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來的歸宿,就在海平面上:荷蘭發展「漂浮城市」 - 社企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解決全球住房空間不足的問題以及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可以從「水上」著手。

... 建築物的基座,打造「漂浮屋」,計畫改善荷蘭長期與水爭地的困境。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 mobilemenu 社企流|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 searchbox 繁 简 En Facebook Moreoptions PhotoCredit:WaterStudio 城市未來的歸宿,就在海平面上:荷蘭發展「漂浮城市」,讓人們真正與水共存 城市建築新知 2018.01.16 FacebookLike GooglePlusOne 瀏覽次數: 當陸地生存面積減少、海平面不斷上升,荷蘭的建築師KoenOlthuis提出「漂浮城市」的構想,開啟人類朝水上發展的可能。

整理/李沂霖 根據BBC報導,到2030年,世界上將有60%的人口會居住於都市,此舉將為現有都會區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許多城市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約有90%的大城市位於海濱,很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

為了因應這些變化,一些工程師,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皆表示,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也許是時候做一些嶄新的嘗試了。

長期以來,為了擁有更多空間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城市不斷與海洋爭地,在新加破,有25%的城市是建造在填海而成的陸地上;在東京,則有20%的土地建在人造海島上;而荷蘭更有大片的土地,是在北海填海造陸而來,同時也築起複雜而精密的堤防,保護沿海城市不受洪水泛濫之災達數世紀之久。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人類應該停止與海洋的爭奪戰並與之合作。

要解決全球住房空間不足的問題以及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可以從「水上」著手。

「我們必須開始與水如朋友般共存,而非總是成為敵人。

」荷蘭建築師KoenOlthuis說道,他成立建築公司「WaterStudio」,設計並建造「漂浮平台」作為建築物的基座,打造「漂浮屋」,計畫改善荷蘭長期與水爭地的困境。

根據荷事生非,「漂浮平台」為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在填入發泡材料後,將房子建造在該基座上,利用浮力承載房屋的重量成為「漂浮屋」。

同時,漂浮屋也能利用纜繩與支柱,將房屋固定於岸邊或水上,可隨著水位升降。

而要打造一棟漂浮屋,運用現有的建築技術即可,房屋的內部結構與一般住宅沒有任何差異,並不會大幅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

起初,WaterStudio專注於建造單一的別墅或辦公室,但Olthuis相信,他們將有可能以這個方式打造一整座「漂浮城市」。

Olthuis認為,城市建築發展應該擺脫過去的「靜態」(static)模式,改為「動態」(dynamic)組合。

以往,以陸地為基座的城市為靜態的,若不拆除建築物,就不容易進行更動;而「浮動城市」則可依據季節或是人口變化反覆改造。

Olthuis以水的冷卻效應為例——在炙熱的夏天,可透過搬移浮動平台將漂浮城市「打開」,讓城市內建築物間的距離(也就是水道)擴大,有助於冷卻空氣、降低溫度;相反的,當冬天來臨時,就將這些空隙縮小,讓建築更緊密,則可以保持城市中的熱度。

或者我們還能更進一步想像:藉由增加浮動平台,一座漂浮城市將能在旅遊旺季時擴增範圍以容納觀光人潮,甚至還能拓展出空間接納難民,待人潮退去後再縮減城市規模。

社企流於韌性城市專題報導時曾提及,開發漂浮建築不需要整地、開挖與打地基,更不用填海造陸,可以保留原始的水岸環境。

如此一來,建築開發不僅不用破壞生態、與水爭地,更能使建物適應不斷上升的水位,隨之漂浮移動,不因環境變動而受到影響,有效提升城市的韌性、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據BusinessInsider指出,在荷蘭有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低於海平面的地區,而漂浮城市便成了兼具環境友善、適應海平面上升的新解方。

Olthuis更表示:「我們認為,在水上發展的永續性遠大於陸上。

」 以往與水爭地的荷蘭,如今致力於「與水共存」,目前在荷蘭已有多處地區發展漂浮屋,其中,荷蘭的IJburg區現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社區。

此外,在全球也能看見漂浮屋的身影,如馬爾地夫的「Greenstar」漂浮旅館以及阿聯酋的漂浮清真寺。

Olthuis這個漂浮屋的點子,為陸地生存空間不足的國家創造了新的可能,也成了人類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創新解方。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Thefutureofthefloatingcity-andtherealities(BBC) TheNetherlandsisbuildingentireneighborhoodsthatfloatonwater(BusinessInsider)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人口增長的建築新解-漂浮屋與CityApps(荷事生非) 【從生活嘮叨荷蘭設計】蓋新屋、改舊房,創造居住好品質(下)(明日誌) 延伸閱讀 >> 站在全球暖化最前線:冰島首都目標2040年成為全球首座「碳中和」城市 >>太陽能與智慧電網全都有,這座「從零打造」的永續城市,給都市人不妥協的環保住屋新選擇 >> 洪水不是猛獸,而是能「與人共存」的自然變動——荷蘭把土地還給大自然,打造不怕水淹的城市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與水共存韌性城市荷蘭漂浮屋漂浮城市 你可能也喜歡 洪水不是猛獸,而是能「與人共存」的自然變動——荷蘭把土地還給大自然,打造不怕水淹的城市 海平面上升怕淹水?荷蘭科學家設計「雙重堤防」,預留緩衝區防洪又顧經濟 翻轉地層下陷區劣勢,雲林農村建高腳屋「與水共生」 阿姆斯特丹把監獄改造成繽紛的難民文創中心,讓難民不再「生存以上,生活未滿」 這款口罩用畢可種出花!荷蘭設計師盼達防疫與環保平衡 循環經濟將帶來哪些發展機會?荷蘭CircleEconomyX循環台灣基金會洞察趨勢 把土地還給自然,打造「與水共存」的城市——紐奧良修道院改建為全美最大的城市濕地 極端氣候下的城市求生計——盤點全球交通、供電、建築3大韌性指標,打造台灣安居未來 PhotoCredit:Plantagon 瑞典正颳起「地底農場」旋風:不僅無須支付一毛租金,還創造良好的封閉循環系統 科技食農城市新知 2018.01.11 編譯:郭潔鈴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一棟26層高的摩天大樓底下,有個曾是報紙檔案室的儲藏空間,將搖身一變成為農場。

由於此農場獨特的營運模式,在這裡耕種的都市農夫們,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一毛租金,因為農場產生的熱能已足以付清金額。

即將於2018年初開始營運的Plantagon地底農場,就像其他室內農場一樣,會在大樓中以LED照明來種植植物。

但是Plantagon不同之處在於,原本房間中因照明而產生的熱氣,通常會被排出房間以防植物過熱,但Plantagon卻直接將熱氣蒐集起來,存於大樓的熱能存儲系統中,可協助辦公大樓裡的人們在寒冬保持溫暖。

這套地底農場蒐集熱能的方法為,利用通過LED燈上方的水管,將熱能保存在水中,再引至熱泵系統。

這套熱能儲存系統將讓大樓每年省下70萬千瓦小時的能量,相當於節省了3倍地下室的租金。

此外,辦公室中製造的二氧化碳,也會被排至農場中,並將農場蔬果產生的新鮮氧氣送回給上班族。

「大樓業者同意讓我們免繳租金3年,所以我們目前不需為這間地下室付任何一毛瑞典克朗,」Plantagon的共同創辦人HansHassle表示,「對於都市農夫來說,如果你真的想在都市中種植蔬果,必須找到新穎的商業模式,才能使產出的食物不那麼昂貴。

」(同場加映:丹麥團隊SPACE10公開設計圖:讓民眾在都市中蓋起「小綠洲」自耕自食) 這間公司計劃直接將蔬果賣給同棟大樓的上班族,以及當中的2間餐廳;還有約1/3的產量將售給鄰近的雜貨店,運送過程之近,毋須消耗任何石油燃料;另外1/3產量則將於建築內的商店販售。

「在瑞典,人們比起有機食物,對在地生長的食物有更高的興趣,」Hassle表示,「人們通常會想知道食物從何而來。

」 Hassle補充道,如果一顆有機萵苣從上百英里、甚至上千英里之遠的地方運送至商店,那麼它的環境足跡可能比在當地室內農場所生產的萵苣還高。

Plantagon公司計劃於未來3年內在斯德哥爾摩開設10間地底農場,將從已裝設地下熱泵系統的大樓開始著手。

籌備團隊也正與當地能源公司討論,將剩餘的熱能販售給區域內其他大樓的可能性。

在距離斯德哥爾摩兩小時車程的都市Linköping,這間公司正計劃將地底農場擴大規模,轉為16層樓高的「植物摩天大樓」。

除了整棟大樓將生產蔬果之外,還有2/3的空間將出租做辦公室使用,以維持營運穩定。

這項計畫預計將於2020年或2021年實踐。

Plantagon另外一個類似的室內農場計畫,也將於新加坡執行。

在這個缺乏耕種土地的國家,大部分的農作物皆從鄰近國家進口,像是馬來西亞,而當馬來西亞等國可灌溉的土地越來越少、人口卻越來越多時,新加坡開始對能於自身國土內種植食物的Plantagon都市農場產生興趣。

同樣地,在中國某些難以取得足夠食物的城市,也開始與Plantagon洽談合作。

這間公司正在眾籌平台FundedByMe募集資金,來建造第一座農場。

Hassle希望這項計畫能盡可能地讓更多人參與,原因不只是因為財務上的因素,更因為他相信每一位市民都需要積極地成為都市農業的股東。

(同場加映:這家新創打造「都市農場組合包」,讓造農場跟組IKEA家具一樣簡單) 「對我們來說,食物生產和經營其他事業不同,食物就像水,屬於人權的一部分,」Hassle表示,「因此我們有更大的社會責任,以及對環境的責任,這也是我們積極邀請人們擁有部份股權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所貢獻。

」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ThisUndergroundUrbanFarmAlsoHeatsTheBuildingAboveIt 延伸閱讀 >>芝加哥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屋頂溫室,朝城市農場邁進 >>荷蘭打造循環社區「ReGenVillage」:實現糧食和能源自主,預計容納100戶人家 >>這款「迷你垂直農場」只要簡單2步驟:放種子、加水,10天後就能收成營養滿滿的植物苗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垂直農場都市菜園城市農業循環農業 你可能也喜歡 這款「迷你垂直農場」只要簡單2步驟:放種子、加水,10天後就能收成營養滿滿的植物苗 在玉里實踐循環農業!元沛農坊攜手產官學界,讓永續農業在地扎根 疫情竟成最佳助攻!新加坡、阿聯加速發展都市農業,解決全球供應鏈危機 未來我們將會吃什麼食物?2020食農關鍵字揭曉 賣了百年的藥、如今種田養豬——小護士母公司「樂敦製藥」以循環農業推廣醫食同源 自己餐廳的食材自己種!IKEA在貨櫃中種萵苣,實現對氣候有益的都市農耕 他打造單位面積產量世界第一的科技農場,要讓家人和消費者都能安心大口吃蔬菜 這裡曾是4億頭豬的生命終結站,現在變身魚菜共生、麵包與啤酒飄香的新樂園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本週熱門新知 1 消除飢餓,從飯桌上開始——5件實踐SDG2的日常行動,讓全世界年年有飯吃 環保 2 歐洲糧倉正燃燒!烏俄佔全球1/3小麥出口,麵包、食用油恐漲價 食農 3 實行這十個好習慣不再發生食物浪費 環保 4 剩食變佳餚!兩大解方延續蔬果的第二生命,解決從生產到消費的浪費問題 環保 5 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5分鐘了解SDG6,讓人人享有乾淨、可負擔的水資源 科技 訂閱電子報文章新知 案例 評論 活動 徵才 資源好書推薦 社企檔案 支持網絡 專題 社企流十週年 訂閱電子報 站內搜尋 主題 關於社企流 新手必讀 專欄作者 聯絡我們 社會企業育成 NPO育成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看更多主題 回到最上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