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淡蘭北路(官道) ... 許多史料記載淡蘭古道歷史時,常提到「土人白蘭」或「土著白蘭」經狩獵開拓的山路事蹟 ... 藉由茶葉的起源,我們可窺知淡蘭南路(茶道)的發展。

移至主要內容區 首頁 走進淡蘭 淡蘭故事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列印"> 分享 Facebook Line Twitter Plurk 淡蘭故事 ::: 本條是台灣最北邊的古道,是清朝時期北部「淡水廳」到東部「噶瑪蘭廳」間往來的北台灣重要東西路徑,這條貫穿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的「淡蘭古道」,承載北台灣豐富的歷史記憶。

走上淡蘭百年山徑,彷彿就能展讀由山系水文為場景的歷史課,了解所有構成「淡蘭」的故事。

無論是平埔族的社徑、漢人墾拓的路徑、軍事征伐的陸軍路、經濟用途的茶路,乃至於緊密聯繫各聚落間的保甲路,這張穿梭在北宜間的綿密路網,就是歷史的見證人。

淡蘭北路(官道) 發展最早、史料紀載最多之路段。

從先民游獵、遷徙山徑時就開始形成,功能逐漸演變成官府平亂征戰、巡查、海防的通道,並為確保官兵定期巡查的通行安全,加速民間使用通行、通商、墾拓、修築的機會,進而修整出許多捷徑。

淡蘭中路(民道) 為生活民道,較無官方的歷史記錄,僅從現有史料記載「蘭入山孔道」及「黃總大坪」古徑以及聚落拓墾、農產種植及運銷的過程來探究,建構出淡蘭中路之路徑。

淡蘭南路(茶道) 為清朝時期重要的經濟茶路。

初期官府擬闢便道芻議未果,先民尋徑入山植茶,利用水路或陸路載貨,前者以石碇楓仔林及深坑為主要渡口,將貨物集散後,循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載至大稻埕,後者則可由山區耕作地,主要循便道,翻越山嶺,經坪林尾、石碇、深坑、六張犁等節點抵達大稻埕,形成茶路。

爾後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北台灣植茶大盛,茶葉成為當時最主要出口商品。

經濟的動力,影響官府不得不正視,促成臺灣巡撫劉銘傳於1885年循此山徑闢巨道通宜蘭。

進入淡蘭歷史時光隧道 (參考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觀光技術科) 1723年:設立「淡水廳」 1721年(康熙60年)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武裝起義,攻陷臺灣府城後,自立為王,後遭清廷趁隙之際,一舉覆滅。

清廷有鑑於此,認為原有的「一府三縣」行政區劃已不敷統治需求,便擴編為「一府四縣二廳」──增設「彰化縣」與「淡水廳」。

原設於彰化縣城,後遷入廳治竹塹城(今新竹市),管轄的範圍包括從大甲溪以北,至貢寮的遠望坑,與蛤仔難(噶瑪蘭,今宜蘭)為界,大約涵蓋了今日的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的沿海地區。

由淡水廳的設立作為「淡」蘭起始點,代表當時台灣的發展已逐漸由南向北推進。

1788年:南路的初步開發 乾隆年間,因林爽文發動抗清行動,群起響應,清廷派軍前往鎮壓後,林爽文等人逃往噶瑪蘭。

臺灣知府楊廷理費時一年4個月平定,平定過程中發現一條往返淡蘭間僅一百十里的便道,且已是可通行之路況,因此有議開闢(〈淡蘭擬闢便道議〉),但官府當時對臺灣採取消極治理的態度,此便道屬清廷治理的邊境,且為「番界線」,最後以經費不足為由,並未進行整建。

1795年:白蘭氏開發北、中二路 許多史料記載淡蘭古道歷史時,常提到「土人白蘭」或「土著白蘭」經狩獵開拓的山路事蹟。

這位平埔族人白蘭氏因而被視為是淡蘭古道的開闢者,其開發路徑可大致分為兩路:北路(暖暖至三貂嶺):暖暖-碇內-楓仔瀨-桀魚坑-伽石(豎石)-三貂嶺下-三爪子坑(汛)-苧仔潭(食)-三貂嶺;中路(暖暖至頂雙溪):暖暖-十分寮-楓仔嶺-頂雙溪。

1796年:吳沙開墾宜蘭平原 吳沙因多年來與蛤仔難(今宜蘭)的原住民從事番產交易,雙方互動關係良好,深得原住民信任。

當時許多漳、泉移民來台生活,吳沙明瞭蛤仔難的環境適宜居住,便計畫率領漢人拓墾。

番社頭目因信任吳沙,初期默許他們開墾土地,但隨著漢人及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原住民開始抵制,械鬥不斷。

後來吳沙釋出善意,訂立規約,不再私自拓墾,而順利開發宜蘭平原。

1807年:楊廷理平亂 嘉慶12年,海盜朱濆停泊於雞籠,南澳總兵王得祿率兵突擊,朱濆戰敗後,逃至蘇澳意圖作為東山再起的根據地。

爾後,台灣知府楊廷理自艋舺出發,北上至噶瑪蘭,與王得祿在蘇澳圍剿朱濆,並於沿路設立「汛塘」加強防務,後來汛塘周遭逐漸形成聚落與道路,成為今日的「楊廷理古道」。

1810年:南路(茶道)最早起源 藉由茶葉的起源,我們可窺知淡蘭南路(茶道)的發展。

文獻上最早有關茶葉的歷史記載可追朔至1717年(康熙56年),當時北台灣只有一種水沙連茶,是為野生茶,此茶樹位處於深山中,漢人不敢貿然進入番地採收。

至1810年左右(嘉慶年間),由中國福建井連侯、柯朝引進茶苗,分別種植在土庫庄(位於深坑)及(魚桀)魚坑(位於瑞芳),後來逐漸擴張至桃園、新竹等地,由此可知深坑、瑞芳可謂最早栽種茶樹的地方。

1812年:清廷正式設置「噶瑪蘭廳」 有鑑於1807年的海盜猖獗,台灣知府楊廷理曾多次上奏,盼能將噶瑪蘭地區早日歸化為清廷版圖,以防患於未然。

直到1812年(嘉慶17年),清廷正式設置「噶瑪蘭廳」治理,淡水廳與噶瑪蘭廳常有公務上的往來,為因應頻繁傳送公文的需要,官府沿路設立「鋪遞」(郵局),進而促進淡蘭古道北路的發展。

1824年:黃廷泰率眾入山開墾 新北市雙溪區泰平地區的開發歷史,可歸功於清道光年間的黃千總(清朝官職稱)「黄廷泰」,當時黃千總沿著頭圍往泰平方向移墾,到達泰平地區時,發現此地十分遼闊且平坦,便稱之為「大坪」,遂率眾開墾,也就是「黃總開大坪」。

而因丘陵地可採樟製腦,河谷平坦地可種植稻米、甘藷等,進而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並吸引更多漢人來此發展,逐漸形成聚落。

隨著這股移墾潮流,我們可初步描繪淡蘭中路的脈絡。

1850年:漳泉械鬥 清朝時期漢人來台開墾主要由兩大族群組成:漳州人、泉州人,初期因要面對原住民的威嚇,漳泉兩派會共同合作,但隨著清廷設官治理撫番,則兩大族群便開始爭奪地盤,便形成「漳泉械鬥」。

1844年(道光24年)漳泉械鬥開始於淡水,一路蔓延,包含中坑、下坑、盤山坑、闊瀨、楣子寮、豹子廚(多數淡蘭中路)。

這樣的武裝衝突延續了十餘年,直到1861年(咸豐11年)才正式落幕。

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 清廷在兩次的英法戰爭失利後,分別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准許外國人來台貿易,開放了安平港、淡水港作為通商口岸,後來增列雞籠(今基隆)及打狗(今高雄)兩個港口。

臺灣的經濟貿易來源也由原本的米、鹿皮、白糖,轉為茶、糖、樟腦,又以茶葉為最大宗,因此,隨著市場需求增加,促使北台灣快速發展,也間接帶動淡蘭南路(茶道)的拓展開闢。

1867年:劉明燈三貂嶺、草嶺歷史遺跡 同治五年(1866年),劉明燈奉旨接任曾元福擔任臺灣總兵後,於隔年(1867年)爆發了美船羅發號(Rover,又譯羅妹號)事件,在一次率兵北巡時淡蘭北路(官道),於三貂嶺山徑留下一碑文:「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

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

寒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

海上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其中的「鯨鯢」指的就是羅發號事件。

據說碑文當時皆以金箔黏貼,便有「金字碑」之稱。

而草嶺古道上的「虎字碑」及「雄鎮蠻煙」則是相傳劉明燈北巡至埡口,遇狂風大作,取易經「風從虎」之意,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題下「虎」字,以鎮強風並維行旅安全。

經草嶺山腰時遇大霧瀰漫,題下「雄鎮蠻煙」四字,以除瘴霧。

如今這些石碑皆被列為國家古蹟,也是淡蘭古道著名的歷史遺跡。

1872年:馬偕博士來臺傳教 馬偕博士於1872年來台,早期在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一帶傳教,後期推展至宜蘭、蘇澳,他往返淡蘭多次並設立近60間教會,為北台灣奠定基督教與現代教育的重要基礎。

藉由他在北台灣所留下來的足跡及史料記載,後人能更深入了解淡蘭的歷史與路徑。

1885年:劉銘傳巡撫開闢淡蘭便道 歷經牡丹社事件(1874年)後,清廷逐漸意識到臺灣的重要性,便任命沈葆楨來臺處理臺灣海防。

翌年,沈葆楨倡議「開山撫番」政策,將山區及臺灣東部納入統治,更增設臺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及基隆廳。

1885年建立臺灣省,由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並積極推動多項現代化建設。

隨著茶葉帶來的經濟成長,使得官府不得不拓展「茶路」,加強開闢淡蘭便道(今北宜公路之雛形)工程。

此路徑大幅縮短往返噶瑪蘭的路程,取代原本的三貂嶺路線,成為現代北宜間的主要交通道路。

關閉視窗 探索附近步道資訊 天氣預報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今天天氣 °C 降雨機率 % 最後更新日期: 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 空氣品質監測網 最後更新日期: 步道 旅宿 特色商家 旅服中心 移至頁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