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觀自在-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經》一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意為智慧。

五蘊,是構成人的生命的五個要素,即色、受、想、行 ... 心靈小品 首頁 精選推薦熱門推薦心靈小品五蘊皆空觀自在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分享: 分享到我的Facebook 分享到我的Twitter 分享到Line 分享到我的Plurk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Telegram 複製 五蘊皆空觀自在 2020-06-09 2020心得 「照見五蘊皆空」法門出自《心經》――佛教大乘經典中,文字最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

二百六十字經文,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

《心經》一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意為智慧。

五蘊,是構成人的生命的五個要素,即色、受、想、行、識。

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的、精神的活動,也就是物質的身體、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和合。

「五蘊皆空」如何照見?聖嚴師父將觀的方法分為「觀身」與「觀心」兩個層次。

觀身體在「受」的狀況,也觀「心」在「受」時的感覺。

聖嚴師父以咖啡作為譬喻,喝到一杯香濃的咖啡,在還沒喝之前可能已經先聞到咖啡的味道「好香!」引發想喝的欲望,這是一種感受。

接著喝到咖啡後的反應,喜歡、執著、貪欲、占有等種種心態以極快的速度串聯。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經驗、做覺觀的練習,如果心很粗,可藉由打坐來觀。

這些心的狀態,是五蘊中的「受、想、行」,當我們能這樣觀察時,已經是在「觀五蘊」。

觀「心」,是更進一步的層次,在動態中通常難以察覺到心理活動的現象,一旦安靜下來,例如在禪坐中,身體的觸受淡去,僅餘觀念上的感受,如感受生命的存在或內心湧現的思考活動。

當進到深層的禪坐時,身心產生安定、寧靜、明晰的輕安,這樣的感覺仍是在「受、想、行」中,若要放下就得「觀空」。

即便是清淨與安定的覺受,仍是心理的一種反應,也要練習不去在乎、執取。

在不斷反覆練習捨去自我中心的執著時,智慧自然會顯現。

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與人相處,若能如實觀照五蘊本空,就不再受五蘊現象的變化而起煩惱情緒。

也因為了解緣起性空,人生有許多努力空間,雖然有身心的現象,也能夠活得解脫自在。

◎文:釋演曉20200609◎圖:繼程法師20200609◎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66期 更新日期:2020-10-30 瀏覽人次:1426 TOP 關鍵字 首頁 關於法鼓山法鼓山的共識 創辦人聖嚴法師 方丈和尚方丈和尚清涼語 與方丈和尚有約 方丈和尚關懷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園區簡介 預約參訪 法鼓新聞最新消息 弘化動態 大學院教育法鼓山僧伽大學 中華佛學研究所 法鼓文理學院 大普化教育禪修課程 佛法及課程 青年園地 文化出版 法鼓山社會大學 大關懷教育慈善救助 助念關懷 活動查詢 精選推薦近期活動 熱門推薦安心專區 心靈環保學習網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法鼓雜誌 法鼓全集 網路電子經書 法鼓山年度主題 心靈小品 學佛Q&A 自我提昇日課表 活動回顧 數位互動數位影音 桌布下載 電子賀卡 訂閱電子報 法鼓山APP 法鼓山播客聖嚴法師答客問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聖嚴法師經典學院 心裡有軌 線上持誦 線上鈔經 祈福撞鐘 心靈處方籤 心靈環保地圖 護持捐款護持捐款 如何捐款 雲端祈福 大願牆 全球事業體 關於我們人才招募 義工招募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隱私權政策 版權宣告 網站導覽 Language简体中文 English Spanish 社群Facebook Instagram Line Twitter Plurk Weibo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