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為我們上的一課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影片改編自一名記者採訪311地震的手記《遺體──地震、海嘯的盡頭》(遺体震災、津波の果てに)。
... 他那種溫厚謙恭的態度正是日本電影和此片獨有的特色。
首頁
影評文章
會員評論
會員評論
會員評論
影評文章
會員評論
《遺體》為我們上的一課
災難最大的殺傷力在於無法預測,也無從抵抗。
若是荷里活大片,多半會以特技渲染海嘯一刻的驚訝情景來描寫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再以一位無名英雄深入災場,突破重重困難,協助災民度過困窘處境。
相信只有日本創作人才會以一種超乎常情的手法,拍出一部像《遺體》(遺体明日への十日間)那樣平靜的影片。
影片改編自一名記者採訪311地震的手記《遺體──地震、海嘯的盡頭》(遺体震災、津波の果てに)。
編導君塚良一沒有花絲毫筆墨敘述災後哀鴻遍野的景象,只聚焦在遺體安放處的細碎故事上,並以一位退休葬禮義工相葉恆雄(西田敏行飾)為敘事中心,運用他的知識處理遺體,還有殷切的態度對待亡者、死者家屬和工作人員。
他那種溫厚謙恭的態度正是日本電影和此片獨有的特色。
從不知所措到漸上軌道海嘯過後,從泥濘中尋獲的遺體源源不絕被送到一所學校的體育館內,這是釜石市遺體安放處。
火葬場的焚化爐因地震損壞,無法運作,棺木亦未能即時運到,遺體只得滯留於安放處,遂使安放處成為影片的主要場景,也造成了一種困局的感覺。
市役所人員被派往協助處理安放處的一切安排,但眾人既未處理過大量遺體,也被惡劣的現場情況嚇壞,只能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協助驗屍以辨認遺體的醫生對大量死狀恐怖的遺體感嘆之餘,也只能默默地盡力工作,顧不得其他工作人員。
由於死亡人數眾多,負責搬運遺體的工作人員,也未暇好好處理每一具遺體。
義工相葉的出現,以他處理遺體和家屬的經驗,協助各人認識處理遺體及與亡者家屬溝通的方法。
雖然整部影片以遺體為主要敘述對象,但只有寥寥可數的鏡頭見到亡者的遺容,這與相葉抱的是視死如生的態度十分吻合,這種尊重遺體的態度亦令安放處從一片混亂逐漸變得較能照顧亡者、生者,還有觀眾的心理需要。
從處理遺體到照顧生者由於不少亡者均是溺斃,遺體重量因而大增且滿佈泥濘,負責搬運的人初時經常不小心將遺體掉到地上,引起在場尋找親人的家屬責難。
由於在恐慌中死亡,不少亡者的肢體僵硬,不能安放地上,於是工作人員使力硬將亡者肢體掰直。
相葉看在眼裡,並沒有責怪任何人,而是向他們細細解釋,亡者因肌肉僵硬,才不能回復原位,只要替他們按摩肌肉,那些肢體便會自然地放下。
相葉的關懷態度和示範令在場人士信服。
此外,他又以謙恭態度向市役所的人進言,要清潔地方和用整潔的毛氈覆蓋遺體,還與那些遺體說話,就如看待在生的人般,關懷備至。
回家休息前,還默默記著每位亡者的名字,希望能以名字稱呼亡者。
他對遺體的這份尊重,不但感動工作人員,也讓一眾陪伴在遺體旁、百感交集的家屬感到點點的安慰。
匆匆忙忙的城市人每天營營役役,為各種不大不小的事籌謀,很多時都忽略了他們最珍視的人。
一場海嘯,讓這些忽略造成的遺憾浮於生命之河上。
有人失去親人,有人失去兒女,也有人失去傾訴對象。
遺體安放處是生者能為亡者盡最後責任、聊表心意或道別的地方。
相葉在這裡擔任了一個為生者與亡者溝通的角色,教女兒為母親化妝以掩蓋容貌的變更;徹夜留守在安放處,讓失去女兒的媽媽陪伴女兒到最後一刻。
這一切不只為亡者,也為在生之人而做。
相葉的這些行為是他從過往工作中所感悟而得,遇上這樣的歷史時刻,他將之送給安放處內所有的人。
從尊重遺體到關愛別人遺體安放處就像機場、醫院那樣,是各式各樣的人匯集的地方。
可憾的是在安放處,重逢也是死別,因此影片也以Reunion為英文片名。
影片的鋪設就像百川匯流,眾人匯聚於安放處,然後災難的哀傷和帶來的感悟緩緩流淌於每個人心上,最後隨著生命洪流的安排,一一離去,返回他們該往之處。
這期間各人也因著相葉恆雄對遺體的尊重,學會關愛身邊人的一份心意。
作者
吳月華
2013-07-13
災難最大的殺傷力在於無法預測,也無從抵抗。
若是荷里活大片,多半會以特技渲染海嘯一刻的驚訝情景來描寫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再以一位無名英雄深入災場,突破重重困難,協助災民度過困窘處境。
相信只有日本創作人才會以一種超乎常情的手法,拍出一部像《遺體》(遺体明日への十日間)那樣平靜的影片。
影片改編自一名記者採訪311地震的手記《遺體──地震、海嘯的盡頭》(遺体震災、津波の果てに)。
編導君塚良一沒有花絲毫筆墨敘述災後哀鴻遍野的景象,只聚焦在遺體安放處的細碎故事上,並以一位退休葬禮義工相葉恆雄(西田敏行飾)為敘事中心,運用他的知識處理遺體,還有殷切的態度對待亡者、死者家屬和工作人員。
他那種溫厚謙恭的態度正是日本電影和此片獨有的特色。
從不知所措到漸上軌道海嘯過後,從泥濘中尋獲的遺體源源不絕被送到一所學校的體育館內,這是釜石市遺體安放處。
火葬場的焚化爐因地震損壞,無法運作,棺木亦未能即時運到,遺體只得滯留於安放處,遂使安放處成為影片的主要場景,也造成了一種困局的感覺。
市役所人員被派往協助處理安放處的一切安排,但眾人既未處理過大量遺體,也被惡劣的現場情況嚇壞,只能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協助驗屍以辨認遺體的醫生對大量死狀恐怖的遺體感嘆之餘,也只能默默地盡力工作,顧不得其他工作人員。
由於死亡人數眾多,負責搬運遺體的工作人員,也未暇好好處理每一具遺體。
義工相葉的出現,以他處理遺體和家屬的經驗,協助各人認識處理遺體及與亡者家屬溝通的方法。
雖然整部影片以遺體為主要敘述對象,但只有寥寥可數的鏡頭見到亡者的遺容,這與相葉抱的是視死如生的態度十分吻合,這種尊重遺體的態度亦令安放處從一片混亂逐漸變得較能照顧亡者、生者,還有觀眾的心理需要。
從處理遺體到照顧生者由於不少亡者均是溺斃,遺體重量因而大增且滿佈泥濘,負責搬運的人初時經常不小心將遺體掉到地上,引起在場尋找親人的家屬責難。
由於在恐慌中死亡,不少亡者的肢體僵硬,不能安放地上,於是工作人員使力硬將亡者肢體掰直。
相葉看在眼裡,並沒有責怪任何人,而是向他們細細解釋,亡者因肌肉僵硬,才不能回復原位,只要替他們按摩肌肉,那些肢體便會自然地放下。
相葉的關懷態度和示範令在場人士信服。
此外,他又以謙恭態度向市役所的人進言,要清潔地方和用整潔的毛氈覆蓋遺體,還與那些遺體說話,就如看待在生的人般,關懷備至。
回家休息前,還默默記著每位亡者的名字,希望能以名字稱呼亡者。
他對遺體的這份尊重,不但感動工作人員,也讓一眾陪伴在遺體旁、百感交集的家屬感到點點的安慰。
匆匆忙忙的城市人每天營營役役,為各種不大不小的事籌謀,很多時都忽略了他們最珍視的人。
一場海嘯,讓這些忽略造成的遺憾浮於生命之河上。
有人失去親人,有人失去兒女,也有人失去傾訴對象。
遺體安放處是生者能為亡者盡最後責任、聊表心意或道別的地方。
相葉在這裡擔任了一個為生者與亡者溝通的角色,教女兒為母親化妝以掩蓋容貌的變更;徹夜留守在安放處,讓失去女兒的媽媽陪伴女兒到最後一刻。
這一切不只為亡者,也為在生之人而做。
相葉的這些行為是他從過往工作中所感悟而得,遇上這樣的歷史時刻,他將之送給安放處內所有的人。
從尊重遺體到關愛別人遺體安放處就像機場、醫院那樣,是各式各樣的人匯集的地方。
可憾的是在安放處,重逢也是死別,因此影片也以Reunion為英文片名。
影片的鋪設就像百川匯流,眾人匯聚於安放處,然後災難的哀傷和帶來的感悟緩緩流淌於每個人心上,最後隨著生命洪流的安排,一一離去,返回他們該往之處。
這期間各人也因著相葉恆雄對遺體的尊重,學會關愛身邊人的一份心意。
會員評論
上一篇
會員評論
《北方的金絲雀》的聲情景象
作者
吳月華
2013-07-12
下一篇
會員評論
無限的敘事風貌
觀眾和主角一起看電影──利維特與《莎蓮與茱莉浪遊記》
作者
劉偉霖
2013-07-13
會員評論
焦點短評
【焦點短評】《阿媽有咗第二個》、《孕辱》
作者
editor
2022-08-19
學會動態
從一口戲開始
【影評文章習作】從一口戲開始—《殺出個黃昏》之中的無盡希望
作者
editor
2022-08-16
學會動態
從一口戲開始
【影評文章習作】從一口戲開始—《烈日當空》:永遠沒有黑夜
作者
editor
2022-08-16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延伸閱讀
會員評論
焦點短評
【焦點短評】《阿媽有咗第二個》、《孕辱》
作者
editor
2022-08-19
學會動態
從一口戲開始
【影評文章習作】從一口戲開始—《殺出個黃昏》之中的無盡希望
作者
editor
2022-08-16
學會動態
從一口戲開始
【影評文章習作】從一口戲開始—《烈日當空》:永遠沒有黑夜
作者
editor
2022-08-16
延伸文章資訊
- 1《遺體》為我們上的一課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影片改編自一名記者採訪311地震的手記《遺體──地震、海嘯的盡頭》(遺体震災、津波の果てに)。 ... 他那種溫厚謙恭的態度正是日本電影和此片獨有的特色。
- 2電影觀後感《遺體》
日本電影《遺體》的故事背景正是這場殘酷的災難。《遺體》講述了在地震之後設立的遺體安置所最初十天的情形,大量因地震海嘯而喪生的遺體被運送到廢棄的中學保存,市 ...
- 3我唾棄你的遺體- Google Play 電影
- 4遺體- 生死電影
簡介:. 改編自記者石井光一的筆錄著作《遺體—地震、海嘯的盡頭》,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大地震及海嘯,死亡及失蹤人數達19,000人,很多學校或建築物被臨時 ...
- 5遺.體
體. 2019 | 13+ | 1 小時40 分鐘 | 驚悚電影. 一具女性遺體在太平間不見蹤影後,一位偵探對此展開調查,面臨了一連串心理戰與謎團。本片為印度翻拍西班牙驚悚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