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歌仔戲可說是台灣最為風行的傳統戲曲,它也是唯一在台灣形成發展起來的戲劇表演形式。

歌仔戲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在大約一百多年前的宜蘭地區,由演唱台灣早期含有豐富 ... 歌仔戲歌仔戲可說是台灣最為風行的傳統戲曲,它也是唯一在台灣形成發展起來的戲劇表演形式。

歌仔戲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在大約一百多年前的宜蘭地區,由演唱台灣早期含有豐富男女愛情故事內容的民謠小調(通稱為「歌仔」)而來。

起初是一群喜歡唱「歌仔」的農民相聚唱唱鬧曲而已,漸漸加入了簡單的戲劇表演形式。

而後這些「落地掃」的業餘演員受到流行戲劇的影響,開始穿起戲服,粉墨登場,歌仔戲於焉形成。

  歌仔戲的「落地掃」表演形式何時演變為正式粉墨登場的的戲劇表演,至今仍未肯定,大約是在二十世紀初的台北地區。

由於其唱腔又是一般民眾琅琅上口的通俗民謠小調,演出劇目較一般的戲劇新鮮,也更為大膽而具趣味性,因此發展十分迅速。

1930、1940年代歌仔戲班幾已遍布全台,它聘用許多的女性演員,對台灣戲劇演員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作用,也更受到一般觀眾的歡迎。

  約1928年,台灣歌仔戲由本省人傳到中國福建地區,意外在當地生根發展開來,尤其是在福建地區廈門和漳州一帶,歌仔戲取代了當地原本流行的戲曲,成為最普遍的戲劇。

1949年之後,歌仔戲成了當地的代表劇種,並改稱為「薌劇」。

在台灣本島,許多北管亂彈戲班、南管戲班及演員,亦紛紛改演或兼演歌仔戲以謀生存。

  日治後期的文化控制政策,使台灣歌仔戲的發展受到一些影響,在這段期間,歌仔戲的表演藝術也受到「新劇」的影響,而漸漸有較新的演出內容呈現,甚至發展到演出時事劇,如《周成過台灣》、《廖添丁》、《台南運河奇案》等,在舞台燈光技術方面,也超出其他戲劇甚多。

大戰結束之後,歌仔戲的發展更是迅速,是僅次於布袋戲,戲班最多的劇種,一直到1980年代以前,台灣劇壇幾乎全是歌仔戲班和布袋戲班的天下。

1960年代以後,電視歌仔戲的出現使歌仔戲一蹶不振,但是電歌仔戲基本上已經是另一種「唱歌仔調的話劇」,幾乎沒有身段動作的表演藝術特質。

  目前台灣歌仔戲仍保留著傳統老歌仔及野台歌仔戲兩種樣貌,前者在宜蘭,但都是業餘團體的自娛演出;後者非常普遍,大多是從事外台演出的職業劇團。

另有走向大型精緻舞台的歌仔戲班,如明華園及新和興歌劇團,「歌仔」的成分卻已降到最低的程度。

而電視媒體的歌仔戲,則可視為「以歌仔為表演呈現形式」的電視連續劇。

撰稿者:蔡詩韻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台北:漢光文化,1999。

2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文化,1995。

3林鶴宜《台灣歌仔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