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神仙信仰也是道教信仰的主要內容,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煉方術,都是圍繞這展開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道教教義思想就是在關於“道”的信仰和以神仙崇拜為主線的 ...   “與時俱進”踐行道教義理思想的時代意義   林舟:福建省道教協會會長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植根於中華民俗土壤與民族意識形態之中,在長期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獨特的文化內涵,其富有遠見卓越的教理教義是道教神學理論的核心內容。

道教經典《雲笈七籤》卷三《道教本始部》云:“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

言則宣教則告,因言而悟教明理。

”在關於道教的教理教義的關係,近代著名的道教前輩陳攖甯老道長在《道教與養生·教理概論》中說:“凡是一種宗教,必有一種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語言文字來說明這個理由,使人們能夠瞭解而容易入門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教理’;某一宗教根據本教中經典著作,扼要的並概括的提出幾個字或幾句話作為信徒們平日思想和行動的準則,而且對於全部‘教理’都可以契合,不顯然發生抵觸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教義’。

”簡單地說,教理就是闡述“信仰的核心”和“為什麼信仰”的問題,而教義則闡明“怎樣做”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道教其具體的教義思想必然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與時俱進”。

那麼,怎樣才能踐行道教教義思想,從而推動道教更好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本文就此提出幾點拙論。

  一、“道”是道教的根本信仰   眾所周知,道教之所以稱為“道教”即在於信仰老子之“道”。

“道”是道教最根本的、最高的、最核心的信仰。

道教認為,“道”是由太上老君降授的,他是無名無形,無處不在,無所不顯,是造化天地萬物的本始和本根,也是天地萬物存在的最終依據。

《清靜經》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可以“因修而得”。

得“道”者如“無為而治”則國泰民安;“清虛自守,卑弱自持”則能修身寶命;“深根固蒂”則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

道教深信,人通過一定的修煉,能夠返本還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體性,而處於永恆存在中。

所以,神仙信仰也是道教信仰的主要內容,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煉方術,都是圍繞這展開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道教教義思想就是在關於“道”的信仰和以神仙崇拜為主線的多神信仰相統一的理論。

人們通過一定的修煉可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從而達到生命的永恆,這是我們道教徒修真得道的理想,也是道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最重要特質。

  從道教的重要經書《道德經》、《太平經》、《老子想爾注》等中不難看出,道教所講的“道”乃是“先天地生”,《道德經》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經中所講的“道”是一種宇宙觀,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動力”,也是大自然的規律,是人生向往的最高準則。

《淮南子·原道訓》裏引申了道祖老子的這一意思說:“夫道,覆天載地,廓四方,析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

”道教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天地萬物的開始,是世界的本源,有了“道”才產生宇宙萬物。

道教修持修煉的最高目的即人生終極目標是“得道成仙”,神仙既是“道”的體現與化身,也是人生最美好的追求。

“道”之精永恆常存,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源泉活水。

道之為“神”,既至高至尊,又潛移默運於萬物之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道的精神品格體現為“仙”,不僅永恆,能長生久視,而且逍遙自在,無憂無礙。

這一以“道”為核心的神仙信仰體系,在道教創立時期就已大體形成,如《老子想爾注》說:“一者,道也。

散形為炁,聚神為太上老君。

”道教的神仙體系不僅確立了以“三清道祖”即“道”為最高信仰,以“玉皇大帝”即天為尊神的信仰體系,神仙世界的美好和神仙生活的逍遙無礙,給人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生活空間,一個更高的理想追求。

道教認為,只有得道才能成仙,所以人生應當學道、修道、行道、奉道、悟道,以道的體性為典範和追求,生命與道合一,理想與道合一,“道”的體性給人們生活提供了一個基於生活、利益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價值理想。

現代生活的人們往往物欲太盛,強烈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而引發的信仰虛無、精神危機、價值混亂、道德衰敗等許多新的社會問題,不能不引起社會的關注,江澤民總書記在十五大提出的“以德治國”的宏偉目標,正是站在高瞻遠矚的角度,深層透析的結果。

道教認為,通過對“道”契而不舍的修持,人們會在進取中,在功名利祿的纏擾中得以解脫,並從中真正體會“虛懷若谷”、“寧靜致遠”的寬大胸懷和人生意境,精神世界有了更美好的人生理想。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人通過修煉可以得“道”成仙而長生久視,這是道士的最高信念。

道教的教理教義其內容十分豐富,他歷盡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重重考驗,一直被中國人民所承認,被廣大的信徒所接受。

這正是因為它的精神本質一直薰陶著人們,一直淨化著人們的心靈,一直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

道教文化和道教精神使世俗性的社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地得到了昇華。

因此,在現實社會中,道教文化越來越被人們所注重,探討、研習道教文化的有識之士也不斷湧現。

新時紀的道教徒如果對“道”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道教沒有深厚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那就無法進行的修煉,也無法受信於社會,就更無法度己和度人。

《道德經》39章中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一”就是“道”的代稱。

這就是提示我們必須“抱一”,“抱一”就是守“道”,這是道教徒最基本的修養功夫,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信念。

  二、神仙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為“神”和“仙”兩大類。

有關神仙之說時早在戰國時期便被世人所樂道和探求,先秦古籍就載有許許多多關於仙人、仙藥、仙境的傳說。

諸如《莊子》、《列子》等均有不少的描述。

隨著神仙之說的產生,尋求仙人、仙藥、仙境,以及傳授成仙之術的方術也隨之出現了。

《莊子·逍遙遊》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在《列子·黃帝》篇中也同樣出現了很多描述神仙世界的瀟灑生活和活動的環境,“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

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聖為之臣;不畏不怒,願愨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斂,而己無愆;陰陽常調,日月常明,四時常若,風雨常均,字育常時,年谷常豐,而士無劄傷;人無夭惡,物無疵厲,鬼無靈響焉。

”“仙人者,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太階;或化為鳥獸,游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則不可識;或隱其身草野之間,面生異骨,體有奇毛,戀好深僻,不交流俗。

”(《神仙傳》)   多神崇拜是神仙信仰的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中的一個重要特徵。

道教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並使之規範化、宗教化。

道教信奉的神明,上有道祖天神,下有地祇山川之神,世有華夏始祖、歷代賢傑和得道仙真,以及身中之神。

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上有天宮瓊宇,下有洞天福地。

道教稱言,天有三十六天界,地有三十六地府,以接引修道眾生,賞善制惡。

道教神仙體系雖然龐大,但卻賦有理想的品德。

道教奉祀神仙,其旨是彰神之德,以勵後人,使人們感受到神仙的存在和威力,受到神的感化。

  道教引導世人信仰神仙、與人為善的時候,產生的效應就是有利於社會,造福於人類,即濟世貴生。

道教通過濟世貴生思想的宣傳,積極勸導世人濟世利物,積功累德成為神仙。

於是功德成神既因應人們的傳統生活習俗,又整合提升了人們樸素信仰觀念。

自古以來,關於成仙的途徑有很多方式,由於功德成神觀念更具有社會的和生活的意義,與華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在人們心中逐漸形成了主導地位。

古老的鬼神觀念及神道設教的傳統觀念,正是在功德成神觀的影響和改造中得到整合與引導。

功德成神觀既源於人們美好生活的崇敬和嚮往,又在道教的信仰體系中得以彰顯。

中國歷史上許多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為人民建功立德的仁人志士,如華夏人文始祖黃帝炎帝、海上保護神媽祖、全真龍門派祖師邱處機等等,由於他們為中華民族和百姓的生命、安寧、幸福作了許多好事,所以深受百姓的崇敬和信仰,於是百姓自發地把他們供奉于殿堂,以香火祭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齋醮祈願他們利濟蒼生的精神永垂不朽。

從而道教的教義更加深入人們生活。

道教則在這樣的自發信仰的基礎上,對人們的信仰活動進行了必要的規範整合與引導,注重立功積德的教化,並以這樣的人與事為典範,教人不僅要敬拜之,更要從中學習如何做人,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道教的這一功德成神觀是以民族血脈為基本、以人文精神為紐帶的,在華夏民族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產生積極影響,起到了潤澤民德、利益民生、凝聚民心、高尚信仰的目的。

  長生久視、成仙得道是道教徒對神仙信仰的最終追求。

道教徒需要長生成仙,須要經過艱苦的道術修煉;但是單靠這一點,還不能達到目的,還需濟世利人(即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功德成神觀)。

濟世利人就是磨礪品德,為世人作善事。

個人修煉加上社會功德相輔而行,才有成仙的希望。

道教認為,為善是修仙的基礎和起點,得道成仙則是為善之人最美好的前景與歸屬。

前者是入世同塵的基礎階段,後者則是超凡脫俗的超越境界。

《抱樸子內篇·微旨》中說:“覽諸道戒,無不雲欲求長生者,必須積善立功”,才能“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抱樸子內篇·對俗》又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要怎樣修德行和積善立功呢?在《太上感應篇》等許多道教勸善書籍上已經說的很清楚明白了。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宣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即常懷一顆慈善之心,無為處世,誠信於眾人。

因此,廣行善舉是道教徒入世行德至得道成仙的主要途徑。

  三、道教倫理道德的社會功能   道教的倫理道德觀對中國社會的倫理道德也產生深刻的影響。

道教的倫理道德觀,是以其根本信仰“道”為中心,吸取儒家的綱常倫理思想與先秦墨家的“天志”“明鬼”觀念,揉合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宗教道德觀。

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的宗教道德觀對理學的倫理思想和明清時代的民間宗教信仰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道教倫理道德的核心思想是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具體地表現在為人處世、棄惡揚善、普濟眾生、利養萬物、謙讓和順、敬老愛幼等等方面,而其規勸的特徵則是把行善和人的生命聯繫起來,宣揚大德者必其壽,從而形成一種生命倫理學,此即道教獨具特色的倫理價值觀。

  “道”是道教徒追求的最終目標,而“德”則是道教徒履行道法之途徑。

《抱樸子》一書中說:“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遠矣。

”這裏所謂的“人道”就是以倫理道德為內容的做人準則。

《抱樸子·對俗》則直接說:“欲求仙者,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

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這就是說,如果修道者不進行自身功業與德行的修持,那就達不到長生久視的修道目的了。

並把“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修道人的“上功”。

道教所謂的“德”,在《道德經》中被稱為“上德”、“玄德”或者“常德”。

其內涵既包含儒家的忠、孝、悌、信、禮、義、廉、恥等傳統道德觀念,又有其自身更為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老子所謂的“上德不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

”道教認為,“非積善陰德,不足以感神明”,並以“樂人之吉,湣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作為道教徒的行世準則。

除此之外,道教提倡的倫理信條還有儉樸、忍耐、敬老愛幼、憫恤孤寡、先人後己、無私利人等等,道教在導人向善的同時,還大力宣揚天道承負善惡報應思想,以“道”的威嚴,神仙對善惡的鑒察賞罰和鬼神的威攝力,懲惡揚善,認為人的言行有善惡之分,若行善事,廣積德行,不僅自身可以成仙,還可福及子孫後世。

如東晉道士許遜在為世人作了許多好事,即功德圓滿後,於東晉甯康二年(347年)全家四十余人連同雞犬一起白日升天等。

若行惡事,就會在現世或來世受到惡報,甚至使後代子孫受罰。

《太平經》說:“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以類相呼,不失其身。

”道教宣稱“舉頭三尺有神明”。

意思是天上有日月“照察”,身中有心神與天“音聲相聞”,還有諸神疏記人的善惡,過無大小,這一切都有神靈在暗中監察,隨時向天帝稟告,秋毫不爽。

到了一定的時候,天神將根據其善惡,予以賞罰。

天之賞罰,不僅涉及自身現世,同時還要連累子孫後代,這就是前人造孽,後人遭殃;前人為善,後人蔭福。

  道教在注重因果承負的同時還大力提倡重生,以得道成仙為最終目標,並提出“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的貴生觀。

道教以追求長生不死、修煉成仙為最終目標,這是他有別於其他宗教的一大顯著特徵。

道教認為,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鼓勵人們從寶精愛氣,清心寡欲來盡享天年之樂,以達長生不死。

道教的這種人生觀,既不像宿命論者那樣將人生命的壽夭禍福歸結為“天命”或鬼神的力量;也不同於有些宗教那樣宣揚靈魂不死、四大皆空,將肉體視為累贅;更不是別的教團那樣講原罪,重在靈魂得救。

由於道教熱愛生命、渴望永生,因而把對神仙的嚮往和“道”的信仰融為一體,相信人通過一定的修煉就可以與神仙一樣逍遙自在,長生久視,使生命與“道”合一,永恆存在,從而構成了完美的信仰體系。

  道教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思想的支柱之一,有著強應的民族性和道德凝聚力。

在中國歷史文化過程中,形成了獨立的神仙文化和倫理道德,而且,從未離開民族文化的土壤,所以說道教是原汁原味、土生土長的,魯迅先生說的好,“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談史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陳攖寧道長說:“觀察上下五千年本位文化,則知道家竟其全功。

”這都是說明道教在中華民族文化道德思想的地位。

在道教倫理道德與社會文化發展當中,道教倫理道德規範經常根據社會變遷和文化環境的變化,不斷修改,充實其內容,更新其方法方式。

主張“與時俱進、應物變化、立俗施事”表現了較強的開拓精神和順時應變性。

陳攖寧道長說過:“儒家善於守成,道家長於應變”事實也就是道教對社會和其他宗教倫理思想規範的吸收融合,使道教能更好地順世應變,與時俱進。

  四、新世紀道教徒要“與時俱進”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

新世紀一代的道教徒肩負著是世紀的使命,弘道揚教的重任。

那麼,新世紀的道教徒要怎樣“與時俱進”呢?首先要把握自己的信仰方向,確立自己的信仰觀。

身為一個道教徒,如果連自己信仰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去信仰的問題都闡述不明白,那就根本上談不上是一名合格的道教徒了,更不用說以道教思想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了,我們要知其所以然而信仰才是正信,否則不知其所以然,盲無目的地跟著人走就容易流於迷信之流。

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和堅定的信仰觀,通過自己的修行,淡泊名利,純潔心靈,與人為善,堅持正信,樹立良好的信仰風範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自己認識到純潔的信仰也是道教修持的重要的內容之一。

作為當代道教徒來說,要以信仰為重,要把通道作為我們的人身宗旨和行為準則,無論什麼人都有追求,但因每個人的天資與理想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但是,我們道教徒追求的是“道”,對“道”的研持、學修、弘揚,才是道教徒的職責。

所以,我們的信仰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高速發展的社會裏,仍然要保持其純正的信仰,使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有“道”之士。

  其次,要把握自己的修持關,也就是自身形象問題(內在精神與外在形象)。

在市場經濟浪潮時起彼伏的沖刷下,在物質利益誘惑的驅動下,有一些道教徒忽略了自身的修養,出現了在思想上信仰淡化,在道業上不求精進,在形象上大打折扣,無視規章制度、道規道義等的現象,這不僅損壞了個人形象,更重要的是敗壞了道風綱紀。

所以,加強道教儀規踐行是堅定信仰、實現信仰的一種方法。

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在《道門十規》中說道:“其初入道,先擇明師參禮,開發性地,恪守初真十戒”,以此來告誡同道“收悉身心,操持節操”。

也就是說,學道之人,首要任務是強調信仰,守持規戒。

而信仰與持戒又是相互影響的。

可以想像,一個沒有信仰的道士,是不可能恪守戒規的。

所以“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為先”。

道士要以信仰為重,以持守儀規為要,過多地追求名利,則不是一個道教徒所為。

持戒是得道的根本,只有依戒行持,才有可能實現道教的根本信仰。

王常月祖師在《龍門心法》中把“戒”論述得最為清楚明白,稱其“戒是降魔之杵,能鎮壓妖邪;是護命之符,能增延福壽;是升天之梯,能朝禮三清而凡入聖;是引路之燈,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寶筏,能渡眾生離苦海;是慈航津梁,能渡眾生出愛河。

有通行人之保障,為進道者之提綱。

仙佛無門,皆從戒入。

”可見戒律的重要性。

當代道教要振興發展,就道教自身而言,是離不開道教儀規的。

堅定信仰,大力加強教內規戒建設是當代道教發展的得重要思想內容,也是重要條件之一。

  道教作為一個實體,其基本單位是宮觀。

宮觀經濟是道教事業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也必然會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如果宮觀在管理機制上不健全,內部紛爭突現,對外處世消極,那何曾弘道揚教呢?道經曰:道由人顯。

道教的生存和發展關鍵在於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職隊伍以及得到廣大信教群眾的支持,而這些原動力的產生必需要以道教的教理教義為基礎。

在宣揚教理教義的同時不忘本著陳寅恪先生提出的“道教之真精神”將流傳至今的義理,戒規思想進行梳理,去偽存真,結合當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觀念和語言來表述其內涵,發揚其中如尊道貴德、重生貴和、和光同塵、虛懷若谷等義理思想中有利於社會穩定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積極因素,參與到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做是四個維護的好公民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定擁護者。

因此,當代道教必須揚棄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的內容,同時吸收現代社會優秀的文化成果,以充實整合道教的教義思想。

在人類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道教唯有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積極吸取現代文明的精華,拓展對“道”的認識,再以這種融入時代精神的教義去教化民眾,才能弘揚道教、宣揚道法。

  新世紀的曙光已經照耀了天地,融入了萬物。

我們必須要潛心參究、修持自我、為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新的貢獻,這也是我們道教義理思想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所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