布好阵形的楚军,才转胜为败的。

很多人嘲笑宋襄公,殊不知,春秋时代的贵族都是这样的,贵族有贵族的矜持,宋襄公是典型的贵族。

贵族战争,光明正大、直截了当,太适合战车发挥了。

到了春秋后期,战争才变得复杂,有谋略、有战术,战场绵延数十里甚至上百里,时间持续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

当时的军队都是临时征召而成,分为左中右三军。

“三军”就是这么来的,现在用来指海陆空三种形式的军队,而本意是指临战划为三部的军队。

君王居于中军,直接指挥中军,并且统帅三军。

至于军队的建制,商周的军队以“师”为最高建制,有“周六师”“殷八师”等名称。

《周礼》说的周朝军队建制是"师一旅—卒—两—伍"∶"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

五百人为旅,旅帅为下大夫。

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

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

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可见,当时的军队规模不大,也没有职业军官,大夫、士等贵族在战时充任军官。

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各国必须维持稳定的军队,不能再临时征召了,以出现了常备兵制度。

比如晋文公设置了上中下三军,分别任命将领,其中中军将领又称“元帅”。

这可能是史载的常备军设置之始。

常备的军队产生了与军队有关的人员管理、日常事务、后勤保障等事务,军队行政出现,军政长官随之产生。

战国时期,楚国的司马、秦国和赵国的国尉,都是负责常备军行政的专门官员。

需要注意的是,司马、国尉都是军政长官,调兵遣将的权力牢牢掌握在君王手中。

战国时期,军队调动以君主行文命令为准,并必须有调兵的凭信,也就是兵符。

兵符,形状像一头伏虎,一分为二,以榫相合,一半放在君主那里,一半颁发给将领。

凡是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必须有君主的书面命令,并且要有虎符为凭。

魏国信陵君救赵,就首先偷得魏王宫中的半个虎符,然后假造文书,才取得将军晋鄙率领的八万军队的指挥权。

就这样,军事权力在常备军出现之时,就划分为了军政(军队的日常行政)、军令(调兵遣将)、指挥(行军打仗)三项权力。

君王握紧军令权不放,也就抓牢了军事的核心权力。

频繁的战争和巨大的军事重压,推动了军事领域的改革。

战国时代的另一大变革体现在军事技术方面。

赵武灵王改革的重要内容"胡服骑射",把游牧民族匈奴的骑射技术引进了汉族地区。

赵国把骑兵建设成军队的主力,大大增强了战斗力,一度西击秦国、南下中原,气势咄咄逼人。

骑兵不仅对步兵拥有绝对优势,而且机动性完胜战车。

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之后,骑兵作战统治中国古代战场上千年。

从车战到骑兵的转变,是战争形式的巨大变革,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用在马。

"车战时代,人们重视御射和造车,骑兵时代人们重视马政。

从秦汉到明清,马都是朝廷的一大政务。

凡是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时期,都是马政制度严密、执行有效的时期,比如汉武帝时期、唐代前期、北宋前期。

官府有专门的养马机构,鼓励民间畜马。

秦朝统一六国后,设太尉统管军政,派遣将军行军打仗。

秦军分驻首都咸阳和全国各地,中央驻军由皇帝直辖,地方驻军由地方太守、县令及其属官都尉、县尉指挥。

中央驻军也称禁军,主要由皇帝的警卫部队和首都的卫戍部队组成。

禁军集中而精干,装备优良,明显优于地方驻军,目的是防止地方势力威胁到中央。

秦朝确立的"内重外轻""居重驭轻"的军事体制,为之后的王朝所继承。

历朝历代都把精干武力直辖朝廷,也就是皇帝,甚至把京畿周边和关隘要地的驻军也划归禁军系统。

比如北宋的"强干弱枝",几乎把稍微像样的官兵都划归禁军,禁军庞杂,数以十万计。

而地方驻军,粗劣不堪,甚至是荒年招募流民的权宜结果,完全不加以训练。

宋朝把这项政治传统"发扬光大",虽然没有产生擅权的武将,但牺牲了军事系统的效率,牺牲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这是宋朝孱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任何制度的设置都有一个"度",实施过度好制度也会变成坏制度,其中的"权衡"很重要。

抓牢军令权、把主力集中在直辖禁军中,是帝王控制军权的两大法宝。

后世皇帝都奉为至宝。

禁军起源于君主的亲兵集团。

早在夏朝,君王就依靠近亲或者奴隶,组建了亲兵集团。

启当初破坏禅让制度,建立夏朝,身边的亲兵集团就出力不少。

当时,亲兵有侍卫君王和四出征伐的功能。

商朝时有相对固定的亲兵队伍,甚至有亲兵给商王殉葬。

西周的禁军队伍不断扩大,扩充至三四千人,称为"成员"或"亚旅"。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郎尹、柱国,秦国的中尉等,都是禁军的专门军官。

秦军的另一项重要制度是征兵制。

全国统一后,征兵制推广到各地。

服兵役成了老百姓的一项义务,是徭役的主要内容。

秦朝二十三到六十岁的男子都能征召入伍,一生要当两次兵,一次卫戍首都,叫作"正卒",期限为一年;一次戍边,叫作"戍卒",守卫边疆,期限也是一年。

在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吴广等人,就是戍卒。

此外,秦朝百姓还要在郡县服兵役一个月,称为"吏卒"。

秦朝因为徭役频繁造成兵源匮乏,征兵不足就募兵补充,甚至征发刑徒为兵。

汉朝继承了秦国的征兵制,但百姓的服役期限大为减轻,可以在当地服役,称为"郡国兵"。

郡国兵就是地方军队,有可能轮番抽调到中央宿卫朝廷,就成了中央军,也有可能被抽调去守卫边疆,就成了边防军。

当然,详细的军事制度没有几十万字是写不完的。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从原始部落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趋于完善,在秦国定下基础。

后世历朝历代也都是根据此基础做出不同的改变。

举报/反馈分享好友分享好友更多精彩内容进入[历史频道]1777000手机发现军训照片,中国留学生被澳方遣返172901431省区市新增本土病例1228+5658,其中上海96+43811592220封控中的长春,因为蔬菜供应跟不太上再成舆论焦点。

在其他地方,有封控也必有蔬菜的相关舆情。

老胡想就此插几句嘴: 第一,菜是中国民生的突出项,城市为抗疫封控,政府对保供蔬菜也必会给足重视。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投入多大力量,非正常市场配置的蔬菜供应网出漏洞注定免不了。

第二,出了这方面问题,政府方面最要做的一是向市民表达歉意,二是立即挤出力量填补漏洞解决具体问题。

不要琢磨更多。

第三,各地封控期间,政府一定要对出一些抱怨性负面舆情有承受力。

老百姓的生活被打乱了,怎么可能没有怨言?大家发泄发泄情绪又何妨?政府此时千万不要为平息一般性负面舆情花太多心思,出现舆论危机,要用快、诚、实来应对。

舆论引导要多用行动来带动,论述要与语境相协调,要避免简单粗暴。

正面舆论千万不能通过人为组织“制造”出来。

那样干没意义,而且很容易露馅穿帮,引发更大负面舆情。

总之,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力有不逮时,就如实告知公众。

其实老百姓对封控中这不出问题那会出问题,也并非没有思想准备和包容。

涉疫的舆论事件多了,反而撑起了某种综合承受力。

我最后想说,困难总会过去,官民不妨都让信心多一些。

更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