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制度- Alliance of military academies - Google Site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朝的軍事制度源自秦國商鞅變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秦始皇兼任太尉以掌控軍權。

平時太尉掌握全國兵事,戰時則另置將軍,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

將軍有上、前、後、左、 ... Searchthissite 大秦帝國大漢王朝三國時代晉朝五胡十六國 中國史學大秦帝國外交政治體制軍事制度歷史一統六國秦末民變秦皇擴張大漢王朝西漢歷史文景之治王莽奪位呂后專政昭宣中興楚漢之爭與開國漢武盛世東漢歷史外戚與宦官光武中興明章之治黃巾之亂與滅亡三國時代政治體制軍事制度歷史三國鼎立內訌外鬥官渡與赤壁之戰黃巾之亂董卓亂政與群雄割據三分歸晉晉朝軍事體制政治體制西晉賈后干政與八王之亂崛起與統一內憂外患五胡亂華東晉北伐與桓溫專政淝水危機晉室南渡與內亂劉裕篡晉朋黨之亂與桓玄稱帝五胡十六國名稱由來 Recentsiteactivity中國史學editedby許峻瑋MembershipDirectoryremovedby許峻瑋itemdeletedby許峻瑋名稱由來editedby許峻瑋五胡十六國editedby許峻瑋東晉editedby劉上綺ViewAll 軍事制度 秦朝杜虎符,是古代朝廷用於傳達命令、調動軍隊的一種特殊憑證。

秦朝的軍事制度源自秦國商鞅變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34]。

秦始皇兼任太尉以掌控軍權。

平時太尉掌握全國兵事,戰時則另置將軍,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

將軍有上、前、後、左、右將軍之分,其下有裨將、都尉與司馬等。

還有監軍以監督出征軍隊。

戰爭結束後,軍隊交還國家[7]。

秦朝採取徵兵制,主要是全國男丁,一半務農,一半當兵。

自二十三歲開始服役。

先在所屬郡縣服役一月,即「更卒」;再赴首都任戍衛一年,即「正卒」;最後屯邊一年,即「戍卒」。

秦朝建立前夕,約有軍隊五十萬人。

然而統一後兵力反而擴充,例如北駐五原與南戍南越即調動九十萬,修築阿房宮與驪山秦始皇陵又動員七十萬人。

因兵員濫用而不足,又動員商人、罪犯、贅婿與閭左(貧弱的人)為兵,戰鬥力也大為稀釋。

到秦末農民戰爭就有兵力不足與素質不齊的問題[7]。

秦朝的軍隊組織,可分為正卒(京師兵)、更卒(地方兵)和戍卒(邊兵)三部分。

京師兵由郎官、衛士和正卒組成。

郎官由郎中令統領,衛士由衛尉統領,負責宮廷內外的警衛。

負責守衛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統領。

地方兵置於郡、縣,一般由郡尉、縣尉協助郡守或縣令統率,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聽需以皇帝「虎符」為憑才能徵調。

邊兵主要負責邊郡戍守,由邊郡郡守統領,下轄都尉和部都尉[34]。

軍種分為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基本兵種。

大抵平原諸郡多編練騎士、輕車,山地諸郡多編練材官,沿江、海諸郡多編練樓船。

秦軍以步兵為主,騎兵、車兵為輔。

車兵雖已不是軍隊的主體,戰鬥時遠則以弩箭射擊,近則以矛鉞格鬥。

步兵是秦代軍隊構成中的主體,分有重裝步兵和輕裝步兵兩種。

騎兵方面,用於北擊匈奴和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

樓船士主要分布在巴蜀地區,而後擴展到江南,在南征南越時被用於支援步兵[34]。

秦朝軍制的一個特色是商鞅制定的二十等爵制度[j],共二十等。

軍士要憑斬殺敵人首級而升爵,但這應該限於低階爵位。

升爵一等者,有罪可以減免,五十六歲退役。

無爵者稱為「士伍」,六十歲才能退役。

最高為徹侯,可有食邑,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

由於這個制度,使得秦人善戰,被稱為「首功之國」[7]。

秦軍的武器裝備大多採用銅器,直到秦朝建立後,獲得六國大量鐵兵器,以及中原冶鐵技術,才完全以鐵器為主。

秦軍的遠射武器十分先進,不論步兵、騎兵或車兵,都裝備有大量的弓、弩、箭。

其箭大多採用飛行穩定、準度高的三出刃簇。

還有一種特大的簇,專門用於強弩。

秦軍的近戰武器大多以銅器為主,有長柄的戈、矛、戟、鈹,短柄的彎刀和劍,還有某些過了時的鏢、殳、鉞等等。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

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

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

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35]。

秦軍的鎧甲已經制式化,均用金屬製成,式樣因兵種及職位不同而有所區別[34]。

秦朝四馬兵車銅雕像。

秦朝弩機,西安市北關出土。

秦朝床弩與弩使用的箭。

秦朝藏石鎧甲 Comments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