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消失的百年古道,四堵古道,值得作為歷史人文山林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期間又因為功能性以及發展功能而分出了三條主要道路,經過瑞芳、雙溪、貢寮、汐止、平溪、石碇以及坪林等,大概可以分為淡蘭古道北路(標示為TK1)、淡蘭 ...
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複製連結關閉已複製網址淡蘭古道|消失的百年古道,四堵古道,值得作為歷史人文山林教育的第一條古道
「淡蘭古道」,意思是連接淡水廳及噶瑪蘭廳之間道路,由於是始於清朝期間,已經是上百年古道。
期間又因為功能性以及發展功能而分出了三條主要道路,經過瑞芳、雙溪、貢寮、汐止、平溪、石碇以及坪林等,大概可以分為淡蘭古道北路(標示為TK1)、淡蘭古道中路(標示為TK2)、以及淡蘭古道南路(標示為TK3)。
淡蘭古道最早發展的是被稱為是官道的北路。
開始於19世紀初。
因為淡水廳與噶瑪蘭廳間需要傳送公文,官府沿路設立「舖遞(類似郵局)」,方便公文傳送,也間接促進了淡蘭古道北路的開發、人潮聚集,馬偕博士也走過這條官道。
漳州、泉州人長期因為爭奪土地水源,淡蘭古道中路則見證了這段歷史的進程。
淡蘭古道的南路,則是因為英法戰爭戰敗之後港口通商,台灣大量出口樟腦、茶葉、稻米,淡蘭古道的南路「茶道」亦扮演其中重要角色。
年來許多居民於山間開墾種茶,臺灣的茶葉經濟已成為此時最有經濟價值的產業,淡蘭古道南路也隨之繁榮,推動了官府循著「茶路」加以開闢通往噶瑪蘭的道路,也成為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北宜公路。
淡蘭古道北路、中路、南路,總和至少可分段有49條古道或路徑,短中長程接手,難易度也各自分野,被譽為台灣版的朝聖之路,淡蘭古道有其自然、以及歷史意義存在。
而其中消失了近百年的四堵古道(標示為TK3-9),此段於1885年時被劉銘傳闢為官道。
古道路徑清晰且寬闊,沿途可見茂密的柳杉林,四堵溪合流處水質清澈,寧靜優美。
四堵古道全長8.7 km:起點:碧湖二橋/終點:石牌縣界公園
淡蘭古道官方網站:https://tour.ntpc.gov.tw/TKTrails/
淡藍古道–四股古道健行裝備準備:
雖然四股古道不到非常難走的地步,不過因為全古道慢慢被以人工找到與盡量修復之後,仍是比較屬於原始的古道,不至於難走,新手朋友應該也都能走完,但山裡難免溼滑,防滑的雨鞋或者多功能登山鞋、排汗透氣的褲裝、帽子、雨具以及登山杖仍是需要。
四股古道全段沒有廁所,需要上上下下手腳並用,少許路段還需要攀爬,裝備宜輕巧。
TK3-9四股古道,起點為坪林碧湖二橋,終點為石牌縣界公園,全長8.7公里。
淡蘭古道的辨識系統為雙扇蕨的符號,由知名設計師蕭青陽所設計,有如手掌般守護山林的樣貌。
這是一條在四年前重現的全手作步道,六百多雙手,重現台灣朝聖之路的美麗,「四堵古道」此段曾經消失,大致分為兩段,第一段為碧湖出發段,周邊的大眾運輸系統尚未完整。
四堵古道的路徑基本上都是好走的路徑,僅有幾處需要踏石頭涉溪、以及其中有兩段需要抓著繩索上下,需要一點體力跟手腳並用的巧勁。
四堵古道沿途幽靜,這一段可以慢慢走、慢慢欣賞自然生態與風景,也值得作為山林教育的第一個古道,在判斷山野路徑、路徑方向、以及保護大自然以及歷史文化的講述上,會有非常豐富的精彩內容。
出發這一天北宜公路沿途都有雨勢,雖然不至於需要撐傘穿雨衣,不過因為連日的溼滑,整條四堵古道稍有泥濘,一般鞋子可能不容易行走甚至會濕透。
加上一路上有兩三處是這樣需要靠著繩索協助攀爬的小坡土,對於一般人來說不算困難,但是若是年長者或者是行動不便的朋友就不是太適合。
四堵古道沿途的自然環境,溪水河流清澈乾淨,台灣山林的蕨類植物眾多,要作為山林教育的起點倒也非常適合。
並且台灣過多的保護、山林間的教育較少,像是四堵古道這樣的健行情境,倒是歐美親子家庭非常喜歡的假日健行生活、或者是作為山野教育的一環,包括如何判斷路徑、在山林裡頭如何知道危險情境、甚至該如何安全的行走等等,另外像是侏羅紀恐龍腳邊活了兩億年的植物-雙傘蕨,在國外只有化石,在台灣卻有真跡,成為了淡蘭古道的標誌,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一環。
其中唯一南路的淡蘭石柱,可以在這邊拍照做個紀念。
這個四堵古道的字跡是由書法家周良敦撰寫刻成。
其他九座石柱則分別散佈在北路以及中路。
淡蘭古道之所以迷人,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之外,這悠然原始的小徑、以及重新被找出來的意義,及其中豐盛不已的自然景觀地貌,讓人沈浸在這古道當中慢慢走都是一場自我對話的美好,沿途走著一路想著當時在西班牙朝聖之路,帶著孩子們一起行走的愛與對話,台灣版的朝聖之路,似乎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一段四堵古道結束之後,接到北宜公路之後,下街四堵苗圃古道,這一段算是非常好走的舒適道路,最後結束在石牌縣界公園,算是完整的四堵古道路線,約8公里左右。
後面可接跑馬古道。
苗圃步道比較有人工整理過的痕跡,是近年新規劃的生態道路,平坦好走有碎石路,幾乎與現今的台九線北宜公路平行而行,沿途而走還會小有車聲呼嘯而過。
最後來到縣界公園。
從碧湖入口一直到石牌縣界公園,全段路約8.7公里,步行時間大約需要4小時左右。
最後來到宜蘭與新北的接壤之處,有個遠眺平台「金面棧台」可以看龜山島以及蘭陽平原,是為宜蘭縣頭城鎮與新北坪林區的分界點。
整條四堵古道後可接跑馬古道至礁溪站,算是完善的路徑。
四堵古道從碧湖經四堵到石牌,全長總長有8030公尺,大眾交通工具上未妥善接駁,僅能採原路折返,或者先預定好交通工具在石牌縣界公園接駁而下。
但作為探訪淡蘭之路的開始,對於這條曾經消失又重新復返的古道,的確是山林教育、以及古道歷史教育非常不錯的認識開始。
留言網路連線不穩定
延伸文章資訊
- 1淡蘭古道南路 - 輝哥的天空
此行程為淡蘭古道南路,總長約64K,以六張犁(麟光捷運站)為起點,經深坑、石碇、坪林,再到宜蘭礁溪。清領時期從官方消極緩議開闢的便道,經民間累積百年的茶葉經濟 ...
- 2淡蘭故事
淡蘭北路(官道) ... 許多史料記載淡蘭古道歷史時,常提到「土人白蘭」或「土著白蘭」經狩獵開拓的山路事蹟 ... 藉由茶葉的起源,我們可窺知淡蘭南路(茶道)的發展。
- 3淡蘭古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蘭古道是泛指清朝末期到日治時代初期(約十九世紀期間),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現今台北、基隆到宜蘭)的山區主要交通道路系統,範圍橫跨現今北台灣的四個行政區(新 ...
- 4重返淡蘭古道,拾遺里山百年台灣史
淡蘭古道共分北中南三路,各有不同自然風貌及文史意涵。北路官道的歷史最悠久,清領時期設噶瑪蘭廳後以平埔族部落通行路徑修築而成,用以傳遞公文及 ...
- 5淡蘭古道 - 淡水維基館
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