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因子 - 基隆市e化健康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危險因子.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已經確立了幾項與冠心病有關的危險因子,危險因子數量越多,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越高。

影響冠心病的危險 ... 冠心病 回上層選單                                         危險因子 small default big 分享: 首頁>疾病專區>健康促進館>冠心病>危險因子 撰寫人員:陳璟函、林德曄|審核者:范靜媛博士|審查醫師:曾春典醫師2012/12/24   危險因子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已經確立了幾項與冠心病有關的危險因子,危險因子數量越多,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越高。

影響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中,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法改變的因子、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例如遺傳基因、性別、年齡、種族等;而可改變的危險因子,是可以經由生活型態的改變或是醫療介入而改善,故非冠心病患者可以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來預防冠心病,而冠心病患者也可藉由減少危險因子使病情得到改善或控制。

(AHA,2008) 通常冠心病患身上,同時具備有一個以上的危險因子,當這些危險因子同時存在,彼此間容易產生相互影響,例如:糖尿病會影響血脂,因此糖尿病患通常都有高血脂的情形,而當多重危險因子存在時,有越多的危險因子,則代表冠心病患預後的風險程度就愈高(如病情復發、病情惡化、死亡)。

»»我想要參加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檢查»»   無法修正的危險因子 年齡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且不管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的高低情形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都會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

主要的原因為心血管的老化、累積堵塞程度、彈性減少,反應出老年人暴露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中。

依據美國膽固醇教育計畫的ATPⅢ指出,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或提早停經且無接受動情激素補充治療者為危險族群。

(GrundySM,2004;AHA,2008) 性別 在臨床上證實,在不同年齡層中,男性罹患冠心病的風險遠大於女性。

性別的差異對於冠心病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原因為何,僅了解一部分的原因是男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壓普遍較高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低。

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HeartStudy)中已指出男性為危險因子之ㄧ,並且顯示性別差異的影響,目前尚無法由已知的危險因子中,得到性別影響的合理解釋。

(AHA,2008) 遺傳 很多前瞻性的研究指出,有家族遺傳性的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為冠心病的風險因子,一等親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相對得冠心病的風險則提高2至12倍;一等親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越多,或一等親在越年輕時發病,則風險就會越增加。

多數可改變的危險因子其實都與遺傳的基因有相關,如:血壓、脂質、脂蛋白、肥胖,因此,家族病史中有原發性的心血管疾病者,被發現有越多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且此現象無論是在任何性別或是種族下皆相同。

在NHLBI(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的家族性心臟研究、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心臟研究(SilberbergJ,1999)中指出,以家族病史中有原發性心血管疾病為指標,證實對心血管疾病有80%的敏感度、90%的特異度,故家族遺傳性對於冠心病是一項重要的危險因子。

在ATPⅢ中明確指出,家族病史中如果父親或兄弟55歲前罹患冠心病,或母親或姊妹65歲前罹患冠心病為高危險群。

(GrundySM,2004;AHA,2008)   可修正的危險因子 高血壓 長期偏高的血壓值會增加心臟及動脈血管的負擔,導致心臟和動脈血管的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引發中風、充血性心臟衰竭、腎衰竭、冠心病等併發症。

當高血壓與肥胖、吸煙、高血膽固醇或糖尿病並存時,冠心病的風險會更加倍。

»»社區哪裡有血壓站可以量血壓?»» 許多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為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heartstudy)指出,血壓值越高,得到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等疾病的機率也越高。

以40至89歲的人來說,從血壓值115/75mmHg起,每增加20mmHg的收縮壓或10mmHg的舒張壓,死於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的死亡率就會加倍。

根據2003年JNC7(註1)的最新定義,18歲以上成人的正常血壓值應是收縮壓低於120mmHg且舒張壓低於80mmHg。

如果血壓有偏高的情形,就應改變生活型態來控制高血壓,方能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JNC7,2003) 註1.JNC7:TheSeventhReportofthe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的全國聯合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報告。

糖尿病 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已指出糖尿病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尤其對於冠心病症狀的影響極為嚴重(GrundySM,1999)。

Feskens&Kromout兩位學者在1992年對於男性所做的研究結果中發現,經由調整過危險因子後,假如受測者為高血糖患者,會導致1.59倍冠心病與2.27倍致死性冠心病的發生;假如為糖尿病患者,則得到冠心病的風險是無糖尿病患的1.4-8.63倍。

如果同時將糖尿病與冠心病患列為研究對象的結果發現,糖尿病患的心肌梗塞發生率相當於已有心肌梗塞並使患者復發心肌梗塞的風險。

(FeskensEJ,1992;陳克誠,2007)此外,同時罹患糖尿病與心肌梗塞者,再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將高出兩倍,ATPⅢ(註2)更將糖尿病視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可見糖尿病與冠心病發生與再發生皆密切相關。

(GrundySM,2004;;ATPⅢ,2003) 註2.ATPⅢ: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AdultTreatmentPanelⅢ,2001美國「國家心、肺及血液組織」發表「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之成人治療準則第三次會議報告 血脂異常 膽固醇過高,罹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三倍:因為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內,使血管日漸狹窄,妨礙血液流通。

動脈硬化症發生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成正比關係,而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呈反比關係。

有些藥物及嗜好會影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例如運動、女性荷爾蒙及一些降血脂肪藥物會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對血管有益;相反的,抽菸、肥胖、缺乏運動、男性荷爾蒙則會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而會加重動脈硬化的可能。

ATPⅢ中明確指出,血脂中的總膽固醇≧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三酸甘油酯濃度≧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40mg/dl,即為高血脂症;ATPⅢ更進一步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40mg/dl列為心血管的危險因子之ㄧ。

(GrundySM,2004;ATPⅢ,2003) 肥胖 在美國大約有九千七百萬人體重過重或屬於肥胖體質。

在美國肥胖定義為BMI值30kg/m以上、過重為BMI值25-29.9kg/m;台灣則為BMI值24kg/m以上為過重,27kg/m以上為肥胖。

且此兩種情形容易有血脂異常、高血壓,進而引發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並且有很高的死亡率,在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中(Framinghamheartstudy)已明確指出肥胖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ㄧ。

在肥胖體質當中,亞太地區腹部肥胖指的為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尤其有更高的心臟血管風險。

平時多注意體重、腰圍的改變,可以改善心臟血管疾病的情況,也可以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促進健康。

(VasanRS,2001;D'AgostinoRBSr,2001) »»我想知道自己是否過胖?»» 吸菸 吸菸會使脂肪積聚、血管閉塞,減慢血液及氧份循環,最終導致血管壁變厚及變塊狀,誘發冠心病及中風。

因為吸菸而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在流行病學的研究早已被證實,吸菸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是未吸菸者的2-4倍,罹患中風的風險是2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資料顯示,25%冠心病的死亡是由於吸菸所引起。

»»我想要戒菸.可以去哪找?»» 2002年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中(Nurses'HealthStudy),在歷時20年(1976至1996年)、121,700位美國年齡30至55歲婦女參與的臨床試驗中,其研究結果顯示,與沒有吸過菸者比較,曾經吸過菸但已戒菸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不曾吸菸者的1.21位;每天吸菸1到14支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不曾吸菸者的1.66倍;每天吸菸15支或15支以上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不曾吸菸者的2.68倍。

此研究又發現,戒菸超過10年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不曾吸菸者的1.01倍,幾乎與不曾吸菸者相當。

(SarnaL,2008) 壓力 「過勞死」一詞最早源自於日本,指的是在1970~1980年代的經濟繁榮時期,由於過度的工作負擔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惡化,造成冠心病等心血管症狀,進而使患者死亡的一種社會醫學現象。

但近年來的過勞死大多不是屬於肉體勞動的工作壓力型態,而是屬於精神上的負擔或超時工作的工作壓力類型。

工作特質與冠心病之間的關係,首篇研究為1981年Karasek的報告發現高工作壓力職業族群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

之後許多研究也發現類似的結果,例如工作壓力大會造成冠心病的發生,以及工作壓力與心血管疾病依之的危險因子如抽菸、高血壓之間有正向的關係;在日本的研究中發現,工作時數較長的人較易罹患急性心肌梗塞。

這些研究證實,工作的壓力與冠心病之間的確有關聯性,也間接證實了Karasek的研究結果。

(KarasekR,1981) 在李氏(2002年)的「社經階層、工作特質與冠狀動脈心臟病之相關探討」研究,對台南地區四家公司所做的問卷研究發現,每週工時超過48小時的族群,與每週工時44-47以下的族群相比,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病的危險為14.28倍,也就是代表超時工作之下的壓力,可能危急性心肌梗塞發病的危險因子之一。

(李東欣,2002) 缺乏運動 美國ATPⅢ已將缺乏運動名列為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ㄧ,屬於可以變動的危險因子,且會間接的影響其他的可變動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主要是因為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而且會鬆弛血管、降低血壓、減輕體重。

久久一次長時間大量的運動,不如平均分散在平日的短時間運動來的有效,每個人最好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20分至40分鐘的耐力訓練及有氧運動最合適,每次運動能達到年齡層的最大運動心率「(220-年齡)x0.8」為佳,而健走、慢跑、爬山、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制式的運動,採取比較「動態的生活方式」來提高身體活動量也是不錯的策略,如:通勤的時候多走路、腳踏車、爬樓梯等方式;日常生活多做些家事、園藝;增加工作職場活動,只要有運動即使只有走一小時也對健康有益。

雖然曾有研究建議將有規律的運動視為保護因子之一(可減少一個危險因子),但目前ATPⅢ仍未將有規律的運動正式納入保護因子。

(GrundySM,2004;ATPⅢ,2003) »»我想要知道基隆有哪些健身步道及運動地點?»» 檳榔 很多亞洲國家嚼食檳榔的情形很普遍,尤其是印度以及台灣。

檳榔已在很多研究中被證實會造成喉癌、肺癌、口腔癌、肝癌、胰臟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也有可能導致糖尿病、肝硬化、代謝症侯群、肥胖,造成的毒害屬於全身性。

在近年來的研究中發現,檳榔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危險因子。

»»我可以去哪裡做口腔癌篩檢?»» 在嚴明芳等(2008年)的對台灣男性所進行的檳榔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發現,在控制年齡、教育程度等干擾因子後,有嚼食檳榔的男性比從來沒有嚼食檳榔的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23%(95%信賴區間為11%-37%)。

在調整年齡、教育程度等干擾因子後,仍發現有嚼食檳榔的男性比從來沒有嚼食檳榔的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仍然高出24%(95%信賴區間為11%-39%)。

在此研究中發現嚼食檳榔與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的劑量反應關係,也就是證實了嚼食檳榔嶼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的因果關係。

(YenAM,2008) 飲酒過量 男性每天飲用酒,換算成純酒精量最好不超過30克,女性則不可超過15克。

以男性為例,如果飲用酒精濃度是4%的啤酒,飲用量不可超過750毫升;酒精濃度是10%的葡萄酒則不可超過300毫升;而酒精含量是40%的烈酒,則不可超過75毫升。

若飲酒量超過上述標準,則肝臟疾病、惡性腫瘤、胃潰瘍、心血管疾病的罹患機率會大幅地增加。

雖然早在1970年代,醫界人士就開始研究酒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發現適量的喝酒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但是東方人體型較西方人小,且如果屬於患有心血管和肝臟疾病的患者,建議還是不要享受舉杯之樂。

目前由於每日飲酒超過15公克,會增加血管血栓形成的危險,所以美國心臟學會並不建議將飲酒列入心血管的保護策略內。

(AHA,2008) 逐漸被認定的危險因子 一.血液中小型脂蛋白(a)的濃度過高,罹患冠心症的機率大幅增加。

二.血液同半胱胺酸(胺基酸的一種)濃度偏高。

三.血液纖維蛋白原和第七凝血因子濃度升高。

四.炎症反應和感染肺炎披衣菌或皰疹病毒。

五.胰島素抗拒: 主要是身體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敏感性減低或不足,造成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無法經胰島素刺激利用血糖,因而造成的血糖過高,故冠心病的罹患機率也上升。

六.尿液微細白蛋白濃度增多。

七.慢性腎衰竭。

八.使用避孕藥和荷爾蒙補充療法。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2)  參考文獻 1 GrundySM,CleemanJI,MerzCN,etal:Implicationsofrecentclinicaltrialsforthe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AdultTreatmentPanelⅢguidelines.Circulation2004;110:227-239 2 SilberbergJ,FryerJ,WlodarczykJ,etal.Comparisonoffamilyhistorymeasuresusedtoidentifyhigh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GeneticEpidemiology.1999;16(4):344-55. 3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RiskFactorsandCoronaryHeartDisease,上網日期2009年9月9日http://www.americanheart.org/presenter.jhtml?identifier=500 4 ChobanianAV,BakrisGL,BlackHR,etal.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NationalHighBloodPressureEducationProgramCoordinatingCommittee.Seventhreportofthe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JNC7).Hypertension.2003;42:1206-52. 5 D-AgostinoRBSr,GrundyS,et.al.ValidationoftheFraminghamcoronaryheartdiseasepredictionscores:resultsofamultipleethnicgroupsinvestigation.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2001Jul11;286(2):180-7 6 FeskensEJ,KromhoutD.Glucosetoleranceandtheriskofcardiovasculardisease:theZutphenStudy.JournalofClinicalEpidemiology.1992Nov;45(11):1327-34. 7 GrundySM,BenjaminIJ,BurkeGL,et.al.Diabet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astatement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Circulation.1999Sep7;100(10):1134-46 8 GrundySM,CleemanJI,MerzCN,etal:Implicationsofrecentclinicaltrialsforthe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AdultTreatmentPanelⅢguidelines.Circulation2004;110:227-239 9 KarasekR,BakerD,MarxerF,etal.Jobdecisionlatitude,jobdemand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aprospectivestudyofSwedishmen.AmericaJournalofPublicHealth.1981Jul;71(7):694-705. 10 LintonMF,FazioS;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NCEP)-thethirdAdultTreatmentPanel(ATPIII).Apracticalapproachtoriskassessmenttopreventcoronaryarterydiseaseanditscomplications.TheAmericaJournalofCardiology.2003Jul3;92(1A):19i-26i. 11 SarnaL,BialousSA,etal.SmokingtrendsintheNursesHealthStudy(1976-2003),NursingResearch.2008Nov-Dec;57(6):374-82 12 VasanRS,LarsonMG,LeipEP,etal.Assessmentoffrequencyofprogressiontohypertensioninnon-hypertensiveparticipantsinTheFraminghamHeartStudy.Lancet.2001;358:1682-1686. 13 YenAM,ChenLS,etal.Aprospectivecommunity-population-registrybasedcohortstudyoftheassociationbetweenbetel-quidchewingandcardiovasculardiseaseinmeninTaiwan(KCISno.19).America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8Jan;87(1):70-8 14 1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老年保健組>認識冠心病,上網日期2009年8月27日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2&pid=1188 15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RiskFactorsYouCanChange,上網日期2009年9月9日http://www.americanheart.org/presenter.jhtml?identifier=494 16 李東欣(2002)。

社經階層、工作特質與冠狀動脈心臟病之相關探討。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克誠(2007)。

糖尿病會增加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死亡率。

健康世界:第261期,第8頁。

       延伸資訊認識冠心病 冠心病的風險評估 冠心病的篩檢方法 冠心病的治療 相關連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